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323)
- 2022(2163)
- 2021(2173)
- 2019(4269)
- 2018(4136)
- 2017(8324)
- 2016(4824)
- 2015(5458)
- 2014(5609)
- 2013(5470)
- 2012(5349)
- 2011(4984)
- 2010(5363)
- 2009(5327)
- 2008(5564)
- 2007(5460)
- 2006(5104)
- 2005(5026)
- 2004(4706)
- 2003(4715)
- 学科
- 济(18092)
- 经济(18050)
- 管理(17111)
- 业(12938)
- 企(11050)
- 企业(11050)
- 财(8814)
- 中国(6726)
- 家(6252)
- 制(6198)
- 农(6110)
- 国家(6095)
- 学(5278)
- 财政(4952)
- 方法(4786)
- 业经(4594)
- 理论(4572)
- 教育(4395)
- 政(4228)
- 银(4194)
- 银行(4194)
- 体(4079)
- 行(3985)
- 工作(3953)
- 地方(3862)
- 农业(3790)
- 融(3781)
- 金融(3780)
- 贸(3685)
- 贸易(3681)
- 机构
- 大学(78682)
- 学院(75781)
- 济(29977)
- 经济(29172)
- 研究(27299)
- 管理(24987)
- 中国(21728)
- 财(19764)
- 理学(19641)
- 理学院(19394)
- 管理学(19096)
- 管理学院(18933)
- 京(17262)
- 科学(14919)
- 所(14896)
- 财经(14038)
- 江(13159)
- 范(12833)
- 师范(12801)
- 研究所(12609)
- 经(12475)
- 中心(11868)
- 北京(11804)
- 州(11060)
- 师范大学(10230)
- 财经大学(9987)
- 经济学(9476)
- 系(9283)
- 农(9110)
- 院(9009)
共检索到13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阎国来
日本政府的政治右倾化与其国力的不断增长紧密相关。日本政府顽固坚持右倾史观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一定的“民众”基础,其中,既有战后美国占领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日本政府战前战后的延续性和继承性、日本的战争责任没有受到追究、日本国民对政府右倾史观的漠视和容忍等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日本政府 右倾史观 原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世广
近年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逆流不断升级,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日本的错误历史观,既根源于战后处理的不彻底,也受到政治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与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有着内在关联。抵制批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翻案活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存朝 董大伟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其历史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到唯物的转变。文章认为,这一转变的实现,既有情感品质和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其社会实践基础。
关键词:
毛泽东 历史观 社会变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本文是对经济史学理论的研究。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历史观 ,回溯经济史学史 ,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 ,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 ,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 ,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 ,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 ,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史 历史观 方法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启元
略论日本政府对华贷款与直接投资问题周启元1989年日本政府对外贷款,包括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超过了美国,居世界首位,约占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的30%。早在1985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而中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炎秋 邓智
恩格斯的“历史观点”翻译为“史学观点”是不大妥当的。在恩格斯两篇涉及“历史观点”的重要文献中,“历史观点”的核心内涵都是“现实”。恩格斯的“现实”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当下的现实;二是过去的现实或者说历史上的现实;三是作者、批评家的思想与认识立足当下的现实,同时符合历史的现实。其基本指向是“真正的现实”。恩格斯的“历史观点”与其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一,“历史观点”促进了恩格斯文艺思想的现实主义转向;其二,二者相互契合;其三,二者相互促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胡长顺
一、日本经济腾飞的理论分析日本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上迅速崛起,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走向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前列,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日本经济的腾飞给后进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借鉴。总结从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后进国家工业化表现出一般性的规律,即三个理论前提和一条捷径。理论前提1:农业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工业部门的大小是农业生产率的函数,农业是工业化制约因素之一,工业化本身包括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文光 胡明 马宜果
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共同”的论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贡献,“四个共同”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发展、大一统思想及其实践和“华夷共祖”民族思想及其实践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观与“四个共同”的内在逻辑,以“四个共同”为前提追溯中华各民族的动态关系,可以避免对中华民族进行简单“一体”的讨论,从而强调中华民族超越差异性的主体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笑龙
习近平关于中国历史的重要论述,体现出其鲜明的历史观,如注重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强调历史的实践性;研究历史、认识历史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重视历史人物的精神信念;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等等。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党史、国史研究、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与恩格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他们对于历史理论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习近平的历史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关键词:
习近平 历史观 实事求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占君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劳动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是具有深厚历史修养和深刻历史思想的政治家。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出发,回应时代的需要和挑战,发表了关于历史的一系列论述。自2008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的讲话,到2017年4月考察广西合浦县汉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吕学静 康蕊
日本社会救助立法起源于19世纪,政府以"国民为本""统一而又具有合理差别""促进自立"为指导理念履行立法责任,建立多样化的立法层次,保证立法程序的秩序性。立法责任呈现出以下特征:注重随社会环境变化而更新、善于协调各方利益、促进整个体系实现制度化,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为我国政府在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中的职能发挥,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日本 社会救助 不服申诉 国民为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永生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社会思潮逐渐右转,右倾化思潮泛滥,在日本政坛、舆论、社会思想意识中,右派势力普遍得势。公开或者暗中否定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情况具有相当广泛性,牵制右倾化的社会力量日趋减少。民主党执政后,严重的右倾化政策成为日本社会近两年来右倾化的集中反映。安倍晋三率领的自民党再次夺取政权,日本社会政治右倾色彩进一步增强。日本二元社会与政治结构是推动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要因。日本经济长期衰退、舆论片面宣传以及日本政府、政党和政治家的狭隘战略等也是促进日本政治、社会右倾化的多重因素。日本政治右倾化具有危险的前景,但在中短时期内,日本还不至于走上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和平发展仍然是目前日本社会发展的主流,但不排除在右倾化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日本将可能滑向同中国全面对抗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对日谈判目标不能简单地要求"承认争议"、"取消购岛合同"乃至"恢复原状",而是直接要求日本放弃殖民主义侵略思维,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归还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尽管这种目标在目前还无法达到,但中国必须明确提出这个总目标,然后再提出阶段性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本善
日本政治的右倾倾向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日本政治体制的演变、外交政策、军事、许多日本政治家多次“失言”等方面。公然挑起钓鱼岛争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结果。地理条件、历史文献、国际法等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人民决不允许日本把中国的钓鱼岛据为己有
关键词:
日本政治,右倾化,钓鱼岛问题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玉珊 于素秋
战后,日本通过大量的政府教育投资,使得教育水平迅速提升,而且在之后很长时间内教育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其增速变缓,甚至于新世纪后出现了负增长。教育投资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目前日本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为GDP的3.5%,距离OECD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支出力度明显小于其他发达国家。今后,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本政府应尽最大努力筹措财源,增加财政教育支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1月11日,日本劳动大臣甘利明宣布了政府的《就业启动全面计划》的细节,计划在1999/2000财政年度支出1万亿日元(89亿美元)。该计划有几个部分,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帮助人们重新就业和促进劳动力供需平衡的措施,以及通过增加职业培训支出为失业人员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