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8)
- 2023(9424)
- 2022(7874)
- 2021(7169)
- 2020(5827)
- 2019(13072)
- 2018(12771)
- 2017(23973)
- 2016(13095)
- 2015(14514)
- 2014(14662)
- 2013(14922)
- 2012(14460)
- 2011(13468)
- 2010(13915)
- 2009(13087)
- 2008(12936)
- 2007(11762)
- 2006(11097)
- 2005(10271)
- 学科
- 济(67463)
- 经济(67416)
- 管理(33170)
- 业(31552)
- 地方(25063)
- 企(22256)
- 企业(22256)
- 农(21174)
- 中国(20676)
- 方法(17963)
- 学(17712)
- 业经(17487)
- 农业(15006)
- 环境(14716)
- 地方经济(13700)
- 数学(13258)
- 数学方法(13146)
- 发(12808)
- 产业(11773)
- 和(11296)
- 理论(11053)
- 资源(10960)
- 融(10701)
- 金融(10700)
- 制(10582)
- 技术(10332)
- 银(9932)
- 银行(9916)
- 行(9775)
- 财(9082)
- 机构
- 学院(200478)
- 大学(197158)
- 济(81200)
- 经济(79381)
- 研究(77043)
- 管理(70962)
- 理学(58591)
- 理学院(57772)
- 管理学(56854)
- 中国(56739)
- 管理学院(56457)
- 科学(49157)
- 京(44253)
- 所(40623)
- 研究所(36707)
- 农(36544)
- 财(36137)
- 江(34597)
- 中心(33973)
- 范(33590)
- 师范(33322)
- 业大(28865)
- 北京(28707)
- 州(28067)
- 农业(27974)
- 财经(27528)
- 省(27443)
- 院(27361)
- 师范大学(26829)
- 经(24498)
- 基金
- 项目(125562)
- 科学(98156)
- 研究(95365)
- 基金(86458)
- 家(75161)
- 国家(74444)
- 科学基金(62453)
- 社会(60101)
- 社会科(56900)
- 社会科学(56884)
- 省(54579)
- 基金项目(46275)
- 划(43054)
- 教育(41308)
- 编号(39144)
- 自然(37505)
- 自然科(36239)
- 自然科学(36229)
- 发(35580)
- 自然科学基金(35531)
- 资助(34461)
- 成果(32094)
- 重点(29323)
- 发展(28976)
- 课题(28822)
- 展(28442)
- 部(25994)
- 创(25943)
- 创新(24236)
- 国家社会(24192)
- 期刊
- 济(108516)
- 经济(108516)
- 研究(63285)
- 中国(48423)
- 农(35059)
- 学报(32178)
- 科学(30508)
- 教育(26485)
- 管理(26339)
- 财(25343)
- 农业(24330)
- 大学(23099)
- 学学(21127)
- 业经(20145)
- 融(18850)
- 金融(18850)
- 技术(17152)
- 经济研究(15163)
- 问题(14445)
- 财经(14141)
- 资源(14049)
- 图书(13428)
- 业(13066)
- 经(12476)
- 书馆(10190)
- 图书馆(10190)
- 科技(10052)
- 技术经济(10046)
- 发(9953)
- 经济问题(9818)
共检索到32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敏
本文通过对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现目标和假设条件做出调整,分析了基于生态学观的旅游产业利润,并以四川省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论述了只有突破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限制条件,才能实现以组织生态系统为中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学 生态系统平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母涛
本文在论述旅游资源开发要重视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切实转变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世蓉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及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得分最高,生态旅游资源要素为9分;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景区为熊猫基地。同时对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模式不合理、监管效能缺失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监管、创新旅游模式等开发对策,以期对四川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四川省 生态旅游 资源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野
四川省潜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充分开发出来,足可以被旅游者誉为旅游天堂。 如何发挥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优势的可能性变为实际的现行性,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的劣势变为优势,都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正确评价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估其开发使用的现行性;③努力争取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母涛
本文在对旅游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产业是由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饭店业、旅游商品经营业构成的行业群,为旅游业提供软硬件支撑和服务的行业群三个层次构成。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互动作用过程是,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业先行启动,然后带动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的发展,并通过它们的发展来进一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产业 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天华
文章指出,四川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民俗文化精彩纷呈,但同时也存在体育旅游的劣势与不足。文章认为,四川体育旅游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把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带来的体育旅游机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发展战略,这将对四川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体育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叙笛 王钺 何雨洋 刘琼 陶国平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文化旅游 资源评价 秦巴山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汪昉 孙云
四川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其多样性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作者在分析了全省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几大战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优势 开发战略 四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义星 周申立 康嘉 轩福华
华蓥山地质公园不仅地质遗迹景观特色鲜明,而且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也极为丰富,从而构成了类型多样、优 势突出的旅游资源组合。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本文提出了从生态旅游角度的旅游产品创新,并对地质公园的旅游市场定位 和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华蓥山 地质公园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贵卿 黄萍
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人才素质滞后的现状。为了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从开发、利用、保护好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旅游持续发展角度,制定出资源与人才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发展对策。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人才 匹配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万军霞 张京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省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该省民俗旅游特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玲 刘勇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吉环
前不久,中央提出“加速开发西南”的战略决策。今后若干年内,西南将逐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之一。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又把建设重点“西移”的脚步声提前带到大西南的土地上。从经济角度考虑,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内的大西南,已有桂林市被列为“七五”期间七大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之一。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即时地研究大西南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