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28)
2022(1532)
2019(2976)
2018(2890)
2017(5958)
2016(3369)
2015(3599)
2014(3639)
2013(3665)
2012(3501)
2011(3299)
2010(3509)
2009(3552)
2008(3804)
2007(3743)
2006(3466)
2005(3276)
2004(3071)
2003(3191)
2002(3190)
作者
(10230)
(8753)
(8479)
(8302)
(5622)
(4256)
(4032)
(3208)
(3194)
(3112)
(2950)
(2948)
(2908)
(2894)
(2729)
(2643)
(2511)
(2499)
(2443)
(2319)
(2272)
(2105)
(2081)
(2061)
(2007)
(1941)
(1894)
(1780)
(1683)
(1673)
学科
(17439)
经济(17426)
(10945)
管理(10817)
(9918)
企业(9918)
方法(7281)
(6313)
数学(6056)
数学方法(5995)
(4699)
财务(4691)
财务管理(4687)
企业财务(4590)
关系(4023)
(3986)
中国(3366)
理论(3282)
(3268)
金融(3267)
(2960)
业经(2769)
教育(2709)
经济关系(2692)
(2687)
(2411)
贸易(2409)
(2334)
(2332)
银行(2332)
机构
大学(60041)
学院(55705)
(25010)
经济(24569)
研究(20822)
管理(18699)
理学(15463)
理学院(15297)
管理学(15048)
管理学院(14938)
中国(14478)
(13597)
(12306)
(11300)
科学(10760)
财经(10649)
研究所(9935)
(9575)
(8767)
师范(8716)
(8598)
北京(8180)
经济学(7995)
中心(7909)
财经大学(7828)
师范大学(7156)
(7125)
(7121)
经济学院(7059)
(6674)
基金
项目(29318)
科学(23042)
研究(22362)
基金(21813)
(18591)
国家(18407)
科学基金(15330)
社会(14458)
社会科(13737)
社会科学(13729)
基金项目(11048)
教育(10939)
(9890)
资助(9369)
自然(9327)
自然科(9124)
自然科学(9123)
(9077)
自然科学基金(8972)
编号(8517)
成果(8454)
(7551)
教育部(6771)
重点(6665)
(6285)
课题(6242)
人文(6232)
大学(5982)
国家社会(5940)
社科(5893)
期刊
(31922)
经济(31922)
研究(21654)
(12115)
学报(9057)
中国(8994)
管理(7861)
教育(7799)
科学(7455)
大学(7101)
财经(6944)
学学(6477)
(6200)
金融(6200)
(5972)
(5872)
国际(5542)
(5043)
经济研究(4521)
问题(4517)
世界(4477)
技术(4099)
农业(3926)
现代(3730)
(3440)
论坛(3440)
技术经济(3099)
图书(3053)
业经(2921)
(2654)
共检索到93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成琦  
日本对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进入90年代以来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已进入空前活跃和深化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形成与发展,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地区),都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当前认真研究这个新阶段的内容、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对于我们掌握它的发展规律,抓住新的机遇进一步发展与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洪  
2005年11月24日至25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共同在中国南宁召开了第九届“东亚经济合作论坛”,来自中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学者,就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机遇与挑战、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中国广西与东盟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前景与影响等论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其研究成果将对东亚各国政府的决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本刊将分两次发表其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苑生龙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总额于2015年超越实际利用外资额,首次实现对外(长期资本)净输出,标志中国已正式进入投资发展周期(IDP)的第Ⅳ阶段。本文结合1985—2015年双向直接投资的流量变化趋势,首次明确了划分中国投资发展周期第Ⅱ、Ⅲ、Ⅳ阶段的分位点为2005年、2015年,并对不同阶段的划分成因进行了解析。参照他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变动规律,指出中国人均对外投资在统计范围内已长期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未来投资发展的政策导向应由总量扩张转向调整优化,防止高增长后大起大落,影响资本金融市场稳定及商业主体投资预期。应采取必要及有效手段提升投资质量,高度关注海外资产的营运绩效及风险管控。本文还对中国投资发展总体模型进行了再次修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小春  邱立成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对外直接投资与引进外资的差距呈逐年缩小趋势。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国际经济形势、外汇储备和汇率也是重要影响因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导致我国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根据邓宁的IDP理论,从我国人均GDP、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和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等方面判断,目前我国国际投资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对外直接投资呈加速增长的态势,相对于引进外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这要求我国在对外经济工作中,从战略上高度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苑生龙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总额于2015年超越实际利用外资额,首次实现对外(长期资本)净输出,标志中国已正式进入投资发展周期(IDP)的第Ⅳ阶段。本文结合1985—2015年双向直接投资的流量变化趋势,首次明确了划分中国投资发展周期第Ⅱ、Ⅲ、Ⅳ阶段的分位点为2005年、2015年,并对不同阶段的划分成因进行了解析。参照他国的投资发展周期变动规律,指出中国人均对外投资在统计范围内已长期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未来投资发展的政策导向应由总量扩张转向调整优化,防止高增长后大起大落,影响资本金融市场稳定及商业主体投资预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海波  
本文以邓宁的投资阶段论为基础,对东亚地区10个样本国家、地区30年左右的国际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确实经历了邓宁理论所描述的从无到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进而成为净投资者,最终会到达一个内外均衡状态的过程。不过,在某些国家/地区的部分时期,国际投资的态势与邓宁理论的描述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尚需进一步作出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龚仰军  
东亚的直接投资新动向龚仰军一、东亚地区直接投资的四种类型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区域内直接投资也日见活跃。按其目的可将区域内直接投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降低成本。进行这类直接投资是为了能够利用国外较便宜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增强...
[期刊] 改革  [作者]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依次经历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于1984~1986、1992~1995、2000~2006年出现了三次投资高潮。其投资特征、区域分布呈现鲜明的阶段性,从最初的零星散布,到初步形成积聚特征,再到现在的三大集聚区形成。其产业分布带有明显的转移其国内边际产业的特征。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以及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中日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造成影响的分析表明:日本大地震对日本整体经济影响有限,中国在日本灾后重建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可能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依托,对日本在华投资的短期影响有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丽青  
一、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国改革一开始,思想和理论准备都不足。改革了,但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体制,目标并不明确。客观原因,改革是制度创新,国际、国内没有现成模式可套用。初期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许多行动也是盲目的。例如,从农村开始突破的改革。1961年在安徽农村兴起的“责任田”,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尽管“责任田”、“自留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一再受到批判,但是在农民心底却把它当作“救命田”。生产关系的发展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农民朴素的思想中包含着真理。真理的力量决不因为受到压抑就会磨灭,当它一旦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区域创新是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区域民众福祉增进的有机联系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系统行为。区域创新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经历初级要素主导、中级要素主导、高级要素主导等三个阶段。衡量区域创新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就是地区劳动生产率(区域内每个劳动者年创造的GDP)和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平  
马克思在《哥达刚领批判》中曾经设想,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用来补偿简单生产的耗费和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和投资,是在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之前,由社会作必要的“扣除”。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便在劳动者之间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因此,劳动者分得的只是个人消费品,个人收入是不承担生产投资职能的。长期以来,由于事实上照搬了这种设想,所以,堵塞和限制了人们的直接投资,使个人收入只能用于消费。这不利于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发展经济。因此。很有必要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和确立个人收入的投资职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不仅具有消费职能,而且内在地具有直接投资职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嘉珍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刘嘉珍(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ForeignFundStimulatesChina'sModernizationDriveAReviewontheMainFeaturesofFDIChina¥ByLiuJia...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涂万春  陈奉先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国际直接投资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据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特别是Dunning的“投资发展路径假说”(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Hypothesis,IDP),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1)起步阶段(1979—1986年)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表明中国政府欢迎和鼓励外商投资,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 1979—1980年,国务院先后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城市试办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经济特区实行一些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兴办外商投资企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德先  杨志波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本文运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此分析判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相吻合;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情况与理论预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