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4)
2023(11431)
2022(9604)
2021(8986)
2020(7668)
2019(17174)
2018(17220)
2017(33610)
2016(17956)
2015(20058)
2014(19623)
2013(18740)
2012(16782)
2011(14928)
2010(15655)
2009(15076)
2008(14793)
2007(13453)
2006(11841)
2005(10990)
作者
(48547)
(40513)
(40088)
(38574)
(25958)
(19332)
(18214)
(15310)
(15194)
(14531)
(13701)
(13689)
(12941)
(12926)
(12613)
(12482)
(11902)
(11891)
(11577)
(11570)
(10034)
(9780)
(9779)
(9412)
(9096)
(9040)
(8975)
(8758)
(8069)
(7765)
学科
(70887)
经济(70779)
管理(60833)
(55170)
(49725)
企业(49725)
方法(33876)
数学(29787)
数学方法(29199)
(25519)
(18874)
(17722)
财务(17664)
财务管理(17628)
中国(17336)
企业财务(16881)
(16591)
业经(16039)
理论(13380)
(13211)
(12568)
(12247)
银行(12234)
(12182)
金融(12177)
(11856)
贸易(11848)
(11543)
(11537)
体制(11127)
机构
学院(253627)
大学(252917)
(102674)
经济(100517)
管理(97790)
理学(83785)
理学院(82966)
管理学(81298)
管理学院(80827)
研究(77353)
中国(61248)
(55788)
(51385)
科学(43927)
财经(42967)
(38816)
(38123)
(37861)
中心(35414)
研究所(33365)
北京(32406)
财经大学(31960)
经济学(31879)
(31811)
业大(31586)
(31518)
师范(31234)
(30824)
经济学院(28487)
(28040)
基金
项目(160897)
科学(128201)
研究(120312)
基金(118061)
(100945)
国家(100143)
科学基金(87842)
社会(77464)
社会科(73641)
社会科学(73620)
(62491)
基金项目(61158)
教育(57672)
自然(56098)
自然科(54883)
自然科学(54870)
自然科学基金(53878)
(52407)
编号(49542)
资助(49436)
成果(41147)
(36164)
重点(36141)
(34734)
课题(34399)
(34022)
(32503)
教育部(32210)
国家社会(31871)
创新(31805)
期刊
(116029)
经济(116029)
研究(77873)
中国(50097)
(47870)
管理(39246)
学报(34660)
科学(32552)
教育(30123)
(29375)
大学(27825)
(27323)
金融(27323)
学学(26214)
技术(23350)
财经(23036)
(19604)
农业(19270)
经济研究(19108)
业经(18565)
问题(14682)
统计(13279)
财会(12941)
(12657)
(12312)
技术经济(12286)
理论(11692)
(11661)
会计(11412)
现代(11195)
共检索到383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超男  
明股实债是资本市场中一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其盘活了市场资本,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明股实债这类投资方式性质的认定存在着混乱现象。随着2016年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湖州港城置业有限公司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的宣判,使得明股实债这类融资方式存在的法律问题完全暴露出来。本文力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理清明股实债这类投资方式的根本属性,试图建立股东资格认定的合理标准,以期维护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哲  符勇  
在审判实务中,如因股东出资义务、股东相关权利的行使、股权的转让和股东会相关决议等问题发生争议时,认定民事主体的股东资格是裁判者首要考虑的问题。股东资格的判决认定,对某一民事主体是否能成为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都具有确定性的指引作用。从股东资格确认的法理依据、股东证明文件的效力规则和证据认定方面,提炼出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以期该股东资格确认的标准对我国公司法律体系的完善能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在实务界能形成统一的审判标准,影响司法实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春  
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益,但由于我国对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使表决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现行的相关规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应从完善类别股东表决制、委托投票制和网络投票制等方面着手,以便社会公众股股东更有效地行使表决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明  
本次《公司法》修订在中小股东和债券持有人保护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但结合我国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现行《公司法》和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对公司中小股东和债券持有人的保护可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应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差异化累积投票制度、一定范围内的差异化表决权制度、债券持有会议制度和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世英  
优先股制度对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形成了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这一基本框架中对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将从优先股的发行机制、表决机制、退出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现状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分析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英慧  姜小鹏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毅  邢伟健  魏成富  
推进PPP模式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创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随着PPP模式的推广,产生了"明股实债+小股大债"等泛化异化问题。本文首先从PPP项目资本金的概念和融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对"明股实债+小股大债"模式进行分层解构。然后,分析认为该模式可以撬动融资杠杆并盘活存量资产,但是也存在违规运作、运营虚化、资金错配和增信不足等问题。最后,本文认为需要禁止明股实债,并加强对小股大债的规范,进而从开展联合体运作、引入保险资金、吸引民营资本、运用永续金融工具、推进资产证券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军  
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其目的在于解决公司中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公司乃至小股东的利益。但是,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尚存主体资格认定不明确、激励机制薄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洪昌  
地方金融组织是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制度的完善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主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大股东和控股股东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现行的金融监管政策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大股东和控股股东的资质及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然而,地方金融组织的股东管理制度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股东管理制度仍须进一步完善。基于此,通过分析地方金融组织股东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商业银行股东管理制度和域外股东管理立法相关实践,提出完善地方金融组织股东管理制度的建议,以期促进地方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俊毅  苏启林  
我国机构投资股东历时短、数量少、规模小、入市资金有限、参与公司治理经验匮乏,至今仍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受准人制度限制被排斥在股市之外。机构投资股东发展缓慢及其行为出现偏差,根源在于之相关的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的制度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安排不合理、制度供需之间严重失衡。只有针对具体的制度安排约束,进行有的放矢的制度变迁,我国的机构投资股东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明  
创造股东价值的目标管理是通过分析、控制股东价值驱动因素和业务价值驱动因素及相关指标的方式,将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和绩效薪酬管理紧密结合而对创造股东价值的过程进行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龙建辉  贾生华  雷新途  
债权人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力量在学术界一直鲜有人关注。文章就企业的银行负债对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和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的交互作用。利用中国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企业的银行负债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法律环境与银行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文章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既丰富了委托代理、资本结构等相关理论,又对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企业融资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兆侠  
对控制股东负加诚信义务的理论基础也是对中小股东加以保护的理论依据,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股权平等、同股同权,一股一权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原则,为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利,改善中小股东的法律地位,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必须使控股股东承担诚信义务,同时还应设立各种具体制度对控股股东进行规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辰  孙敏敏  
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基于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发展到后来,这种制度的应有功能逐渐退化。同股票的公开收购相比较,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的成本更为低廉,因而往往被恶意利用而沦为公司经营权争夺的工具。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股东委托书征求制度负面效应的凸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龙  楼晓  
互联网技术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虚拟股东会议的出现。目前,虚拟股东会议已经在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付诸实践,但对我国而言还比较陌生,技术尚存不足,立法尚有空白。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广泛使用,我国《公司法》应当构建相应制度,对虚拟股东会议制度程序规则、参会主体瑕疵及责任认定、股东中途退会的影响以及技术瑕疵法律责任认定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