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2)
2023(5949)
2022(5104)
2021(4678)
2020(3894)
2019(8263)
2018(7832)
2017(14540)
2016(7882)
2015(8651)
2014(8896)
2013(8853)
2012(8251)
2011(7802)
2010(7917)
2009(7452)
2008(7310)
2007(6743)
2006(6250)
2005(5733)
作者
(24977)
(21165)
(20657)
(19985)
(13443)
(10426)
(9453)
(8033)
(7986)
(7517)
(7431)
(7289)
(7132)
(6723)
(6582)
(6438)
(6228)
(6088)
(6078)
(6076)
(5301)
(5213)
(5138)
(5020)
(4743)
(4730)
(4725)
(4662)
(4233)
(4218)
学科
(42031)
经济(42002)
管理(20340)
(18893)
方法(15523)
地方(15459)
(14640)
企业(14640)
数学(11846)
数学方法(11685)
(10985)
业经(10177)
中国(9648)
地方经济(8984)
(8941)
农业(8243)
理论(7826)
环境(6682)
(6435)
贸易(6431)
(6329)
(6265)
(6096)
(6009)
(5163)
(5143)
金融(5141)
(4996)
(4713)
银行(4704)
机构
学院(127634)
大学(123824)
(48024)
经济(46918)
管理(45414)
研究(43860)
理学(38427)
理学院(37844)
管理学(37055)
管理学院(36793)
中国(32083)
科学(29796)
(25761)
(22745)
(22096)
(21933)
师范(21753)
研究所(20849)
(19934)
(19107)
中心(19041)
师范大学(17608)
财经(17563)
(17016)
业大(16793)
北京(16115)
(15847)
(15828)
(15616)
农业(15090)
基金
项目(83219)
科学(65814)
研究(60316)
基金(59109)
(51843)
国家(51402)
科学基金(43941)
社会(39064)
社会科(37059)
社会科学(37048)
(35317)
基金项目(31833)
(28008)
自然(27720)
教育(27250)
自然科(27002)
自然科学(26995)
自然科学基金(26447)
编号(24020)
资助(23902)
(19786)
重点(19369)
成果(18670)
课题(17804)
(16994)
(16394)
国家社会(16131)
发展(15874)
(15633)
科研(15354)
期刊
(61740)
经济(61740)
研究(36750)
中国(22534)
学报(20455)
科学(19341)
(17025)
管理(16165)
(15438)
大学(15167)
学学(14352)
教育(13794)
农业(12064)
业经(11443)
技术(10286)
经济研究(9257)
财经(9086)
(8986)
金融(8986)
资源(8555)
问题(8127)
(7903)
商业(7810)
(7528)
(6623)
旅游(6623)
(6623)
(6450)
(6362)
统计(6357)
共检索到190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红梅  
湖南"红三角"旅游区的旅游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但区域旅游竞合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想推动"红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应当以旅游消费驱动区域旅游竞合。主要措施有建立协调机制,区域总体规划;丰富旅游产品,突出特色互补;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行业素质,倡导集约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新华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内旅游业地缘关系紧密 ,旅游资源富集程度不均 ,旅游市场对粤港澳的依赖性大 ,旅游企业发展水平不一 ,各自的资源与市场优势尚未匹配协调发展。湖南省应采取突出重点、纵横兼顾、市场运作、研究先行的旅游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丽芹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经济核心区域,已成为很多旅游发达国家的共识。泛长三角作为我国旅游发达的地区,必须要与世界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系统梳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内涵以及泛长三角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泛长三角应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与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整合与协作,同时应建立政府、规划、人才与信息等方面的完善保障体系,以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实现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余构雄  
区域旅游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2项变量构成。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评为基础,结合聚类分析,将该区域旅游系统内的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指出各类城市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淑娟  陈静  
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的4个维度的旅游生态位测度体系。选用1996、2001、2006和2011年数据,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计算山东17地市旅游生态位及其各要素的时空变化。在分析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变化基础上,探讨各城市旅游生态位态势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随着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山东17地市旅游综合生态位差距不断缩小,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旅游竞合模式以中东部为核心逐渐形成,并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各城市积极采取生态位分离、扩充等策略来优化竞争合作关系,推动区域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国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探析都市旅游与其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互动响应,具有重要的先导和示范效应。基于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面临挑战及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的梳理,在对长三角旅游城市体系规模结构、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等指标的测评分析与研究基础上,提出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互动响应路径首先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网络化发展,通过旅游产业网络化、市场网络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保障体系网络化等各个子(分)网络共同构成互补、协作和理性竞争的长三角大旅游产业体系,尝试构筑"上海都市旅游-长三角区域旅游"共轭型的旅游地域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区域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区域化、区域内核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等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核心+网络化",并从旅游发展理念互动—利益共赢、旅游体制机制互动—区域协作、旅游产品设计互动—整合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互动—"同城"效应等角度,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南京、杭州的城市旅游互动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河清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需要"9+2"各方和国家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借鉴博弈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方法和模型,厘清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差别灵活的旅游产业政策,从而实现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区域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澄  
文章利用高等数学、经济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自主构建了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区域旅游潜力研究分析方法,利用该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曲线化的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展开宏观性分析与研究。针对曲线分析深度不足的缺陷,展开模型化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过程,构建了拓展的引力-斥力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分析。由此,找到了如何解决长三角区域旅游短板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对如何扩大长三角区域旅游潜力提出了整体对策,为该区域旅游产业稳定、深入发展提供了决策思路与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正磊  韩顺法  管卫华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使得每一个旅游地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而代之以各种共存与共生关系。但是,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不平衡性,地区间或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因此,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作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及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已成为重塑新型旅游区域关系的关键。对长三角几个重要旅游城市的发展现状及空间旅游进行分析,指出影响旅游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加快长三角旅游合作与共同繁荣的实质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邴振华  高峻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呼唤对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本文引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同时对旅游产业集聚度与区域GDP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经出现较强的集聚现象,但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均衡;旅游产业中星级饭店、旅行社、其他旅游企业的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别呈高、负、中相关性。研究同时显示区域集聚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且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将更多地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晓玲  
红三角旅游区在湖南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中处于龙头地位,韶山、花明楼和乌石三地旅游合作的协调发展事关湖南红色旅游发展大局。在对红三角旅游区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景区建设的实地调研与利益方座谈会的基础上,明确红三角旅游应该以红色旅游为主攻方向,构建多彩红三角旅游目的地形象;实施政府主导的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的区域带动、以点带面的地区联动、时序推进的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色互动等五大发展战略;按照"一个中心、三个板块、九大景区"的总体布局,做好总体规划、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旅游产业园、理顺管理体制、开发专题产品、举办旅游节事等战略性举措来促进红三角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