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6)
- 2023(5427)
- 2022(4612)
- 2021(3965)
- 2020(3348)
- 2019(7200)
- 2018(6993)
- 2017(13926)
- 2016(7142)
- 2015(7890)
- 2014(8145)
- 2013(8415)
- 2012(8133)
- 2011(7712)
- 2010(8138)
- 2009(8021)
- 2008(7389)
- 2007(7079)
- 2006(6828)
- 2005(6362)
- 学科
- 济(60454)
- 经济(60423)
- 管理(19317)
- 方法(17948)
- 地方(16349)
- 业(16228)
- 数学(14585)
- 数学方法(14526)
- 地方经济(11981)
- 企(11220)
- 企业(11220)
- 中国(10909)
- 农(10532)
- 业经(10483)
- 学(10163)
- 农业(8339)
- 财(7187)
- 理论(7025)
- 环境(6962)
- 经济学(6874)
- 制(6418)
- 融(6387)
- 金融(6386)
- 贸(6344)
- 贸易(6339)
- 发(6212)
- 和(6073)
- 产业(5986)
- 易(5971)
- 体(5735)
- 机构
- 学院(124443)
- 大学(122445)
- 济(63372)
- 经济(62360)
- 研究(45179)
- 管理(42888)
- 理学(35646)
- 理学院(35193)
- 管理学(34733)
- 管理学院(34476)
- 中国(34065)
- 财(28248)
- 科学(24981)
- 京(24911)
- 所(22677)
- 财经(22423)
- 经济学(21372)
- 研究所(20170)
- 经(20062)
- 江(19302)
- 范(19058)
- 师范(18955)
- 经济学院(18794)
- 中心(18712)
- 北京(16246)
- 财经大学(16125)
- 州(15630)
- 院(15372)
- 师范大学(15326)
- 农(14410)
- 基金
- 项目(69909)
- 科学(55552)
- 研究(52282)
- 基金(51547)
- 家(43603)
- 国家(43209)
- 社会(37291)
- 科学基金(37143)
- 社会科(35454)
- 社会科学(35445)
- 省(27017)
- 基金项目(26815)
- 教育(22749)
- 资助(22014)
- 划(21243)
- 自然(21018)
- 自然科(20455)
- 自然科学(20453)
- 自然科学基金(20081)
- 编号(19600)
- 发(17402)
- 国家社会(16061)
- 成果(15842)
- 重点(15514)
- 部(15375)
- 发展(14858)
- 济(14767)
- 展(14659)
- 经济(14640)
- 课题(14153)
共检索到19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傅京燕
经济增长为旅游消费的发展创造条件。旅游消费带动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旅游消费的产业化和经济化,应抓好特色旅游、优质旅游、多元化旅游、联网旅游。
关键词: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峰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增加最终消费、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1985-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国内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间存在变参数协整关系;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弹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985-1993年弹性系数增长速度较快,而1994-2013年弹性系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表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逐年增加。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国内旅游消费
关键词:
国内旅游 旅游消费 旅游经济 产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峰 柳彬德
本文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城镇、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5%;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上现象与我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文章从旅游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变动两个方面出发,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灰色关联理论等模型对陕西省的旅游消费与地区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省的旅游消费构成其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该省的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结构正在逐渐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均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文章从旅游消费总量与消费结构变动两个方面出发,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灰色关联理论等模型对陕西省的旅游消费与地区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省的旅游消费构成其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该省的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结构正在逐渐优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震 杨勇 程玉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升级已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文章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效应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消费升级对东中西部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系数大小却呈现出由东部至西部递减的趋势;机制分析发现,消费升级可通过引致产业集聚及促进结构优化的方式,催生出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供给体系,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交通密度高的地区,消费升级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旅游业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由投入驱动向需求拉动转变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磊 全华
构建了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VAR计量模型,经过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可以发现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在短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而在长期内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经济增长对国内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进而针对目前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侯新烁 刘萍
文化消费对旅游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促进文化消费规模扩大、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抓手。借助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使用2008—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评估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论表明:文化消费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客,对入境旅游的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发现,文化消费试点政策通过“消费引领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带动了居民消费扩容和文化相关产业发展,从而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这种激发效应更强。本研究为文化消费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实施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也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市场活力 旅游经济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萍
云南省从战略高度超前地提出旅游“二次创业”,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也是对旅游经济增长规律的把握,切合旅游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经济增长模式演替的要求。本文从云南省旅游经济的增长历程和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在应对新挑战时的种种不足,证明二次创业是云南旅游的必然选择,并对二次创业中旅游经济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组织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二次创业 旅游 经济增长 云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研究区域旅游合作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指导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文献,既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又忽略了实证检验和旅游经济的特性。根据旅游经济增长的内涵和旅游经济的特性,区域旅游合作可以通过节约旅游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闲置旅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提高旅游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和旅游市场的交易效率,进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而实证结果也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经济增长 理论 实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畅
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全面促进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交通可达性、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通可达性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在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强,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交通可达性对旅游产业集聚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旅游产业集聚在交通可达性和区域旅游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39.8%。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春济 冯学钢 高静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验证了该影响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整体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在提升、合理化程度在波动中下降,但区域差异明显;(2)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区域普遍性和持久性,但影响力在下降;(3)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大小具有时段性特征,但比较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动力。针对上述结论,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其成因并提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太政 李锋 乔家君
借鉴费希尔—克拉克的产业划分法,旅游产业可进一步细分为基础层次、核心层次和发展层次产业。对1983—2011年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在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旅游产业高级化呈下降趋势,高级化决定因素是基础层次产业;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我国旅游产业高级化在1993—2007年呈加速增长,高级化决定因素是基础层次产业和核心层次产业;自2008年起,旅游产业高级化水平开始下降,高级化决定因素是发展层次产业。旅游产业高级化过程和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耦合关系,2004年以前,旅游产业高级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结果,2004年以后,旅游产业高级化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结构 高级化 旅游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迎辉 郝索
文章基于实证分析,验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与gdp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协整方程表明,国内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5462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每增加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4688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强于入境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度。为未来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数量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