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85)
2023(3132)
2022(2616)
2021(2458)
2020(2030)
2019(4446)
2018(4652)
2017(8185)
2016(4852)
2015(5547)
2014(5938)
2013(5441)
2012(5193)
2011(4875)
2010(5065)
2009(4803)
2008(4754)
2007(4685)
2006(4164)
2005(3831)
作者
(15623)
(12882)
(12803)
(12177)
(8187)
(6118)
(5846)
(5033)
(5011)
(4709)
(4466)
(4420)
(4411)
(4246)
(4214)
(3867)
(3860)
(3722)
(3648)
(3625)
(3486)
(3236)
(3169)
(3167)
(2933)
(2910)
(2862)
(2805)
(2702)
(2634)
学科
(15906)
经济(15875)
管理(13829)
(10614)
(9166)
企业(9166)
(6812)
(6284)
中国(6128)
理论(5914)
(5737)
教育(5062)
(5019)
(4997)
方法(4332)
(4174)
银行(4161)
(4100)
金融(4092)
(4038)
业经(4020)
地方(3557)
体制(3479)
(3333)
教学(2977)
农业(2945)
(2897)
制度(2722)
(2722)
数学(2619)
机构
大学(73984)
学院(72936)
研究(27280)
(24026)
经济(23247)
管理(22279)
中国(20326)
理学(17728)
科学(17613)
理学院(17453)
管理学(17013)
(16908)
管理学院(16862)
(14949)
(14130)
(14015)
研究所(13447)
(13127)
(12410)
师范(12253)
中心(11797)
农业(10966)
北京(10829)
业大(10735)
(10479)
财经(10360)
技术(9864)
师范大学(9592)
(9592)
(9564)
基金
项目(42602)
研究(32809)
科学(32099)
基金(28306)
(25152)
国家(24887)
科学基金(19914)
社会(18719)
(17502)
社会科(17479)
社会科学(17474)
教育(15817)
(14990)
编号(14452)
基金项目(14200)
成果(13888)
自然(12022)
自然科(11713)
自然科学(11707)
资助(11541)
自然科学基金(11470)
课题(11329)
重点(9963)
(9767)
(9250)
(9145)
(9002)
项目编号(8785)
(8675)
(8404)
期刊
(33725)
经济(33725)
研究(25426)
中国(19487)
学报(15782)
教育(15296)
(13393)
(12628)
科学(12125)
大学(11547)
学学(10580)
管理(9135)
农业(8557)
技术(6881)
(6859)
金融(6859)
财经(6637)
图书(6050)
(5778)
业经(5417)
(4876)
经济研究(4766)
书馆(4672)
图书馆(4672)
问题(4543)
职业(4462)
(4313)
论坛(4313)
(4134)
业大(3738)
共检索到123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肖虹  
明人围绕公文所开展的辨体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公文文种与非公文文种进行了区分,公文的文体特征逐步走向清晰;二是在公文文种内部强化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整个辨体的过程既有聚焦于个体的关注视角,又采用了一定的类化处理方式,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体类兼顾、博约而返的研究趋势,对公文文种"源出于经"与"源出于史"的探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煜明  
公文作用辨张煜明关于公文的作用,档案学界有多种不尽一致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一些。(一)认为公文具有:1.法规作用;2.领导指导作用;3.公务联系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5.凭证依据作用[1]。(二)认为公文具有:1.记录与传达机关意图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振聚  
《书笺》一卷。分论书、献售、刻地、印书、书直、雠对、藏书、观书八个部分,对书籍的版本等多个方面有详细的探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版本学著作。然是书为明末书坊主伪造的一部书,题名屠隆以获利。虽则如此,对研究版本之学在明代的发展来说,是书仍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尊旺  
当前,学术界对于明代九边军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领域和经济史范畴。但就中国传统社会来说,经济史的研究,不考虑政治、社会等各种因素,仅仅就经济论经济、就财政论财政,从而希望对财政问题做出简单的总体上的概括是比较片面的。本文在考证明代九边兵马钱粮数量变化的基础上,从制度史和政治史的角度重点研究九边军费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建业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通过叙录解题,对《汉志》所载典籍进行了辨体、辨义、辨人与辨伪,考辨了《汉志》典籍各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和存在方式,因而这种叙录解题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知识考古,本文阐述了校雠学这一知识考古的形式与特点。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杨述  
以表单式、三段式结构为主要形式的当代台湾地区公文格式的条列化,是民国时期(1912-1949)公文结构理论和写作实践改革发展的延续。其实质表现为公文的运思是基于对公务活动的解构,通过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得出公务活动的立场、对象、案情、目的、依据、办法等项内容,并逐项加以条列。它使公文形制变得直观明了、易学易会,对公文的简化、规范化和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形式单一、型态固化,条列化易于形成思维定势。在复杂的社会政治实践面前,如何平衡程式与效率的关系,避免形式简单化、机械化,仍然是公文格式现代化无法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德义  李宗辑  
洪武初年,基于政治与安全的需要,朱元璋下令于实施科举之际行"宾贡",并颁科举诏于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后仅高丽一国成行。明廷和高丽王朝斟酌前代制度,在宾贡的考试流程、参考年岁和解额、试卷内容与发榜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然而"宾贡"仅举办一届之后,即因明代政局的变化及朝鲜半岛政权的嬗替,以及朝鲜士子不通华语等缘故而被停废。自此,从唐长庆以来历代所推行的宾贡制度再无施行,中国与藩属国之间的交往被其他多种形式的互动所替代。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孙观清  
公文写作是主客体相辅相成的一个实践活动,写作主体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作主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实践中由三个方面构成:机关单位主体、领导人员主体以及文秘写作人员主体。研究每个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影响正是本文的内容,目的是使每个角色清楚自己在公文写作活动中的责任,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尊旺  
明代九边军饷管理经历了由总兵到巡抚和郎中的转变,在巡抚和户部管粮郎中广泛设立于各边镇之后,以总兵为代表的武官系统便不得染指钱粮管理。由于明政府独特的疆域管理体制和钱粮供应体制,在军饷管理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列衔"制度。军饷管理系统犬牙交错、彼此罗织,对明代九边和国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显清  
明代官绅徭役优免受朝廷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法定的优免范围是有限度的,优免量是有定额的。官绅阶层贪婪无厌,采用各种手段冲破法定限制而实行法外无限制优免。这种限外优免被称之为“滥免”。对滥免的起因、途径、后果加以探讨是研究明代官绅优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一明代官绅属于特权阶层。它享有的徭役优免权是一种区别官、民等级身份地位的特殊权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鞠明库  
勘灾是救灾的重要环节,其结果是制定救灾决策的重要凭依。明代勘灾经历了遣使勘灾、地方官踏勘与户部覆勘结合、监察官广泛参与、巡按主导等阶段,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勘灾机制。然因勘灾机制本身存在的程序与效率的冲突、勘灾监察的泛化与实质弱化以及勘灾过程中的渎职、腐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明代勘灾的效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小龙  
《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问世以来受到学界好评如潮,诚然该书在收录文集所含科举史料和首次大规模使用《天一阁明代科举录选刊》两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该书对明代核心科举文献的使用不甚充分,成为其不容忽视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屈义华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一点都不高深,它就是我们平时所思、所想或者所做的。说到底,"灵魂"是一个"理念"问题。我们公共图书馆经常犯一些错误,而且犯了错误还不知道。最近我在一些地方交流时讲到佛山市图书馆的一个案例:3年前佛图推出"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制度,要求图书馆和每一位注册读者签署协议。既然是协议,必定要有甲方和乙方。业务部拟的协议初稿中,甲方是佛山市图书馆,乙方是读者。我看到这个协议后,在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晓民  杨明生  朱忠南  
我国《招标投标法》和《建筑法》对联合投标有不同的规定,导致对投标联合体的资质是否符合法规有对立的认识。本文从逻辑结构、效力、适用条件等方面对相关法规分别进行分析比较,尤其对是否违反《建筑法》进行了深入论述,最后对招标人设定招标条件提出了合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