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8)
- 2023(5206)
- 2022(4429)
- 2021(4296)
- 2020(3418)
- 2019(7966)
- 2018(8079)
- 2017(12519)
- 2016(7895)
- 2015(8931)
- 2014(9291)
- 2013(8367)
- 2012(8043)
- 2011(7485)
- 2010(7822)
- 2009(6891)
- 2008(6641)
- 2007(6284)
- 2006(5698)
- 2005(5369)
- 学科
- 济(23310)
- 经济(23290)
- 教育(20221)
- 管理(14790)
- 业(14676)
- 中国(13436)
- 农(10380)
- 企(10052)
- 企业(10052)
- 理论(9749)
- 方法(8893)
- 学(8118)
- 农业(7623)
- 地方(7264)
- 业经(6497)
- 教学(6410)
- 数学(6262)
- 数学方法(6161)
- 发(5287)
- 财(4728)
- 和(4668)
- 发展(4612)
- 展(4489)
- 研究(4447)
- 思想(4442)
- 政治(4329)
- 制(4253)
- 思想政治(4012)
- 政治教育(4012)
- 治教(4012)
- 机构
- 大学(112493)
- 学院(107661)
- 研究(40539)
- 济(34641)
- 管理(34022)
- 经济(33753)
- 教育(29009)
- 理学(28688)
- 理学院(28199)
- 范(28143)
- 师范(28022)
- 管理学(27626)
- 管理学院(27367)
- 京(26195)
- 江(25120)
- 中国(23806)
- 师范大学(23129)
- 科学(23094)
- 所(20042)
- 研究所(18189)
- 中心(16943)
- 财(16884)
- 北京(16162)
- 农(15660)
- 州(15074)
- 职业(14801)
- 技术(14436)
- 院(14145)
- 业大(13538)
- 财经(13184)
- 基金
- 项目(64383)
- 研究(57171)
- 科学(52489)
- 基金(42568)
- 家(35375)
- 国家(34827)
- 社会(34302)
- 教育(34195)
- 社会科(31978)
- 社会科学(31971)
- 科学基金(29360)
- 省(27652)
- 编号(27578)
- 成果(25511)
- 划(24016)
- 课题(21821)
- 基金项目(21625)
- 年(18989)
- 规划(16546)
- 部(16173)
- 资助(16056)
- 自然(16055)
- 重点(15962)
- 项目编号(15704)
- 自然科(15634)
- 自然科学(15633)
- 自然科学基金(15341)
- 发(15270)
- 性(15182)
- 江(14999)
共检索到180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玲莉
日本的明治维新加速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明治维新的成功离不开江户时代的教育基础。在江户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有了闲钱和时间增加文化教育消费。文化教育消费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教育机构纷纷涌现,文化出版事业也异彩纷呈。这些发展,对日本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教育消费 日本 江户时期 寺子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松林
江户时代是日本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期,也是日本花卉园艺发展的上升期。梅花自公元700年左右传入日本历经近千年至江户时代,并在江户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普及。该文将江户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分别介绍了各期梅花品种、名梅、赏梅名所、相关著作对梅花的记载、梅花栽培、品种改良以及梅文化的发展等情况。
关键词:
梅花 日本 江户时代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梅 胡学亮
藩校是日本江户时代旨在培养武士子弟汉学素养的藩立学校,教学内容涵盖汉学古籍经史子集四大类别,但尤其注重经史的学习,四书五经、《小学》《孝经》以及《史记》《十八史略》是大多藩校的必修科目。藩校的教育年限少则数年,多则数十年,甚至终身,年间教学时间也大多超过了270天。在长期教育实践中,藩校总结出了"素读""讲释""会读""轮读"等日本人学习汉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个别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并每年定期举行释奠、释菜奠礼。以汉学为中心的藩校教育推动了汉字、汉学在日本社会的普及,在汉学教学中积累出的教学方法,也成为日后日本学习西洋文化的主要手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江户时代日本知识分子与古代不同,他们对儒学既虚心学习吸收,又采取理性的态度进行批判与改造。他们并不是全面否定中国儒学,对孔子、孟子学说基本上是持尊崇态度,对宋明理学则大力加以批判,而这种批判,既不限于宋儒,亦非儒学本身,而是儒学中的"臆度之见"和"支离破碎、细末无用之事"。日本知识分子注重实践,趋于实用,也即是他们所说的"益"是否有无,成为判断一种学说的标准和价值取向。他们吸取中国儒学之精华,却除其糟粕,最终使中国儒学日本化。他们自身亦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畅和
日本朱子学从原来的一种文化修养转而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在江户幕府时期急速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日本与中国和朝鲜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统治不同,具有容纳了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等级分工的结构特色。这种结构特色要求朱子学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钟情于抽象的“主义”。因此,日本朱子学被具体诠释成日本社会各个层次乃至庶民的不同伦理文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庶民化的特点。
关键词:
日本 朱子学 原因 特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一)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都普遍反映出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应用。从劳动者来说,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还必须有高质量的劳动者去掌握,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列宁早就指出:“不识字的人不能实现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气化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每个人必须学会,并且必须教导一切劳动青年都学会”。“劳动人民不但要识字,还要有文化,有觉悟,有教养”;“必须使每一个工厂、每一个电站都变成教育的中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素玫
处在世纪之交的深圳人,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21世纪的到来!回答是: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勤奋学习,努力攀登知识的新高峰,为深圳二次创业增创新优势。以下,就深圳人的娱乐文教服务消费作一浅析。居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瑜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民族跨文化教育目的应是基于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社会需求确立的,其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遵循文化变迁与教育实践要素的内在运动规律。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公民,其合理性发展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与目标:首先,应包含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其次,应包含乡土教育,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族群认同;最后,应包含全球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认同。其中,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应关注乡土情怀与公民理性的融合、学术认知与文化建构的统一。
关键词:
跨文化教育 合理性 全球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河清
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尹世杰教授率先大胆地提出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观点。对此究竟应如何认识,笔者拟就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正确划分消费力,是认识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費力的前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种角度来认识消费力:(1)、从消费力的时间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现实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峰 龚卉
《大日本史》是日本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正闰皇统,是非人臣"为目标。从日本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到《大日本史》编纂的前、后期,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始终存在,且有不同作用。其中"天子授时、定正朔以布臣民"的正统观念一以贯之。《大日本史》批判《日本书纪》用谶纬理论构建正统的做法,主张以过往历史的完整呈现来辨明"天祖之正统"。在《大日本史》编纂前期,以中国史学传统为圭臬构建日本之国史。到修史后期,为了强化日本"优越的国体"特性,史臣在本纪部分的开篇重新构建了一条天神传承序列,以此说明日本万世一系的成立。《大日本史》的编纂过程,展现了一个受中国传统史学影响书写历史框架,再填入神道元素以建构"皇国"观的受容过程。
关键词:
中日史学交流 《大日本史》 神武本纪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谭晓萍
文化教育消费已成为我国当前的消费热点。出版业能够引导文化教育消费,扩大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提高文化教育消费能力,丰富文化教育消费信息传播方式,保护文化教育消费者合法权益,并能够优化文化教育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教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出版业只有更新经营理念,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教育消费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出版业 文化教育消费 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认为,对年幼儿童(主要是幼儿、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宜以正面的启蒙教育为主。然而,对高中生和大学生而言,单向度的教育,即仅仅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良的一面呈现给学生,刻意回避传统文化中消极、恶劣的一面,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整体与全貌形成正确的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选择与鉴别力,也不利于传统文化自身的丰富、完善与发展。对中高学段的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宜采用肯定取向与否定取向并重的思路。前者旨在使学生感受、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之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平衡取向 文化自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提出了"传统与文化教育",取代了原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概念。"传统与文化教育"比"传统文化教育"有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仅重视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重视现代文化以及可传承至未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重视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地方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得以落实。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教育 文化创造 文化创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盛君
一、图像文化的概念 直到本世纪中叶,“有文化”这一概念几乎无一例外地代表读书和写作的能力。如果某人不识字,或者说,不会读书和写字,即可说这个人是文盲。然而,在六十年代中期,一种不同的“文化”——“图像文化”(visual Literacy)诞生了。这一新的文化概念的产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新认识,即要求用特别的技能去“读”和“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