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254)
- 2022(1145)
- 2021(1042)
- 2019(2102)
- 2018(2078)
- 2017(4452)
- 2016(2504)
- 2015(2791)
- 2014(2693)
- 2013(2891)
- 2012(2694)
- 2011(2508)
- 2010(2588)
- 2009(2733)
- 2008(2923)
- 2007(2885)
- 2006(2803)
- 2005(2693)
- 2004(2597)
- 2003(2792)
- 学科
- 税(21502)
- 税收(20076)
- 收(19912)
- 济(8377)
- 经济(8365)
- 管理(8102)
- 财(7731)
- 业(6751)
- 企(6507)
- 企业(6507)
- 财政(4204)
- 政(3581)
- 务(3190)
- 财务(3183)
- 财务管理(3180)
- 企业财务(3021)
- 法(2857)
- 学(2789)
- 理论(2732)
- 和(2665)
- 中国(2650)
- 收入(2537)
- 制(2473)
- 方法(2348)
- 教育(2133)
- 业经(1978)
- 出(1957)
- 体(1849)
- 策(1802)
- 税法(1690)
- 机构
- 大学(40049)
- 学院(38977)
- 财(16183)
- 济(14715)
- 经济(14403)
- 研究(12128)
- 管理(11061)
- 税(10924)
- 财经(10835)
- 中国(9663)
- 经(9570)
- 务(8919)
- 理学(8639)
- 理学院(8524)
- 管理学(8446)
- 税务(8426)
- 管理学院(8357)
- 京(8241)
- 财经大学(7666)
- 江(7377)
- 科学(6966)
- 所(6735)
- 局(6472)
- 州(5891)
- 范(5776)
- 师范(5770)
- 财政(5697)
- 省(5667)
- 北京(5614)
- 系(5527)
共检索到72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的子口税与厘金,关系异常微妙。两者在咸丰年间相继产生,此后则一直处于互为消长的关系中,并由此引出两者间的某种制约关系。而围绕着两者的矛盾关系,又有着晚清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演化的复杂背景。对此,本文拟作一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杨 杨兰
市场整合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社会艰难的发展历程,有必要考察这一时期损害市场整合的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量化考察了晚清厘金对粮食市场整合的影响,发现厘金征收显著降低了相邻府间的市场整合水平,这种影响占全样本市场整合水平变化的60%。并且这一估计结果得到了多种稳健性检验的支持。此外,本文发现厘金也损害了长距离贸易和市场整合水平。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艰难的经济发展历程,也丰富了一系列考察中国长期经济发展中市场整合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厘金 市场整合 双重差分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禄春
晚清具有骨架性的不平等条约中多有关于厘金的条款,愈向后这些条款所占地位越重要。西方列强为了推销商品,提出子口税制,在《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提出有关条款,并不断修正。后来又在《马凯条约》中提出了裁厘加税方案,但由于中外双方均疑虑重重,使该方案未能实施,但却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
厘金 不平等条约 子口税 裁厘加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昌锟
厘金最初是清政府应对国内军事危机的筹饷举措。有赖于各省厘金的征解,晚清严重的军事、财政困局才得到暂时纾解,并为恢复战后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税收保障。既有研究关于全国和各省厘金收支数量,主要参考罗玉东根据档案抄件整理的数据,但罗著中的厘金数据及种类均存在一定的缺失、错漏。厘金征收始自江苏,江苏、浙江两省厘金收数巨大,也是上缴中央及协济他省最多的两个省份。本文根据原始档案对江苏、浙江两省厘金的征收过程以及收支数量作出补充与修正,并对厘金的奏报和算法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关键词:
清代 江苏 厘金 征收 收支原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鹏
虽然厘金在太平天国战争后逐渐演变为一项经常税,但对其地方支出实情较少研究。考察浙江厘金在战后地方重建过程中的支出情况,围绕着厘金加收的使用,地方官绅权力相互渗透,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共同致力于地方社会的重建,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太平天国战后地方财政活动膨胀的具体形态。
关键词:
厘金 地方财政 晚清 善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程林
自咸丰年间厘金创设以来,米谷即与百货共同抽厘。自光绪初年起,先后有数省主动上请免征米谷厘金。而在“丁戊奇荒”之中,因应对灾荒的需要,遵同治末年所定成例,先后在受灾省份免征米厘。各级言官顺势推动,尝试将全国性的免征米厘自临时性措施拓展为永久施行。光绪九年(1883年),言官群体再次发起此项动议,并引发了中央与地方有关全免米厘之汇议。但除了之前已免征米厘的数省之外,为大多保留米厘省份反对。以上三次主要由言官群体发起的永免米厘的尝试,在晚清中央与地方对厘金控制权进行博弈的背景下发生,但清中央政府出于它在新财政体制中的现实利益,将其限制为言官群体与地方督抚间针对米厘存废的有限论争。免征米谷厘金是一项德政,在同、光之交清政府对厘金整顿与减免之际被提出,其背景是光绪前期中央与地方财政的相对宽裕,而一旦财政支出增加,重加厘金是自然的选择。晚清财政支出的增加,往往是为了应对国内外之危局而新增军事或建设费用,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关税非自主的“子口税”与厘金体系下,清政府自救与救国在财政上的两难境地。
关键词:
米谷厘金 财政 蠲免 督抚 言官群体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王恒
“厘金”作为近代中国财税制度中的一个“怪胎”,给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种种弊害,以至竞被世人斥之为“恶税”。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安排,厘金的产生和裁撤都有着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厘金制度。
关键词:
厘金税 裁厘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毅
咸同军兴至甲午战前,各省以"捐"的名目开征了各色杂税,构成了晚清除厘金和海关税之外的另一类新税。为此,在清人眼里,"捐"的意义亦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捐输"或"捐赠"等民间行为变成政府一种新税的代名词。从新捐税的种类来源、征管方式以及收支规模来看,它已经独立地支撑起以各省的道府州县为单位的地方财政运作。因此,随着新捐税的滥觞,一个由中央、各省和各道府州县构成的三级财政体系,在甲午之前就已初具规模。
关键词:
晚清 财政 捐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夏江 魏中林
晚清"新版"学人之诗是指是晚清以来受海外异质文化影响的一批"新式"学人创作的诗歌,他们把西方的政治思想、历史文化、风土名物以及"新"事物、"新"现象引入诗歌创作之中,开创了中国诗歌新的局面。晚清"新版"学人之诗大致经历了生硬扯入新名词洋典故、驳杂掺入西学、有机融入西学等三个阶段。晚清"新版"学人之诗兴起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衍变的内部因素,以及晚清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等外部因素来考虑。
关键词:
晚清 “新版”学人之诗 西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翟后柱
子口税(Transit Dues)又名抵代税(Commutation Tax或CommutationChaige),用以抵代货物经过内地常关税卡和厘卡时所征收的税厘,实质就是内地通过税。子口税由口岸海关征收,因人们常称口岸海关为“母口”,而把内地常关税卡和厘卡称作“子口”,故习称这种抵代税为子口税。子口税是近代不平等条约加诸中国的特有关税,在近代海关征收的各类税钞中,它是次于进出口税和复进口税第四大关税。根据1858年《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子口税条款的规定,外国商人只要在口岸海关完纳一次税率为2.5%的子口税,无论是将洋货运入中国内地市场,还是将土货从内地贩运出口,均可免征...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海生 周晓光
晚清徽茶外销"挂洋旂""易引为票"贩私和"着色"作伪"问题"严重,根源在于政府执行双轨税制以及华茶外销经历"运销竞争"至"压价勒索"的巨大转变,茶税征收却未能及时调适,捐厘呼裁无果。期间,户部为解决部库竭蹶,茶税征收试图免厘增课,却制度性地压缩了茶商和地方官宪利益。在此过程中,整治体现在制订"三倍议罚"章程到厘定"捐厘分征"新章,由"切断源头"到"源末并举",而茶商则经历"逃避捐厘"到"力保捐厘"至"呼裁捐厘"的变化。这一方面反映了晚清政府税率无法自主确立的事实和"协定税则"对中国商业的冲击;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政府财政捉襟见肘背景下,徽州茶商转型过程中遭遇"阵痛"及自身不足。
关键词:
茶税 徽茶外销 易引为票 作伪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立磊 戴芳 张迎春
对中国晚清时期林业税费制度安排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业税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比较混乱,且税费负担繁重,如木税、关税、厘金税;林业税费繁重且税负水平不均衡、创办新税——厘金税、协定关税制度的确立使得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税收结构发生由农业税向工商税过渡的变化是晚清时期林业税费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晚清时期林业税费制度产生的影响是森林资源遭受破坏、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逐渐瓦解。研究的结论是:晚清时期的林业税费制度是在政府面临空前财政危机情况下巧立名目增加税费的现象,晚清的林业税费结构发生了逐渐由农业税向工商税转变的变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晚清林业税费是半...
关键词:
晚清 林业税费 关税 厘金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