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30)
- 2023(11029)
- 2022(9488)
- 2021(8856)
- 2020(7232)
- 2019(16817)
- 2018(16734)
- 2017(32013)
- 2016(17439)
- 2015(19581)
- 2014(19656)
- 2013(19267)
- 2012(17842)
- 2011(16441)
- 2010(16877)
- 2009(15498)
- 2008(15254)
- 2007(13566)
- 2006(12370)
- 2005(11338)
- 学科
- 济(78016)
- 经济(77946)
- 管理(44371)
- 业(43779)
- 企(33049)
- 企业(33049)
- 方法(29436)
- 农(25296)
- 数学(24629)
- 数学方法(24044)
- 地方(23780)
- 中国(22852)
- 业经(18363)
- 农业(15848)
- 贸(15262)
- 贸易(15244)
- 学(15207)
- 易(14688)
- 理论(14448)
- 财(12803)
- 制(12776)
- 地方经济(12447)
- 银(12288)
- 银行(12278)
- 发(12112)
- 融(12105)
- 金融(12102)
- 行(11957)
- 环境(11694)
- 技术(11373)
- 机构
- 学院(248129)
- 大学(243123)
- 济(95614)
- 经济(93369)
- 管理(91039)
- 研究(85990)
- 理学(76748)
- 理学院(75753)
- 管理学(73970)
- 管理学院(73495)
- 中国(65838)
- 科学(54463)
- 京(53599)
- 所(44085)
- 财(43345)
- 农(41901)
- 江(40196)
- 研究所(39731)
- 中心(39330)
- 范(38185)
- 师范(37827)
- 业大(35630)
- 北京(34466)
- 财经(33346)
- 州(33216)
- 农业(32479)
- 院(31132)
- 师范大学(30093)
- 经(29789)
- 技术(28253)
- 基金
- 项目(157864)
- 科学(123546)
- 研究(117769)
- 基金(110219)
- 家(95710)
- 国家(94841)
- 科学基金(80910)
- 社会(72296)
- 社会科(68417)
- 社会科学(68398)
- 省(65316)
- 基金项目(57865)
- 教育(54838)
- 划(54017)
- 自然(51855)
- 自然科(50607)
- 自然科学(50599)
- 自然科学基金(49609)
- 编号(49323)
- 资助(46244)
- 成果(40200)
- 发(39651)
- 课题(35964)
- 重点(35915)
- 部(33108)
- 创(32745)
- 发展(31634)
- 展(31094)
- 创新(30489)
- 年(29417)
共检索到39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亮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可概括为"虚火过盛"、"中气不足"。与国内主流观点专注于产品组合广度和深度两维方向的延展不同,文章着眼于产品间"集聚度",提出了旅游产品组合的三维拓展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南通旅游开发的实际案例,以资源禀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存在问题,并设计"近代第一城之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晓龙 吴必虎 贾媛媛
城市旅游的实质是人类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文章以西安城市旅游资源条件和开发现状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认为西安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较大,制约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的瓶颈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缺乏对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进而提出西安城市旅游产品"一心、两线、三环、四片"的理想空间组合模式,并对此作出具体阐释。最后,得到关于西安城市旅游开发与产品组合的4点结论。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产品组合 西安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晓萍 李鑫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模式。本文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白族绕三灵为例,探讨遗产类节日开发的路径,并在实地、实时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绕三灵节日开发的条件,提出以舞台化生存和生活化生存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化生存为可取之道。旅游化生存以旅游发展为平台,将旅游与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通过旅游的发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旅游化生存下得到激励与推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族绕三灵 旅游化生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宏伟 冯晓玉 李江丽 马腾
文章运用分形原理和点-轴开发理论推证了旅游产业带景区系统空间结构DLA(Diffusion LimitedAggregation)演化模型;针对新疆"旅长游短"空间结构问题,以天山北部旅游产业带开发为例,参照国家5级旅游景区质量标准,选取4A以上的重点景区为样本,实证了"阿尔泰山千里画廊双核景区系统"和"天山世界文化遗产廊道双核景区系统"的DLA演化模型。分维值显示:"阿尔泰山千里画廊双核景区系统"形成了较优的集聚分形体,明显缓解了画廊内部的"旅长游短"问题;"天山世界文化遗产廊道双核景区系统"形成了较好的集聚分形体,但廊道内部"旅长游短"仍然突出。建议重点开发升级阿勒泰与乌昌两大旅游板块邻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丽华 张宏胜
旅游本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沟通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旅游供给者们曾经考虑了太多的有形产品。本文则是从旅游的非物质化开发层面入手,探讨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对这一产品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其开发意义,着重对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要"形神兼备",借助旅游的社会属性来丰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刘伟平 兰思仁
森林旅游产品评价理论,作为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减少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盲目性、提高成功开发的概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利用经济学、旅游学理论分析了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明确终极指标的得分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B层次包括产品竞争力、市场需求水平、开发效益、产品开发能力和外部关联性5个指标。C,D层次由26个因子构成。最后应用该模型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文智 庄志民
在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 ,而在现实开发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针对这种不平衡性 ,本文在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分析基础上 ,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 ,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 ,并具体阐述了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一系列新方法、新途径。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生态旅游与自然观光旅游相比,前者是更新换代的旅游产品,是21世纪重点开发的新一代的旅游产品。高成本、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是生态旅游的三大特征。生态旅游是一项需慎重开发的系统工程,必须走经营——保护——知识——科研——生产联动开发之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孔山
为避免旅游产品开发的盲目性、随意性 ,很有必要探讨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原则问题。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应遵循 :市场导向 ,适应需求的原则 ;符合美学要求的原则 ;注重特色 ,突出主题的原则 ;塑造形象 ,引导消费的原则 ;系统开发 ,协调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
旅游产品 设计 开发 原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明波 晋超
科技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个新门类,它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和多效益等特点。近年来科技工业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特定的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长虹是中国最早进行科技工业旅游的工业企业之一,其工业旅游资源丰富。长虹应抓住绵阳市创建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的有利时机,深度整合资源,转变职能,提升旅游形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整体推进长虹科技工业旅游。
关键词:
科技旅游 产品开发 长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谅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城市原有的旅游环境容量显得狭小 ,杭州亦然。为了扩大西湖的旅游环境容量 ,杭州建设部门采用扩大和改造原有景区 ,重建和复兴湮没景区 ,筹划和开发生态旅游区以及增设主题公园、景点公园等措施。这些措施除个别地方的建筑与环境尚有不协调之处外 ,绝大多数都是行之有效的 ,对其他旅游城市继续开发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继续开发 旅游城市 杭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毅 蔡洁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规划是编制高质量区域旅游规划的保证,旅游产品开发的内容却见仁见智,是经历是服务,是景区景点、旅游吸引物,还是活动过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江北区旅游规划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几个层面进行了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设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金华 章锦河 陆佩雯 胡欢 李克强
后现代旅游理念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观。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采用实地研究与问卷调查方法,以长沙县开慧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后现代旅游是对现代旅游的继承性发展,后现代旅游需求是多样、复杂、甚至矛盾的,目前很难统一界定;(2)总体来看,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应该秉持绿色自然、情感体验、个性本我、健康公平等理念;(3)开慧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现有产品开发存在游客参与度不高,消费水平偏低,产品认知程度不一,新媒体营销收效甚微等问题;(4)探索性地设立了由13个影响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依据对游客的重要性程度将权重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级,并以此作为产品开发的参照;(5)提出了加强"大地艺术类""儿童旅游类""农家体验类""户外休闲类"4类后现代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今后,有必要加强对"后现代"或"跨现代"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苟自钧
我国旅游消费增长迅速 ,但是旅游产品却不丰富 ,产品相对单一 ,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各种不同旅游需求。摸清旅游消费需求 ,进一步有效挖掘旅游资源 ,形成迎合市场的旅游产品 ,要从旅游开发的途径、旅游开发的主体、旅游新产品的组合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旅游产品 开发 旅游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品组合管理新论——以顾客为核心的产品组合管理模型
以服务学生“学”为定位的微课开发实践——以杭州中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为例
员工潜能开发的三维模型
基于时空三维角度的西部地区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以白潭湖开发为例
基层政府发展村庄产业的“经营平台”机制——以X村旅游开发为例
西部贫困地区资源统筹整合开发模式实现路径——以重庆市奉节、巫山、巫溪“金三角”旅游区开发为例
江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思路探讨——以万寿宫旅游经济开发为例
体验经济时代的文化旅游及其开发取向——以稻作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
滑雪旅游开发布局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滑雪旅游开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