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6)
- 2023(6432)
- 2022(4829)
- 2021(4424)
- 2020(3693)
- 2019(7902)
- 2018(8080)
- 2017(15367)
- 2016(8809)
- 2015(9982)
- 2014(10284)
- 2013(9473)
- 2012(8779)
- 2011(7898)
- 2010(8174)
- 2009(7900)
- 2008(8168)
- 2007(8006)
- 2006(7292)
- 2005(6965)
- 学科
- 济(35073)
- 经济(35025)
- 管理(27816)
- 业(23689)
- 企(19629)
- 企业(19629)
- 中国(12954)
- 农(11290)
- 财(10891)
- 方法(10783)
- 业经(10244)
- 学(9615)
- 制(8555)
- 理论(8008)
- 数学(7803)
- 数学方法(7621)
- 地方(7609)
- 农业(7503)
- 家(6972)
- 体(6785)
- 国家(6627)
- 发(6366)
- 教育(6310)
- 银(6022)
- 银行(6010)
- 融(5862)
- 金融(5861)
- 策(5762)
- 行(5742)
- 技术(5603)
- 机构
- 大学(134237)
- 学院(130999)
- 济(49626)
- 经济(48403)
- 研究(46860)
- 管理(44354)
- 理学(36926)
- 理学院(36415)
- 管理学(35554)
- 管理学院(35306)
- 中国(35163)
- 京(29518)
- 科学(29142)
- 财(27099)
- 所(24892)
- 研究所(22159)
- 农(21761)
- 江(21732)
- 范(20714)
- 师范(20518)
- 中心(20457)
- 财经(20310)
- 北京(18800)
- 经(18302)
- 业大(17597)
- 州(17459)
- 农业(16914)
- 师范大学(16510)
- 院(16368)
- 经济学(15644)
- 基金
- 项目(78126)
- 科学(61075)
- 研究(58646)
- 基金(55719)
- 家(48441)
- 国家(47980)
- 科学基金(40337)
- 社会(37361)
- 社会科(35137)
- 社会科学(35127)
- 省(30105)
- 基金项目(28428)
- 教育(27532)
- 划(25347)
- 自然(24384)
- 编号(24021)
- 自然科(23871)
- 自然科学(23866)
- 自然科学基金(23427)
- 资助(22186)
- 成果(22028)
- 重点(17949)
- 课题(17679)
- 部(17186)
- 发(16878)
- 国家社会(15521)
- 创(15379)
- 性(15337)
- 项目编号(14885)
- 教育部(14756)
共检索到214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荫贵
国家干预经济的本质在于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关键在于使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制度不断更新。后发国家中国家干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19世纪后半叶日本从封建落后国家迅速改变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进程中,目标明确、手段有力、措施正确的国家干预,是日本获得成功的各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日本 早期现代化 国家干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万光 严玉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计国际化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学者将会计国际化问题等同于会计趋同问题,这是有失偏颇的。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会计准则—管理体制"的研究框架,并根据该框架对英美法系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重新解释。进一步根据美国、日本的会计管理体制说明,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都必须适应该国特有的社会政治体制。最后,本文提出:中国会计国际化不仅应该考虑准则内容,更需要基于我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因素,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体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万光 严玉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会计国际化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学者将会计国际化问题等同于会计趋同问题,这是有失偏颇的。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会计准则—管理体制"的研究框架,并根据该框架对英美法系的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重新解释。进一步根据美国、日本的会计管理体制说明,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都必须适应该国特有的社会政治体制。最后,本文提出:中国会计国际化不仅应该考虑准则内容,更需要基于我国特有的社会政治因素,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笑霞 李明辉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的审计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促进相关治理制度的建立和优化,并可从决策力、执行力、廉洁性、绩效性等方面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审计应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审计 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麻国安
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与此同时 ,我国的犯罪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犯罪质量不断恶化。犯罪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是每一个犯罪研究者必须说明的任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犯罪 现代化 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在既定的时空条件下展开。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特点就自然的决定了中国的政党必须担负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本文从分析中国现代化的时空特点入手,分析了政党在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政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时空特点 政党制度 政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江虹
政府作用问题,在近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中,经历了“守夜人”、“干预主义”到“有限政府”的发展,其总的发展趋势是。政府是一种“必要的邪恶”,不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即使在“干预”期间也如此。但在二次大战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经验表明,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却是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必然选择。本文试对这种规律性的现象作一些简略的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建荣
一、现代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模糊的概念,它或表现为科技经济的现代化,或表现为社会政策的现代化,有时则表现为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因此是政治、经济、社会、个人和文化诸方面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为了真实反映科技、经济等因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兼顾到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和指标体系的简约性要求,本文参照同模型选择以下15个基本指标构成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知识创新经费投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国庆 侯培林
新时代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应嵌入中国式现代化之中,需要确保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强化政府预算制度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推动政府预算制度走向世界。目前,政府预算制度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因此,要持续推进和落实政府预算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多机制并举提升政府预算制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能力,以及全面深化政府预算制度兼具风险管控和治理效能的功能,以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新格局。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预算制度 政府预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建雷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逐渐成为我国农业治理的核心问题。在市场机制下,以利益联结为中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合约关系,这也成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同时,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关系也深嵌于政府治理体系之中。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约风险的化解,不仅需要不断优化其合约结构,还需要在市场机制之外,立足政府的政策引导、制度连接及公共品供给等治理机制探索多重路径,以不断强化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约模式的组织合法性,优化其组织模式,降低外部性成本,进而维系双方利益关联机制及合约关系的稳定。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关系治理内在地体现了政府与市场的互构逻辑,政府与市场构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两种基本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焦建华
为了增强中央财权和财力,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6年间先后三次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进行改革,逐步确立了近代财政分税制度。分税制改革是加强中央财权与财力的需要,是地方自治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财政转型的需要。因此,分税制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加强了中央财权,增强了中央财力,有助于中央政治集权和政权巩固,从全国范围而言财权集中仍需加强。但是,财政分权存在诸多失误,进而反噬集权努力,而且财政支出不当,削弱了统治合法性,中央集权也随之成为泡影。
关键词:
集权 分权 分税制改革 国民政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军涛,艾华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 ,引起城市形态和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动因来自于深层社会关系和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而其关键因素又在于各种文化要素的活跃程度。因此 ,必须重视文化动因中的教育、科技以及城市人文素养等“动力源”的培育。大连市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文化产业 ,为城市现代化培育新的“动力源”。
关键词:
大连 城市现代化 文化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妍
马克思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深入分析了人的存在方式的演变性,强调应当以人的存在方式的演变性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深刻洞见,赋予了现代化双重的内涵,即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实践中对物的拜物教带来了对人的现代化的漠视,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解决好为谁发展这一具有根本价值判断的命题。充分挖掘马克思的人的存在方式演变思想,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明确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震
韩国财阀对战后韩国经济增长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财阀的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庞大的垄断性的企业集团,几乎完全控制了韩国的经济。韩国财阀势力的过度膨胀,对韩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消解韩国财阀主导型的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健康的、符合韩国国情的政企关系,是韩国社会必须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韩国 财阀问题 负面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琳 王发曾 李磊
为明确政府行为对河南省城镇化干预力度的强弱,寻找政府干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干预城镇化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共选取11项指标,使用SPSS软件对河南省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南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干预度总体呈下降趋势,1978—2006年间在市场因素逐渐发育并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城镇化率与政府干预度成负相关。根据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变迁可划分为3个阶段:(1)1978—1986年城镇化政策由压制转为推动;(2)1987—1996年城镇化政策在探索中改革;(3)1997—2006年政府与市场共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