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096)
2022(3624)
2021(3494)
2020(2995)
2019(6826)
2018(7126)
2017(13677)
2016(7497)
2015(8787)
2014(8795)
2013(8877)
2012(8694)
2011(8119)
2010(8356)
2009(8012)
2008(8160)
2007(7956)
2006(7429)
2005(6785)
2004(6031)
作者
(22441)
(18910)
(18337)
(17886)
(12175)
(9128)
(8870)
(7258)
(7181)
(7086)
(6604)
(6498)
(6133)
(6007)
(5859)
(5647)
(5618)
(5523)
(5503)
(5484)
(5112)
(4525)
(4459)
(4385)
(4320)
(4296)
(4162)
(4071)
(3948)
(3828)
学科
(26165)
经济(26018)
管理(21942)
(20779)
(15927)
企业(15927)
方法(10589)
图书(10553)
中国(10253)
书馆(10017)
图书馆(10017)
(9857)
工作(9177)
理论(8611)
(8096)
业经(8078)
(7821)
(7649)
(7097)
服务(6623)
数学(6155)
数学方法(5981)
教育(5755)
(5595)
贸易(5589)
(5451)
(5439)
服务业(5005)
(4822)
地方(4816)
机构
大学(119423)
学院(110771)
管理(39352)
(38137)
研究(37623)
经济(36840)
理学(31650)
理学院(31204)
管理学(30513)
管理学院(30245)
中国(29270)
(26343)
科学(23321)
图书(22414)
书馆(21819)
图书馆(21814)
(20954)
(20036)
(19527)
(19463)
师范(19340)
研究所(17538)
中心(17444)
北京(17080)
(16639)
(16034)
财经(15828)
师范大学(15361)
(14042)
业大(13660)
基金
项目(63624)
研究(50168)
科学(48110)
基金(43966)
(37327)
国家(36908)
社会(32279)
科学基金(30515)
社会科(29152)
社会科学(29135)
(23612)
成果(23359)
编号(23314)
基金项目(22542)
教育(22306)
(20019)
资助(17641)
自然(17160)
自然科(16775)
自然科学(16772)
自然科学基金(16490)
项目编号(15875)
课题(14400)
(14275)
(13822)
重点(13662)
(12741)
(12734)
研究成果(12728)
国家社会(12437)
期刊
(52702)
经济(52702)
研究(35834)
图书(30800)
中国(27472)
书馆(24727)
图书馆(24727)
学报(22635)
(17761)
教育(17173)
大学(16874)
科学(15808)
(15477)
管理(14379)
学学(13300)
(10368)
金融(10368)
农业(10069)
财经(9624)
(9425)
论坛(9425)
情报(9374)
(8413)
技术(8301)
业经(7153)
经济研究(7060)
问题(6595)
(6456)
(6368)
理论(6084)
共检索到198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徐虹  
日本法律中对于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主要表现为,日本在立法上对于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公共图书馆进行社会服务的法定方式;提出了图书馆进行高质量社会服务的法律标准;同时,又具体地落实了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体制保障与资金保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玉林  
数字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涉及很多法律问题,包括数字图书馆主体资格、可以参加的法律关系类型、馆藏的法律性质、域名保护、读者隐私权保护,以及合同问题等。在信息服务过程中,数字图书馆参加形成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合同关系、知识产权关系以及诉讼法律关系。对数字图书馆具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8。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宫平  丁振伟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是大势所趋,而社会服务能力却略显不足。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重塑公共服务精神、明确双重职能定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拓展公共服务领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再造,并要积极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在社会化服务中实现智库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烨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陈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优势,指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主要障碍:社会服务意识淡薄,信息资源针对性不强,社会服务经验不足。然后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合理推广社会服务理念、努力优化信息资源体系、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怀忠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入手,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借鉴域外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几项原则与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师晓青  
通过对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7年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存在资源、体制和服务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从统一技术规范、加强校地联系、降低准入门槛和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雯  
利用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调研南京地区25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情况发现,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动机主要为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存在社会动机的设立基础缺少理论支持,缺乏对社会服务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评价,社会服务实际效果以及读者受惠面并不广泛等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重视社会服务动机研究,理性看待社会服务,明确并端正社会服务的动机和目的,建立社会服务动机与效果一致性评价机制,确定合理的社会服务内容,在保证校内需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薇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必要性,探讨了开展社会服务的策略与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雯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一个地区的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实践,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法 /过程]以南京地区25所本科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与网络调查法等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其社会服务内容以及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主要对象为高校用户和区域内其他科研单位,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与针对性;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源缺乏、非竞争性资源和服务的受惠面过于狭窄等局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旭东  
社会服务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一起构成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院校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把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的首要选择,努力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并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新涯  向晴  王莹  
在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向社会开放。通过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的开展情况,认为根据馆藏特色、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对象应以校友为核心,并总结出校友服务范式,旨在引导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时将校友作为主要对象,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以启发更多图书馆找到适合自身的社会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齐崇文  
现有的关于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的认识大多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重视效率、结果和成本—收益,却往往忽视了其中的法律要素,因而不能对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的本质进行合理说明。界定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的性质必须回到"政府—公共图书馆—公民"的相互关系之中,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归属。从法律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服务是政府文化行政给付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公共图书馆则是一种营造物法人。赋予公共图书馆以营造物法人格的意义在于充分肯定公民和公共图书馆的自主性,将公民与公共图书馆的关系纳入法治化轨道。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顺德  
现代化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建国以来,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1985年底,全国高校图书馆已有1000多所,工作人员3万多人,年购书经费1亿多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藏书2.5亿册,已具备了良好的为社会服务的物质条件和人员条件。因此,在各界一致呼吁实现社会化的资源共享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向社会开放,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社会职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亦平  高桂芝  
由于我们对于图书馆的人本精神缺乏深刻思考 ,对于人及其需求缺乏了解 ,对于服务的涵义缺乏认识 ,因而没有能够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本位回归。只有将人本精神全面贯彻到图书馆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设备建设和管理建设之中 ,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本位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