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02)
2022(636)
2019(1203)
2018(1124)
2017(2008)
2016(1246)
2015(1406)
2014(1471)
2013(1557)
2012(1540)
2011(1549)
2010(1686)
2009(1713)
2008(1840)
2007(1882)
2006(1781)
2005(1733)
2004(1724)
2003(1932)
2002(1999)
作者
(4493)
(3783)
(3569)
(3524)
(2431)
(1874)
(1598)
(1513)
(1410)
(1401)
(1380)
(1371)
(1309)
(1301)
(1219)
(1139)
(1102)
(1098)
(1085)
(985)
(981)
(969)
(930)
(908)
(883)
(872)
(869)
(787)
(762)
(742)
学科
(5699)
经济(5692)
管理(4118)
(3577)
(3394)
企业(3394)
(2880)
理论(2535)
教育(2183)
中国(2076)
(1926)
(1741)
(1591)
业经(1556)
方法(1516)
图书(1386)
(1311)
(1305)
金融(1303)
书馆(1267)
图书馆(1267)
(1266)
(1236)
(1220)
组织(1212)
银行(1212)
(1182)
(1109)
地方(1026)
体制(986)
机构
大学(27121)
学院(25056)
研究(8660)
(8258)
经济(8034)
管理(6532)
中国(6393)
(5976)
科学(5586)
(5584)
(5574)
师范(5572)
(4964)
理学(4827)
理学院(4728)
(4660)
管理学(4607)
管理学院(4549)
师范大学(4475)
研究所(4336)
财经(4225)
(4018)
北京(3971)
(3762)
教育(3642)
(3632)
中心(3262)
图书(3159)
书馆(3040)
图书馆(3038)
基金
项目(10772)
研究(9137)
科学(7987)
基金(7111)
(6050)
国家(5955)
社会(5387)
社会科(5026)
社会科学(5023)
成果(4799)
科学基金(4544)
教育(4466)
编号(4099)
(3810)
(3551)
基金项目(3396)
课题(3119)
资助(2829)
(2773)
(2707)
项目编号(2641)
重点(2558)
(2524)
(2522)
阶段(2518)
(2504)
(2498)
阶段性(2289)
研究成果(2257)
规划(2224)
期刊
(13283)
经济(13283)
研究(10997)
教育(5786)
学报(5736)
中国(5479)
(5450)
图书(4550)
大学(4202)
科学(4136)
书馆(3920)
图书馆(3920)
财经(3636)
学学(3548)
(3167)
(2891)
管理(2861)
(2331)
金融(2331)
问题(2035)
技术(1908)
(1845)
论坛(1845)
(1783)
(1758)
农业(1660)
经济研究(1564)
业经(1477)
社会(1463)
财经大学(1369)
共检索到45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鑫洁  
集藏书家与刻书家于一身的曾国藩,其藏书偏好与刻书理念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曾国藩藏书喜初印本,包括清代官刻初印本、清代大藏书家私刻初印本及套装书的初印单行本等。正是基于对初印本的热衷,以初印本为校刻底本是曾国藩刻书的首要原则。初印本颇为符合曾国藩“方肥清匀”的刻书审美,亦影响着金陵书局的刻书版式。而曾国藩的读书偏好亦是金陵书局选择刊刻书目的关键因素。作为金陵书局一把手的曾国藩,无论是在刻书版式的要求上,还是在刊刻书目的安排上,都对金陵书局有着直接的影响。金陵书局之所以颇有盛名,与曾国藩的藏刻书理念息息相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金元  
曾国藩从读书时代就开始攒钱藏书,在政务、军务中不忘藏书,广泛搜求各种珍典古籍,不断扩大藏书规模,富厚堂藏书充分体现了其读书、藏书的重要思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盛曙丽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钱嘉燕  
图书馆的藏书搬迁包括前期准备、搬迁过程、后期整理三个阶段。文章就这三个阶段的工作与藏书组织之间的关系作一些探讨,目的是使图书馆藏书结构更趋合理,利用更加充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桂平  
明代苏州府藏书风气非常兴盛,有很多藏书家,而且大部分藏书家同时又是刻书家。本文先简述苏州藏书家藏书风气之兴盛和刻书盛况,然后以家族的传习、师生的传承、朋友的熏染、姻娅之影响为代表,论述藏书风气对刻书的影响和刻书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柳和城  
清末外交官姚文栋,以撰述地理著作著称于世。他还是一位藏书家,书楼名曰昌明文社书库。一姚史栋(1852~1929),字东木,号志梁、子梁,早年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1881年作为清政府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赴日本。1885年回国省亲,并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复东返。在日本的六年中,姚勤于考察研究,著有大量论述中国北方边界问题和日本、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正刚  王潞  
海南的刻书藏书开始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文教事业的普及,推动了海南刻书、售书和藏书的兴盛。海南高温、高湿及飓风等气候,给藏书业发展造成了困难,但海南的官私藏书仍十分活跃,尤以明代丘氵睿石室藏书最富特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永贵  赖洁玉  
本文从藏书历史文化的角度,简评了《书林清话文库》的特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纪晓平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内收藏图书曾达三十余万卷,堪称中国近代藏书第一楼。200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重点介绍了富厚堂藏书楼的内容组成及其藏书价值。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卢厚杰  
明清民国时期的晋商是我国私家藏书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藏书家群体,但受材料所限,目前学界未能开展充分的学术研究。笔者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地方文献查阅和田野走访,全面揭示出当时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明清民国时期,晋商藏书家的收藏、整理、著述、刊刻、捐书等活动,对传统古籍的保存传播、乡邦文献的搜集编印、三晋学术文化发展以及近代山西新式图书馆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晋商藏书家"藏以致用"的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晋商"儒贾兼通"商业特质的塑造和三晋近代新文化的流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范娥嫦  
我馆是一所医院图书馆,它在全院起着收集、积累、加工、传递医学信息知识的枢纽作用。多种事例表明,高水平的医疗护理技术和重大的科研成果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情报资料和情报服务。下面,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医疗、科研对情报资料的需求情况,搞好藏书建设1.了解用户的情报需求。每年年初我们分别找各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了解他们当年的科研课题。比如,1990年我们了解到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将在全国经皮胆囊超声碎石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于是,主动为他们提供资料,对于普外专业的核心期刊,尤其是外文原版期刊只要一到就立即通知他们;对于不外借的书刊破例借给他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嘉  
本文阐明了藏书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并重点指出了信息时代中医学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的特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立云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图书馆为生产、科研和管理服务最根本的物质保证。如何根据企业的性质、任务、经营目标、发展规划,並从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现有藏书条件和技术力量等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设计和规划好企业技术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和规模,优化馆藏,提高藏书利用率,建立起重点突出,品种合理,复本适宜,具有企业特色的藏书体系,这是企业技术图书馆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结合我馆的具体情况,从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体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