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83)
2022(1221)
2021(1247)
2020(991)
2019(2237)
2018(2167)
2017(3820)
2016(2337)
2015(3061)
2014(3199)
2013(2920)
2012(2732)
2011(2623)
2010(2884)
2009(2681)
2008(2721)
2007(2801)
2006(2528)
2005(2457)
2004(2283)
作者
(7288)
(5987)
(5863)
(5687)
(3793)
(2932)
(2774)
(2312)
(2278)
(2220)
(2074)
(2049)
(2005)
(1977)
(1931)
(1868)
(1851)
(1807)
(1722)
(1695)
(1635)
(1529)
(1502)
(1499)
(1406)
(1393)
(1378)
(1376)
(1244)
(1236)
学科
教学(8071)
(7569)
经济(7559)
理论(6048)
管理(5939)
学法(5013)
教学法(5013)
(4961)
(4784)
企业(4784)
教育(4154)
学理(3280)
学理论(3280)
(3011)
方法(2696)
中国(2568)
(2293)
(2269)
组织(2063)
业经(1921)
(1839)
(1801)
(1748)
银行(1747)
(1738)
金融(1737)
计算(1695)
(1683)
(1669)
算机(1663)
机构
大学(41297)
学院(41073)
(11748)
研究(11545)
经济(11341)
管理(10086)
(9284)
师范(9192)
(8777)
中国(8130)
理学(7903)
(7788)
理学院(7753)
(7506)
管理学(7439)
管理学院(7354)
教育(7325)
科学(7277)
师范大学(7211)
(6237)
(6104)
职业(6035)
财经(6030)
技术(5860)
北京(5809)
研究所(5352)
(5265)
(5138)
中心(5078)
技术学院(4246)
基金
项目(18933)
研究(17138)
科学(13461)
基金(10813)
教育(10782)
(8666)
国家(8536)
社会(8507)
成果(8470)
(8308)
编号(8261)
社会科(7906)
社会科学(7900)
课题(7090)
科学基金(6852)
(6706)
(6402)
基金项目(5255)
(5072)
教学(4942)
项目编号(4866)
大学(4808)
规划(4748)
资助(4680)
重点(4631)
(4507)
(4501)
阶段(4493)
研究成果(4378)
(4308)
期刊
教育(17464)
(16954)
经济(16954)
研究(16449)
中国(11734)
(7667)
学报(6851)
技术(6015)
大学(5607)
管理(5329)
科学(5008)
财经(4902)
职业(4790)
学学(4739)
(4276)
(3634)
(3386)
金融(3386)
图书(3188)
技术教育(2952)
职业技术(2952)
职业技术教育(2952)
(2873)
论坛(2873)
书馆(2626)
图书馆(2626)
问题(2468)
成人(2349)
成人教育(2349)
高等(2308)
共检索到68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庆华  
伦理性是有效教学的固有属性,越是追求有效性的教学,越有必要凸现其伦理性。缺乏伦理规范的有效教学,越是有效,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损害就越大,伦理性已成为有效教学中急需关注的问题。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平等尊重原则是保证有效教学符合伦理规范的伦理原则,两者共同规约着有效教学的伦理行为。有效教学的伦理实践要求是要构建有效教学的伦理关系,规范有效教学的伦理行为,进行有效教学的伦理反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杰  
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教师倾听的认识往往被窄化为对学生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忽略了教师倾听的伦理维度。因此,凸显教师倾听伦理之维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倾听伦理性的深层蕴含至少体现为:关怀的态度、解放的诉求以及帮助的情愫。确保教师倾听的合伦理性,必须依循适切的路径,具体表现为:重构学生的身份、确立自觉的"他者"意识以及省思"倾听"的多元意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有效性已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效教学亦成为教师追逐的行为活动。但有效教学是双刃剑,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异化的风险。或因伦理缺失,或因伦理缺陷,有效教学易异化为知识主义教学、灌输主义教学和技术主义教学这三种形态。缺乏道德制约、以共性平等为目标、以机会平等为取向、以整体平等为对象的平等原则存在伦理缺陷,会导致有效教学的异化。加强教师师德修养,以个性平等、人格平等和个体平等为伦理取向,才能约束有效教学的异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海宾  王本陆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阐明教学伦理冲突的本质和功能,在对教学伦理冲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和抽象出教学伦理冲突的发生机制和解决策略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鲲  
当前对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互补"的理解,使"教学的生成性"丧失了自身应有的地位。从教学本体的独特角度看,教学中的"生成"相对"预设"而言是具有绝对在先性的;从教学认识的视角转换看,"生成性教学"得益于"教学即生活"的基本观念和逻辑线索;从教学活动的伦理使命看,"生成性教学"对应着教学推动学生发展的伦理预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晋丽  薛勇民  
明清时期晋商创造的商业奇迹叹为观止,其"行走天下,无中生有"的创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理性管理思维,渗透着对人的超前理性思考,对效率与发展的科学价值论断,对分与合间的辩证理性思维。将晋商管理思想置于科学理性视域下研究,以史为鉴,仍不失为现代企业发展之精神引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信军  吴琼琼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具有情境觉悟性、观点特异性、反应直觉性和发展层次性等特点。伦理维度的教学反思、不断丰富的教学伦理样例是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生成且保持活性的内在基础,教学自由和积极的教学伦理氛围则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社会支持,频繁体验的道德情感是其得以启动、维护并转化为实践智慧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适度发展与其道德行为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行为技能相匹配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伦理是国外教学研究领域新近崛起的研究主题,先后历经了概念上的"清思"、领域上的"拓荒"、发展上的"多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教学研究的拓展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长期以来,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概念被误读。常见的观点不是来自赫尔巴特,而是出自凯洛夫。这种误读不但窄化"教育性教学"概念,而且还遮蔽了赫尔巴特的教学伦理思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伦理是公共伦理 财政伦理根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财政关系之中,以其作为母体,滋生出“我”这一的主体与“他人”主体的关系,并主宰着财政活动。财政伦理主体与一般伦理学意义的主体相比,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财政伦理通过财政经济活动,体现国家伦理和公民伦理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财政伦理的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永尧  
最适税收理论运用了福利经济学的工具,在传统的税制设计目标的论述中增加了分析的力度。但是,它拘泥于经济学上的功利主义福利分析方法,仅仅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而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仅仅考虑人的需求,而不考虑环境的需要,助长了税收经济主义的倾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蓄意破坏,税收公平性的失调。税收效率固然重要,但正义和可持续性也必不可少。必须在生态哲学观基础上研究我国的税收制度,才能促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的税收命题不仅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应该是"取之于民和自然,用之于民和自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尧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维国  李伟  姚大伟  
当前企业界普遍存在着商业伦理迷失的问题,传统儒家德性主义商业伦理、西方利己主义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于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分离,无法给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只有对现代商业伦理进行重塑,才能为两者找到共赢的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