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0)
2023(10178)
2022(8584)
2021(7634)
2020(6606)
2019(15147)
2018(14646)
2017(28708)
2016(15340)
2015(17460)
2014(17843)
2013(17948)
2012(17144)
2011(15874)
2010(16558)
2009(16153)
2008(15222)
2007(14259)
2006(12726)
2005(11858)
作者
(46322)
(38853)
(38659)
(37223)
(24755)
(18536)
(17829)
(14969)
(14776)
(13910)
(13443)
(12922)
(12442)
(12415)
(12269)
(12193)
(11417)
(11268)
(11252)
(11196)
(9897)
(9514)
(9409)
(9033)
(8990)
(8893)
(8492)
(8371)
(7825)
(7668)
学科
(88060)
经济(87993)
管理(42697)
(41518)
(33820)
企业(33820)
方法(32616)
数学(28596)
数学方法(28404)
(27120)
金融(27117)
中国(26009)
(24727)
银行(24707)
(23924)
地方(22508)
(19676)
(18643)
(17076)
业经(16978)
(16948)
地方经济(13510)
(13265)
贸易(13254)
农业(12884)
(12784)
(12337)
财务(12305)
财务管理(12274)
理论(11913)
机构
大学(238360)
学院(237003)
(110836)
经济(108593)
管理(84913)
研究(83354)
理学(71462)
理学院(70650)
管理学(69577)
管理学院(69128)
中国(69103)
(51498)
(49348)
科学(47737)
(43070)
财经(40727)
中心(39351)
研究所(38680)
(37570)
(36943)
经济学(36798)
(36565)
经济学院(33020)
北京(31645)
(31322)
业大(31279)
师范(31080)
(29948)
财经大学(29825)
农业(29309)
基金
项目(142627)
科学(111284)
研究(106774)
基金(102669)
(87689)
国家(86926)
科学基金(73610)
社会(69354)
社会科(65854)
社会科学(65833)
(55869)
基金项目(53598)
教育(48432)
(46230)
自然(44023)
编号(43386)
自然科(42937)
自然科学(42923)
资助(42684)
自然科学基金(42164)
成果(36892)
(32780)
重点(32511)
(32199)
课题(30314)
(29292)
国家社会(28851)
教育部(28000)
(27951)
创新(27504)
期刊
(130056)
经济(130056)
研究(78436)
中国(45330)
(41589)
(37647)
金融(37647)
学报(35283)
(34449)
科学(31504)
管理(30611)
大学(26678)
学学(25162)
财经(22724)
教育(21727)
农业(21692)
经济研究(21545)
技术(20257)
(19672)
业经(18147)
问题(17196)
技术经济(14062)
(13617)
理论(12565)
统计(12498)
国际(11956)
世界(11753)
商业(11378)
(11161)
经济问题(10989)
共检索到374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颖  曾康霖  
在认识论上,发展普惠金融首先需要基于对普惠的理解。本文从经济伦理与中国固有的本末区分角度研究普惠的政策实践与得失,结论如下:第一,不同个体所具有的先验和后验禀赋不一致性造成了要素配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非均等性;由此普惠由伦理理想演化为政策取向:在要素配置、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均等性和反哺性。第二,普惠的包容边界应该覆盖所有人。从经济史的本末关系看,基于抑制某一群体以保护另一群体的狭义普惠存在向"排他"收敛的倾向,立足于本末兼重的广义普惠,则普惠金融框架设计成功概率更高。第三,普惠的基础是"俱乐部",具有相同禀赋条件的人具有互助合作的伦理前提。弱势群体间的互助、合作、众筹可以成为普惠的基本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刚  燕翔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实现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有效扩大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也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然而,在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金融伦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的不平等。因此,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复杂多样的金融科技伦理问题及其潜在风险,加强金融科技伦理治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宗民  
金融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金融天然追逐效率、忽视公平,进而造成金融排斥,制约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普惠金融的提出就是要落实人人享有基本金融服务的权益,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正因如此,普惠金融作为一个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体系必然存在着与之不同的伦理基础。发展普惠金融首先要基于对其伦理基础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分析了普惠金融的伦理基础及其基本的实践原则,进而阐述发展普惠金融的道德必要性。只有充分认识普惠金融的这些道德义务和伦理追求,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着力增强人民福祉、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民武  曾力  何淑兰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普惠的核心是公平、正义。普惠的存在是为了消除人生差异、社会和谐共处,不使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普惠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把握两大问题:普惠的覆盖面和普惠实施过程中要消除的障碍。普惠金融是普惠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普惠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的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运作机制点面结合,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目前,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普惠金融本身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的作用面涉及全球,普惠金融的普惠也将逐步深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康霖  
普惠的核心是公平、正义。普惠的存在是为了消除人生差异、社会和谐共处,不使弱势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普惠这种制度安排需要把握两大问题:普惠的覆盖面和普惠实施过程中要消除的障碍。普惠金融是普惠制度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化,也是实现普惠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式的普惠金融的突出特点是:组织结构层次分明,运作机制点面结合,实现目标精准扶贫。目前,建立和发展普惠金融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变化,普惠金融本身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普惠金融的作用面涉及全球,普惠金融的普惠也将逐步深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普惠制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农村金融政策普遍遇到了挫折;而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是贷款权应被视为人权在信用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权力对称论;普惠制金融是什么性质的金融;普惠制金融金融资源能不能让社会各阶层共享;另外高利率是否是抑制金融风险的好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徐翔  孙硕  
近年来,普惠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实现了更快的发展。普惠金融究竟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随着各个经济体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本文基于跨国截面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了普惠金融内生性问题的结果显示:总体而言,普惠金融各项指标中,仅有投资资金来自银行的企业比率这一金融中介融资指标对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有着稳健且显著的负面影响,其它普惠金融指标并没有稳健且显著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本文发现,在初始人均GDP水平更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长、法治水平更高或中小企业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个人在银行账户或储蓄卡、电子支付或银行账户购物以及借...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爱燕  贺坚峰  
本文运用2019年拉萨市农牧民民生发展调研数据,构建普惠金融测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对农牧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拉萨市普惠金融服务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在不同家庭收入水平、文化(寺庙)、年龄阶段中,展现出明显差异化的特征;(2)普惠金融对家庭人均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普惠金融更有利于提升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3)普惠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的提升效应大于对非农收入。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部门进一步发挥普惠金融作用,缓解贫富差距,促进收入公平,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