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5)
- 2023(3979)
- 2022(3142)
- 2021(3054)
- 2020(2134)
- 2019(4775)
- 2018(4831)
- 2017(7190)
- 2016(4381)
- 2015(5001)
- 2014(4864)
- 2013(4376)
- 2012(3918)
- 2011(3796)
- 2010(4036)
- 2009(3463)
- 2008(3438)
- 2007(3423)
- 2006(3052)
- 2005(2764)
- 学科
- 济(13100)
- 经济(13091)
- 管理(10387)
- 业(9089)
- 企(7360)
- 企业(7360)
- 教育(7235)
- 理论(6959)
- 中国(6208)
- 农(5770)
- 教学(5587)
- 业经(4931)
- 学(4055)
- 农业(3886)
- 学法(3772)
- 教学法(3772)
- 制(3427)
- 学理(3347)
- 学理论(3347)
- 研究(3014)
- 地方(2981)
- 财(2915)
- 方法(2787)
- 和(2776)
- 发(2721)
- 银(2660)
- 银行(2652)
- 行(2568)
- 融(2539)
- 金融(2537)
- 机构
- 学院(63551)
- 大学(61578)
- 研究(21305)
- 济(19038)
- 经济(18427)
- 管理(17359)
- 中国(14396)
- 理学(13851)
- 理学院(13649)
- 管理学(13302)
- 京(13272)
- 管理学院(13182)
- 科学(12955)
- 范(12431)
- 师范(12364)
- 江(11169)
- 财(10832)
- 所(10706)
- 教育(10320)
- 技术(9894)
- 职业(9849)
- 师范大学(9557)
- 研究所(9548)
- 州(9232)
- 中心(8741)
- 北京(8651)
- 农(8641)
- 财经(8223)
- 院(7808)
- 业大(7669)
共检索到104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玉腾 陈虹
时代新人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和主体力量,是新时代高校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探究"时代新人"的思想精髓,论述其科学内涵、标准及培养路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优势,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波 宋君
数字智能时代对职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文献梳理和逻辑推演构建了数字智能时代职业技能构成要素和逻辑关系概念模型,认知性硬技能、社交性软技能和综合性技能三大类技能为构成要素,认知性硬技能包括新媒体素养、数字计算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社交性软技能包括社交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综合性技能包括跨学科素养、设计能力、直觉能力、适应性和创新性能力,三大类技能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构成逻辑关系。这些挑战倒逼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培养模式从传授实施者向学习设计者转化、培养重点从硬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化、培养计划从课程学习向项目实践转化、教学方式从平面静态向立体交互转化、学习阶段从在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化,协同构建数字智能时代职业技能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 闫广芬
基于职业教育育人的复杂向度,在视角融合与复杂对话中呼唤素养本位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指向培养"创新型职业人"。"创新型职业人"的培养有赖于职业教育课程从线性的故步自封转向对话式的动态互动、职业教育教学从简单灌输走向主体性的自我建构、职业教育教师从知识的机械传递者走向理解共在的心灵导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昭楚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完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创新能力价值内涵及构成,明确创新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价值内涵 学生品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友初 马陆一首
儿童的认知世界并无学科之分,在启蒙教育阶段实施综合性养成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儿童从立体的生活世界过渡到具有整体图式的认知世界,全科型卓越教师的提出与素养教育的现实诉求相契合。儿童认知规律和国内外全科教师研究都表明,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的本质内涵不是能胜任全部科目的教学,而是能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并具备设计和实施这类整合性课程教学的能力,更好促进儿童品性的发展。但是,目前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的培养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中都还存在若干挑战。可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增强职业吸引力三个路径入手,探索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教师 全科型教师 卓越教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凡
基于4C创新阶段理论阐述了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分析了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出了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结构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文科硕士生教育对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训练的重视程度大于对解决问题训练的重视程度。建议通过构建支撑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达成的课程体系,创设强调问题分析和知识应用的文科导学模式,拓展基于综合素质提升的专业实践活动平台等途径来培养文科硕士生创新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包丽丽 邹吉权
当前,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加快培养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在剖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基本内涵和类型定位的基础上,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工程环境和工程师资为支撑,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聚焦目标体系、标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系统构建了“一主线、两支撑、三导向、六关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伊焕峰
文章首先对民族复兴的内涵与时代新人培养的意义进行简析,然后在本领、信念和奋斗精神相关方面,对时代新人的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在发挥领导作用和合力育人相关基础上,对时代新人的培养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民族复兴 内涵 时代新人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岩 顾霞芬
基于四所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292名大学生的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生源的选拨、实践教学方式、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对专业的自我选择以及图书馆资料的配备是影响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结论对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浩斌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又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名。中国制造业正在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正在从数量型转为高质量型。中国的出口贸易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型,因此需要一代高水平的"强国工匠"。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原有的职业教育基础是不够的,必须开辟新的教育资源。而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这主要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师资力量上的不对称,因此需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工匠"培养之路。
关键词:
强国工匠 高技能人才 本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方 蒋炯坪 杨骁瑾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探索培养跨界融合型人才成为应然之举。跨界融合型人才应当具备多元综合的职业素养、多种跨界的专业技能、多维创造的创新思维、多层递进的生涯发展等基本能力特征。基于系统论视域,可以构建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主体和培养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本研究,提出旅游类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要突出“四融”,即:融合文旅、融汇德技、融通校企、融入国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兰英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是应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远未达到社会需求标准。文章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春生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对学习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及人生方向,因此,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机理,以期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机 形成机理 培养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树生 徐海娇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大众创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伴随着全球化服务经济浪潮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我国迎来服务经济发展的春天。服务经济贮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开拓了新的市场前景和职业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然而,当前作为职教体系中坚力量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服务经济时代的新挑战。为把握契机,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以及顺应服务经济新需求的有力抓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师资团队、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协同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
服务经济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应进一步强化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关键词:
德技并修 中职学生 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