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4)
2023(6409)
2022(5446)
2021(4612)
2020(3854)
2019(8729)
2018(8612)
2017(16631)
2016(8682)
2015(9854)
2014(9921)
2013(9965)
2012(9648)
2011(9244)
2010(9782)
2009(9273)
2008(8968)
2007(8449)
2006(7936)
2005(7547)
作者
(25621)
(21528)
(21282)
(20415)
(14070)
(10209)
(9846)
(8145)
(8103)
(7827)
(7561)
(7228)
(7185)
(7001)
(6819)
(6550)
(6418)
(6194)
(6077)
(5792)
(5765)
(5168)
(5153)
(5095)
(4966)
(4960)
(4701)
(4477)
(4275)
(4153)
学科
(63607)
经济(63568)
管理(26266)
(23157)
(20063)
企业(20063)
地方(18018)
方法(17069)
数学(13889)
数学方法(13780)
中国(13344)
地方经济(13184)
业经(11811)
(10356)
(9622)
贸易(9616)
(9564)
(9387)
金融(9386)
(9265)
(8719)
(8020)
(7844)
银行(7844)
理论(7838)
(7800)
(7759)
(7653)
环境(7588)
(7210)
机构
大学(142485)
学院(141384)
(72498)
经济(71230)
研究(53435)
管理(50638)
理学(42063)
理学院(41569)
管理学(41126)
管理学院(40809)
中国(40365)
(31266)
(29522)
科学(27221)
(26707)
财经(24611)
经济学(23695)
研究所(23661)
(22049)
中心(21941)
(21893)
经济学院(20762)
(20110)
师范(20035)
北京(19308)
(18621)
财经大学(17827)
(17713)
师范大学(16203)
科学院(15488)
基金
项目(79238)
科学(62974)
研究(62450)
基金(57498)
(47973)
国家(47587)
社会(42486)
科学基金(40724)
社会科(40478)
社会科学(40465)
(29816)
基金项目(28838)
教育(28278)
(24939)
编号(24590)
资助(23905)
自然(22240)
成果(21716)
自然科(21711)
自然科学(21708)
自然科学基金(21316)
(19515)
课题(18465)
重点(18061)
(18058)
国家社会(17849)
发展(16960)
(16695)
教育部(16279)
(16153)
期刊
(94209)
经济(94209)
研究(52847)
中国(28007)
(23311)
管理(22694)
科学(16541)
学报(15976)
经济研究(15819)
(15547)
金融(15547)
教育(15384)
(14445)
财经(14209)
大学(12952)
技术(12888)
国际(12602)
(12516)
问题(12181)
业经(12124)
(12024)
学学(11975)
世界(10062)
农业(9676)
技术经济(9025)
现代(8066)
商业(7349)
改革(7347)
(7347)
统计(7224)
共检索到23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绍英  
近年来,日本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矛盾,特别是解决对外经济摩擦问题,积极推行国际协调战略,即《前川报告》和《宫崎报告》提出的以“国际协调发展论”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但事实表明,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战略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矛盾——扩大内需的内在局限性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性,所以尽管近年来日本推行国际协调战略,但其国际收支和对外经济摩擦仍在加剧。同时,日本目前存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大日本主义”思想也不利于实现日本经济的国际协调,因而这一战略的推行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创建了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新框架,其主要特点是双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以及协调内容超越了传统经济协调范畴。新框架的建立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经济的全球影响越来越大、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而且也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客观需要。中美通过联合经济委员会(JEC)、商务与贸易联合委员会(JCCT)等平台开展的单项经贸协调的历史与实践,为新框架下开展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具战略性的协调奠定了基础。尽管新框架对于稳定和发展中美经济乃至战略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并不能完全防止两国局部利益的冲突,而且中方在新框架下面临的压力也更为巨大。为此,中方应在参与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平  
一 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为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机构是实施国际经济协调的主体;稳定和发展国际经济从而使之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则是这类行为的目的;其实施对象是国际经济活动;而共同或联合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则是上述政策行为的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国际经济协调作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发展,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迄今为止,多数研究偏重于从国际关系出发,偏重于探究协调的具体问题和影响,有的甚至在阐述协调的对象时前后概念不一,对协调的定义不准。本文试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出发,研究广义国际经济协调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曼  
2017年出台的日本《氢能源基本战略》具有若干特征:日本的战略路径中,不将氢能作为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而是致立于推动氢能与褐煤等多种化石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协同发展;相对于电解制氢的德国技术路径,日本倾向于构建国际氢能供应链。究其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形成成本因素,掣肘日本大规模发展电解制氢,另一方面,日本涵盖能源开发、造船、航运、港口等上下游全产业链的高效低碳技术竞争力形成了造船业、航运业、能源业耦合发展的基础,推动并最终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氢能国家战略。日本旨在以"碳资本主义"与"生态资本主义"间博弈为机遇,借助多个国际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并主导规则与标准制定,在解决亚洲乃至全球能源供给、可再生能源消纳、气候变化应对等问题中提供日本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继勇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日本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迅速扩展,截止1992年3月底,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高达3,524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形成了以北美为重点,欧共体、拉美和东南亚齐头并进的投资格局。分析探讨这一格局及其对日本经济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文贵  
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珠江三角洲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状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有关地区的“发达”与“不发达”、“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超越”是绝对的。广东要大胆地倡导“逆向思维”,立足于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同珠江三角洲之间建立起经济上良性互动的市场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和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江门等次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四大功能,从“不协调”中能动地寻求“协调发展”的契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荔  
超前金融发展战略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展战略贯穿日本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实施了不同的超前金融发展战略,通过金融业的先行与先导,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日本经济得以高速发展,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明侠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有关国际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为达到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国际经济发展的目的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并且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争斗甚于合作,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宝元  
一、计划与市场问题研究应有战略视野计划与市场问题,如果进行大跨度、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就可以发现,它原来并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研讨的问题,甚至也并非仅仅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问题,而实际上是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历史地、现实地提出来的一个世界性论题。而如果就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历史跨度和经济性质范围来更实质地讲,计划与市场问题乃是一个纵跨世界近现代历史全过程横贯世界两大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难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金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协调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Dornbush两国开放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为理论背景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的对比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国际间经济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 ,而通过政策协调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东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是对当前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反应,是协调中美经贸关系的长效机制。在中美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的对话机制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以来进行了三轮对话,对话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在2008年6月举行,备受关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天添  
在文前相关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诱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制度根源。然而,从国际金融协调视角来看,日美货币关系才是主导日本金融政策的幕后推手。二战后,美国依靠其"华尔街循环",依托对日贸易将美元供给融入日本货币发行体系之中,取得了通过影响日元供给量左右日本经济的金融主动权。当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引发日本国内货币供给收缩时,缺少货币供给缓冲机制的日本只能启动积极财政政策弥补缺口,然而大量资金却被引入房地产和股市,引发资产泡沫,最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漩涡,落下严重依赖国债维持经济增长的后遗症。对比来看,美国再次依托对中贸易将美元内生于人民币供给体系,取得了通过外汇占款影响中国经济走势的金融强权,中国处于金融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