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6)
- 2023(6168)
- 2022(5201)
- 2021(4588)
- 2020(3503)
- 2019(7960)
- 2018(7781)
- 2017(14283)
- 2016(7892)
- 2015(8806)
- 2014(8975)
- 2013(9023)
- 2012(8958)
- 2011(8533)
- 2010(8893)
- 2009(8245)
- 2008(8247)
- 2007(7707)
- 2006(7244)
- 2005(6979)
- 学科
- 济(41289)
- 经济(41247)
- 业(19728)
- 管理(19312)
- 地方(16716)
- 中国(15993)
- 企(13981)
- 企业(13981)
- 农(12439)
- 业经(10913)
- 地方经济(9597)
- 发(9198)
- 学(8981)
- 农业(8817)
- 融(8667)
- 金融(8666)
- 方法(8328)
- 银(8316)
- 银行(8302)
- 行(8194)
- 制(7467)
- 环境(7036)
- 发展(6910)
- 展(6874)
- 贸(6797)
- 贸易(6785)
- 易(6430)
- 财(6422)
- 和(6380)
- 技术(6347)
- 机构
- 学院(122862)
- 大学(121288)
- 研究(50170)
- 济(49597)
- 经济(48433)
- 管理(39472)
- 中国(37908)
- 理学(31551)
- 理学院(31065)
- 科学(30678)
- 管理学(30536)
- 管理学院(30287)
- 京(27944)
- 所(27192)
- 研究所(24226)
- 财(24034)
- 农(22307)
- 江(21471)
- 中心(21284)
- 范(20852)
- 师范(20682)
- 北京(18717)
- 州(17934)
- 院(17717)
- 财经(17688)
- 省(17116)
- 农业(17087)
- 师范大学(16465)
- 业大(16183)
- 经(15729)
- 基金
- 项目(70405)
- 研究(54704)
- 科学(54414)
- 基金(47374)
- 家(41197)
- 国家(40731)
- 社会(33936)
- 科学基金(33322)
- 社会科(32068)
- 社会科学(32062)
- 省(29569)
- 划(24570)
- 教育(24330)
- 基金项目(24089)
- 编号(22771)
- 发(22364)
- 成果(20292)
- 资助(19059)
- 自然(18941)
- 自然科(18412)
- 自然科学(18407)
- 发展(18312)
- 自然科学基金(18030)
- 展(17949)
- 课题(17780)
- 重点(16473)
- 部(14693)
- 年(14480)
- 创(14443)
- 性(13851)
共检索到215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毛桃青 喻学才
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遗迹的开发毛桃青,喻学才南京东南大学中国文化系OntheDevelopmentoftheRelicsofControversialFamousHistoricalFigures¥MaoTaoqingandYuXuecaiAbstra...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竺国强,董传万,高善坤,俞仲辉
浙江新昌县硅化木林带是全国少见的中生代硅化木地质遗迹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更显得珍贵稀少。新昌硅化木数量多、直径粗、延伸长、植物结构清晰。它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依据对硅化木采取“积极保护,合理利用”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创建以硅化木为龙头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是对它最佳的保护举措,一则防止对硅化木的乱采滥挖,保护资源;二则与省级风景名胜区穿岩十九峰(丹霞地貌)、新昌大佛寺(宗教文化)等紧密相结合,可以创新昌特色旅游品牌,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三则建立地学科普教学基地,寓教于游,普及文化科学知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翠林
新疆是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大区,拥有大量稀缺的典型地质遗迹和丰富齐全的地质遗迹类型,研究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较高,保护和开发的需求较为迫切。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赋存特征表现为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等级优越、保护开发价值高,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地域特色鲜明。新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空间格局可划分为阿尔泰地质遗迹带,准噶尔地质遗迹带,天山地质遗迹带,塔里木地质遗迹带,昆仑—阿尔金地质遗迹带。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类型 特征 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国华 涂海丽
龙虎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对其保护与开发能促进当地旅游产业与经济的发展。阐述了龙虎山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特点,明确龙虎山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为"先保护,后开发,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与旅游经济的传导机制,提出了龙虎山地质遗迹旅游的两大限制性因素,即地质遗迹遭到人为部分破坏和地质遗迹内涵未得到深度挖掘,对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龙虎山 地质遗迹 旅游 内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翠林 田晓霞
从政策、管理、技术等角度探讨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通过类型创新、功能创新、形象创新和体系创新开发新疆地质旅游产品谱系,实现旅游产品创新战略;通过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打造跨区域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品牌战略;通过构建产业链,实现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战略。通过完善地质旅游产品谱系,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区域之间旅游协作,利益共享;完善地质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加强旅游线路和旅游通道建设;建立人力资源保障机制等思路来促进新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
关键词:
地质遗迹景观 旅游开发 战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宗亦耘
中国家谱是一种传统而私密的历史文献。随着社会的变迁,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少数家谱记载了西方基督教文化进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家谱 天主教 基督教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晓华 杨慧芳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随着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也面临遭受破坏的高危险期,如何保护好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天山北坡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主要路段,保留了丰富的遗址遗迹旅游资源,是新疆旅游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区域之一。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区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天山北坡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视野下对这些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等建议,希望能为该区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奠定科学基础,也为"丝...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亦晴 唐杨 梁雁茹 许春冬
矿业遗迹旅游开发涉及主体众多,均衡各方主体利益对兼顾矿业遗迹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搭建企业、政府和矿区居民三方核心利益主体的静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在静态演化博弈基础上引入动态变量,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三方在一般惩罚、动态惩罚与优化动态奖惩三种方案下的行为策略及稳定情况,并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进行双重论证。研究发现:一般惩罚与动态惩罚方案下三方行为均不稳定,但动态惩罚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三方行为的波动情况;优化动态奖惩方案能够有效抑制三方行为的反复波动并达到理想的稳定状态。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采取综合优化动态奖惩方案规制矿业遗迹再开发;设计各类政府监管工具组合拳、构建矿业遗迹开发生态文化体系与培育生态文化框架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中 郭冬 王亚鸽 孙平
[目的/意义]知识图谱已成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知识组织的新形态。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赋能红色历史人物知识问答服务,提升用户交互体验,对红色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梳理历史人物数字资源组织及知识问答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红色历史人物知识图谱Schema与KBQA架构,从数据获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图谱生成和知识问答五个环节搭建了红色历史人物问答模型,并以老上大历史人物数字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文设计的知识问答服务架构在红色历史人物数字资源的图谱半自动构建、知识推理与智能交互方面具有优越性,提升了用户知识服务体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建雄 唐勇 陈兴 张培 沈兴菊 薛熙明
如何发掘、保护、发挥和利用好地震堰塞湖景观资源及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潜在的独特作用,成为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论文通过汶川地震遗址区地震新增地质景观(尤其是新增地质灾害景观和堰塞湖景观)的挖掘、识别、清理及其资源体系的建立,阐述地震新增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基于地震新增遗迹景观及堰塞湖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蒋芩 殷继成
虽然四川安县国家地质公园以拥有世界罕见的晚三叠世硅质海绵礁而扬名海内外,但在旅游开发初期,却面临着核心资源科学价值高、市场吸引力小、旅游效益低的困惑。在全面分析园区各类地质遗迹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基础上,创新理念,提出了包含3个层次、9项因子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深度开发模式,并从深挖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整合区域资源、加速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3个方面,对安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综合开发进行了具体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岚 冒丹
军事文化遗迹旅游具有历史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本文以"体验叠加"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南京明军事文化与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比较性研究,对两地旅游体验叠加开发的构想进行可行性探讨。通过分析认为:南京明军事文化与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应打造区域旅游、强化军事主题、开发长距离模式,既有利于形成两地文化形象的互补性,并推动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形成体验叠加效应,又有利于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局限的桎梏,系统利用、开发旅游资源,进行军事文化旅游整合规划,以整体开发带动明军事文化遗迹的旅游发展,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高质、高品位的明军事文化遗迹品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雨雨
基于口述历史人物访谈工作实践,以湖南图书馆“寻访湖南抗战老兵”为案例,从前期准备、提纲、计划、流程、技巧等方面对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人物访谈的实践方法及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口述历史 人物访谈 实践流程 个案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