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5)
- 2023(7868)
- 2022(6101)
- 2021(5466)
- 2020(4598)
- 2019(9961)
- 2018(10149)
- 2017(19487)
- 2016(10861)
- 2015(12459)
- 2014(12773)
- 2013(12540)
- 2012(11680)
- 2011(10710)
- 2010(11139)
- 2009(10688)
- 2008(10836)
- 2007(10135)
- 2006(9344)
- 2005(8625)
- 学科
- 济(51172)
- 经济(51119)
- 管理(29443)
- 业(27783)
- 企(22251)
- 企业(22251)
- 方法(17163)
- 中国(15018)
- 业经(14327)
- 农(14045)
- 地方(12682)
- 数学(12131)
- 数学方法(11930)
- 产业(11417)
- 学(11202)
- 理论(10667)
- 农业(9919)
- 发(9189)
- 制(9027)
- 和(8902)
- 财(8705)
- 贸(8600)
- 贸易(8593)
- 融(8392)
- 金融(8391)
- 易(8302)
- 技术(7743)
- 银(7483)
- 银行(7472)
- 行(7212)
- 机构
- 学院(169240)
- 大学(168824)
- 济(66707)
- 经济(65210)
- 研究(60139)
- 管理(59578)
- 理学(49500)
- 理学院(48884)
- 管理学(47881)
- 管理学院(47561)
- 中国(45478)
- 科学(37804)
- 京(37499)
- 所(31205)
- 财(31023)
- 研究所(28120)
- 江(27469)
- 范(27321)
- 师范(27104)
- 中心(26490)
- 农(26031)
- 财经(24282)
- 北京(24210)
- 州(22746)
- 业大(21924)
- 师范大学(21870)
- 经(21659)
- 院(21218)
- 经济学(20451)
- 农业(20226)
- 基金
- 项目(103374)
- 科学(80802)
- 研究(77412)
- 基金(72992)
- 家(63312)
- 国家(62767)
- 科学基金(52929)
- 社会(49471)
- 社会科(46946)
- 社会科学(46931)
- 省(41285)
- 基金项目(38414)
- 教育(34252)
- 划(33743)
- 自然(31976)
- 编号(31831)
- 自然科(31038)
- 自然科学(31030)
- 自然科学基金(30473)
- 资助(30060)
- 成果(26998)
- 发(25065)
- 重点(23448)
- 课题(22587)
- 部(21877)
- 国家社会(20623)
- 创(20464)
- 发展(20454)
- 展(20154)
- 性(19148)
共检索到26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琳
在旅游产业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决定旅游生产潜力、形成旅游差异化优势的关键点就是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资源翻译能够使中国旅游文化为外国游客所领悟,诱发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等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其旅游消费的欲望。本文认为在旅游资源的翻译过程中,应坚持"易接受性"和"内容优于形式"两个原则。
关键词:
国际化 旅游资源 翻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母涛
本文在对旅游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产业是由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饭店业、旅游商品经营业构成的行业群,为旅游业提供软硬件支撑和服务的行业群三个层次构成。作者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互动作用过程是,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业先行启动,然后带动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的发展,并通过它们的发展来进一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发展。
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产业 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艾万钰
当今世界的旅游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一门为旅游业和五花八门的旅游活动服务的科学——“旅游地学”应运而生。它在我国已引起愈来愈多的美学、地理,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学家的注视和研究。旅游地学是一门运用美学、地理、地质、环境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系统调查、评价旅游资源,为旅游业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从“商业化”角度为“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本文认为,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只适用于观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则不适宜。文章对度假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评价,认为度假旅游资源由观赏游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服务设施及服务、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五大要素构成,生态环境类旅游资源是度假旅游资源的基础要素,生态环境在度假旅游地可直接转化为度假旅游产品,与游客进行着能量交换。度假游客对度假旅游地的需求,对度假旅游吸引物的评价决定了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本文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作了尝试
关键词:
度假旅游资源 资源分类 资源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子千
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其本质特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彻底的旅游市场化评价体系可以从旅游吸引力的广度、强度、指向、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衡量。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拓展了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从市场化评价可以推断出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市场化 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耀丽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了广东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所在地层、岩石特征和地理因素,目的在于研究广东旅游资源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旅游资源、挖掘老旅游区潜力提供科学依据;作为科学导游的内容和普及地学知识的渠道。同时也对广东地学旅游资源进行探讨,提出了专项地学旅游资源与观光型地学旅游资源的分类观点,皆在寻求提高广东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和科学品位的途径。
关键词:
旅游资源 地学基础 地学旅游资源 广东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本文主要从旅游的被吸引性特征出发讨论旅游资源概念的实质。本文的结论是,目前已形成共识的旅游资源概念局限于狭义旅游概念,其实指的是旅游吸引物的来源。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概念 被吸引性 狭义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吉环
前不久,中央提出“加速开发西南”的战略决策。今后若干年内,西南将逐步成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之一。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又把建设重点“西移”的脚步声提前带到大西南的土地上。从经济角度考虑,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内的大西南,已有桂林市被列为“七五”期间七大重点旅游城市和地区之一。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即时地研究大西南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璟
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水系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应以文化整合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强化水系水域魅力独特的旅游形象并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系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和文化基础,总结了文化整合的几种途径并提出了若干策略。
关键词:
水系 旅游资源 整合 文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傅铭 徐勤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在现代金融的支持下,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遵从客观经济规律,才能有效地在技术和人才的作用下,实现产业化发展。为此,应当积极构建金融政策环境,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促进金融资本同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产业化转化,形成文化旅游金融产业或金融文化旅游产业链,使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贡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优势文化旅游资源 产业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京辉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经济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着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外汇收入乃至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西南地区(以下简称西南区)系指四川、西藏、云南、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颖若
文章从其他学科引入"羡余"这个概念,用以描绘本身具有较高资源品质却在经营中显得"多余"、"无用"的旅游资源。阴影效应、互代性、旅游效率的要求是产生羡余现象的原因,羡余的资源作为后备资源可在提高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丰度等方面发挥作用。羡余概念在资源评价和资源开发中都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羡余 原因 作用 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独具特色 开发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齐子鹏 田玲
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留下的缺口,强调了地方政府在这一缺口中的特殊功能,这一结论性的认识,为我国在转轨时期如何实施旅游资源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关键词:
制度 创新 旅游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