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0)
- 2023(4178)
- 2022(3580)
- 2021(3692)
- 2020(3195)
- 2019(7450)
- 2018(7374)
- 2017(14527)
- 2016(7978)
- 2015(9281)
- 2014(9434)
- 2013(9193)
- 2012(8156)
- 2011(7131)
- 2010(7641)
- 2009(7231)
- 2008(7363)
- 2007(6519)
- 2006(5626)
- 2005(5019)
- 学科
- 济(33700)
- 经济(33670)
- 管理(28749)
- 业(25015)
- 企(22698)
- 企业(22698)
- 财(22245)
- 方法(19170)
- 数学(17148)
- 数学方法(16652)
- 财政(12006)
- 务(9667)
- 政(9657)
- 财务(9632)
- 财务管理(9588)
- 中国(9144)
- 企业财务(9091)
- 理论(8241)
- 制(8193)
- 农(7667)
- 学(6674)
- 策(6538)
- 业经(6382)
- 地方(5956)
- 体(5838)
- 银(5277)
- 银行(5276)
- 度(5261)
- 制度(5251)
- 体制(4980)
- 机构
- 学院(113967)
- 大学(113795)
- 济(44619)
- 管理(44091)
- 经济(43677)
- 理学(37807)
- 理学院(37472)
- 管理学(36488)
- 管理学院(36296)
- 研究(32580)
- 财(30968)
- 中国(26066)
- 京(23442)
- 财经(20450)
- 科学(20018)
- 经(18339)
- 江(17514)
- 所(16614)
- 北京(14974)
- 财经大学(14789)
- 范(14757)
- 师范(14669)
- 中心(14572)
- 研究所(14459)
- 州(13955)
- 经济学(13844)
- 业大(13780)
- 农(13035)
- 经济学院(12351)
- 商学(11620)
- 基金
- 项目(69238)
- 科学(54416)
- 研究(51475)
- 基金(49922)
- 家(42255)
- 国家(41923)
- 科学基金(36931)
- 社会(32000)
- 社会科(30448)
- 社会科学(30439)
- 省(27517)
- 教育(25523)
- 基金项目(25240)
- 自然(23910)
- 自然科(23426)
- 自然科学(23423)
- 自然科学基金(22973)
- 划(22519)
- 资助(22432)
- 编号(21531)
- 成果(18352)
- 重点(15562)
- 部(15345)
- 课题(15122)
- 创(14181)
- 项目编号(13682)
- 教育部(13648)
- 大学(13431)
- 人文(13299)
- 科研(13250)
共检索到174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腊
论最优财政规模的确定刘小腊最优财政规模问题乃是财政学一核心问题,也一直是财政学界争论的焦点。国内财政学者倾向于把最优财政规模问题归结为财政收支原则问题;认为只要我们能坚持正确的财政原则。财政规模便能得到很好控制,对于坚持什么样的财政原则.仁者见仁,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金奇 舒晓惠
文章选取我国1954~2010年的数据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规模(政府消费与GDP之比)对人均产出的影响。经验结果表明我国政府规模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取决于两年前的政府规模,政府规模在11.59和13.29之间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正,反之,政府支出对人均产出的影响为负。我国政府规模最优值为12.44,当达到最优政府规模时,政府支出增加1%,可使下一年人均GDP增长7.4%。由于目前我国政府规模较大,应该缩小政府消费总量,优化政府消费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政府规模 人均产出增长 平滑转换回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武锶芪
当公共物品和居民私人物品间边际替代率相等时,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规模达到最优,居民的满足感达到最大。基于对世界上22个代表性国家的分组比较(高福利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本文比较分析了上述各国2017年人类发展指数的指数值、排名和近10年来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研究发现,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公共服务规模为14%左右。当公共支出小于该最优规模时,适度增加财政开支将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福利的增进;而一旦政府规模超过该最优区间,增加的公共支出将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并加重财政负担。鉴于近10年来我国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一直在13%的水平上下徘徊,我国应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借助PPP、非政府组织和共享经济的力量适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以提升居民整体公共服务获得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宏安 陈洪军
高校最优规模的确定及分析陈宏安,陈洪军高校规模是指各种投入要素在高等学校内聚集和结合的程度,是高校得以有效运转的数量规定。通过优化高校规模,可以改善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一、高校最优规模的特征高校规模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是使单位学生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拴友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关于经济增长与政府规模的经验研究 ,认为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对总产出的边际效应 ,并利用生产函数框架 ,估计了我国政府劳务的生产力、最优规模及其增长含义 ,发现我国政府劳务是显著生产性的 ;其边际生产力显著大于 1 ,说明政府劳务供给不足 ,扩大公共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的最优规模占 GDP的比重约为2 6 .7%。这试图为我国扩大政府规模和提高财政比重提供理论依据 ,设定目标和界限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从长期看我国包括教科文卫支出的政府消费可翻一番 ,即从目前占 GDP的约 1 2 %提高到2 5 % ,财政总收入和支出最终可提高到占 GDP的 3...
关键词:
政府规模 边际产出 经济增长 生产性支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土地是有限的,完全依靠土地收入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本文主要考察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融资渠道,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使用是否与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协调,是否存在过度扩张城市面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为了分析土地出让收入(地租)、公共品供给以及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乔治亨利定理为基础,并引入林达尔均衡条件建立起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理论模型。采用1999~2009年31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成本收益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国26个省低于估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验证了中国存在城市面积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不协调发展的情况。
[期刊] 预测
[作者]
周传世
1 引言组合预测的基本含义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测模型来用加权平均的方式组合为一个模型,而加权系数的确定是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确定的关键。我国有很多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一些结果(见[1]、[2]).本文根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一乘法思想,再论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的确定. 2 根据广义最小二乘法确定最优权系数设对于同一预测问题我们有几种预测方法。 y(?)实际观测值,t=1,2,…,N; y(?)第i种方法的预测值,i=1,2,…,n; (?)=y(?)—y(?)第i种方法的预测误差; W_(?)第i种方法的加权系数,(?)=1; (?)加权组合预测值; e(?)=y(?)—y(?):...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超
在现有的一些财务管理书籍中,对流动资产投资管理最优投资规模的确定存在描述错误,配图普遍显示最优投资规模是持有成本曲线和短缺成本曲线的交叉点,有些书籍甚至认为最优投资规模是以上两种成本相等时的投资额。本文用数学方法对错误之处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并提出了更正建议。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流动资产 最优投资规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炜 于天义
所谓的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本文的研究,旨在说明确定多大的规模才能达到既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又不过分增加纳税人的负担,也就是说确定一个与经济增长相吻合的适度财政收入规模。 一、评判财政收入规模是否合理的基准选择 在财政收入规模问题上,理论界探讨颇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小,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我们暂且称这一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振国 王强
按照财政规模效率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通过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来分析和判断财政支农规模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财政资源配置的外在合理的比例要求。原则上,财政支农规模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越接近,财政规模支出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很显然,财政支农规模无论是大于还是小于客观要求的财政资源配置水平都是不可取的。理论界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大小存在着争议。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振国
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和农业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财政支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给予了判断,估计出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大约为农业GDP的47.2%;进而考虑实际工作中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刚性约束,建立了最优取向的增长模型,对2006~202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最优规模 刚性约束 增长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郭矜 闫婷
民生财政是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模式。从2011年开始,财政民生支出被纳入中国地方政府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范围。本文从量化的角度分析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问题,主要以"巴罗法则"为依据,扩展了财政支出最优规模模型,对目前的财政民生支出最优规模进行估计,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民生支出规模的对策。
关键词:
财政民生 支出规模 实证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根据1994~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Armey曲线"二次方程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如果以农业GDP作为农业经济的代理变量,则当地方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为39.8%时,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峰值,而地方财政农业投入的现实规模远远小于估算的最优规模。为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强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鹤 陈超 史峰赫
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玉清
财政投入最优规模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很多文献都有相关论证,并且得出了不同结论。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并代入我国1981—2004年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中国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8.26%,实际投入规模要小于此最优水平。因此未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增长。
关键词:
财政农业投入 最优规模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