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3)
2023(4218)
2022(3614)
2021(3514)
2020(2849)
2019(6493)
2018(6471)
2017(10627)
2016(6609)
2015(7819)
2014(8251)
2013(7786)
2012(7403)
2011(6810)
2010(7282)
2009(6537)
2008(6741)
2007(6664)
2006(5888)
2005(5520)
作者
(20140)
(16548)
(16351)
(15804)
(10304)
(8064)
(7597)
(6373)
(6373)
(6371)
(5690)
(5648)
(5644)
(5283)
(5229)
(5175)
(5025)
(4988)
(4830)
(4788)
(4463)
(4224)
(4013)
(3990)
(3944)
(3842)
(3827)
(3726)
(3432)
(3380)
学科
(18937)
经济(18911)
管理(17483)
(13807)
(11918)
企业(11918)
教学(10414)
理论(9644)
中国(8173)
教育(7813)
(6911)
学法(6590)
教学法(6590)
(6442)
(6339)
(6047)
业经(5595)
方法(5163)
(4893)
学理(4735)
学理论(4735)
地方(4474)
农业(4185)
(4004)
银行(3990)
(3851)
财务(3832)
(3814)
财务管理(3809)
(3759)
机构
学院(96228)
大学(94930)
研究(32441)
(28062)
管理(27200)
经济(26950)
中国(24526)
科学(21761)
(21639)
理学(21090)
理学院(20712)
管理学(19981)
管理学院(19797)
(18734)
(18230)
师范(18054)
(17765)
(17687)
研究所(15516)
(15269)
中心(14840)
(14751)
技术(14643)
北京(14431)
师范大学(14048)
教育(13776)
职业(13365)
(13028)
财经(12747)
业大(12191)
基金
项目(50553)
研究(42195)
科学(36851)
基金(30271)
(26338)
国家(26008)
教育(22772)
(21797)
社会(21281)
科学基金(20517)
编号(20488)
社会科(19808)
社会科学(19800)
成果(19317)
(18209)
课题(16207)
基金项目(15119)
(14145)
资助(12688)
重点(12444)
自然(12147)
项目编号(11973)
自然科(11770)
自然科学(11764)
(11716)
自然科学基金(11532)
(10880)
规划(10764)
大学(10584)
(10509)
期刊
(43308)
经济(43308)
研究(35554)
教育(30182)
中国(29969)
(17147)
学报(16523)
(14040)
科学(13478)
大学(12449)
技术(12191)
管理(12079)
学学(10789)
农业(9139)
职业(8861)
图书(8680)
(8307)
金融(8307)
财经(7647)
(6711)
业经(6668)
书馆(6630)
图书馆(6630)
(6476)
论坛(6476)
技术教育(5768)
职业技术(5768)
职业技术教育(5768)
(5680)
问题(5462)
共检索到169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冬余  
施瓦布"科学即探究"主要是指科学是不断探究的,科学是发展的,科学具有多样性,科学知识具有可修正性。科学探究主要有稳定性探究和流动性探究两种形式。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探究性课堂中包含两种探究。一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探究,科学被看作探究过程的指导,"科学即探究";二是教与学这个过程的教学方法、方式上的探究,教与学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探究,"探究性教与学"。学生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教师是具有反思性能力的指导者;探究科学本质的多样性,不把单一结论传授给学生;要结合知识产生的情境来理解科学知识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韦冬余  
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渗透怀疑成分;创建探究性课堂;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探究的叙述;探究的诱导。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的启示是: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呈现了一个探究型课程的基本范式;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与他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密切关联;借鉴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以下几点应须注意,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只是提供范式并非照搬的固定模式,探究性科学教学不是控制性实验,探究性教学不是脱离于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睿淳  
文化育人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强化立德树人、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面对院校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从践行立德树人的角度,分析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并从探索融合职业精神与专业文化的育人模式,建设融知识、素养与文化的课程群,开展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举的社团活动,建立融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共进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不同专业的实践案例,探寻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邦平  
“科学探究”或探究式科学教学是当前国际基础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话语之一。但是,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科学探究”与90年代以来提倡的“科学探究”在价值取向上有重要区别:前者基于归纳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后者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尽管美国一些重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不见“建构主义”一词,但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兰玉杰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战略。正确认识和明晰办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科学凝练和强化建设办学特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明  
当前,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向问题的研究上,学术界存在着多种意见。但是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建立“有限政府”是比较务实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向。探讨有限政府的内涵实际上也是规划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它包括政府职能有限、政府权力有限、政府规模有限、政府绩效“有限”等四个重要方面的含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学福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观念 ,又是一种具体学习模式。探究学习在提法上比探究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更为恰当 ,它同问题解决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为正  孙芳  李玉  
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是我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此背景下,教学质量管理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选择的焦点。教学质量管理是指运用管理学原理,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实现学校对教育目标的管理模式。该模式经历了"监控""评价"和"服务"三个发展阶段。基于这一模式,通过"教学主体"和"管理模式"双重角度来审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寻求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菊生  张启良  
经营城市是近年来我国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理念,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近年来,一些城市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些好思路和好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我国传统学科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论上的"控制主义"、知识论上的"反映主义"和方法论上的"灌输主义"。走向学科探究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将教学由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师生合作进行的真实研究。一切学科知识均是师生探究的对象,在探究中产生自己的学科思想和理解。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倾听与对话、交流与展示是学科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实现生活探究与学科探究的一体化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完整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庄严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科学教育"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的有效进行必须依靠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探究工具仪器的开发和应用,二是探究活动的程序设计。然而目前在我国,后者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识。本文论述了科学探究中程序开发的意义以及对课程领域的深刻启示,呼吁人们重视程序开发,让其与工具开发同步进行,相得益彰,共同实现科学教育的整体功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根顺  包水梅  
描述了探究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教学主体、内容、策略、促进者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生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学福  
根据教学论,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可有三层含义:作为教学目标,指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技能,要理解的科学探究特性;作为教学原则,指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未知、主动建构意义的基本教学要求;作为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采用的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方式或程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探究式科学教学既有基于不同哲学理念或教育思想的区别,并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同时在探究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探究式科学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发现式科学探究教学、接受式科学探究教学和建构式科学探究教学。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使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区分探究式科学教学的不同类型并把握其基本特征,或将有助于科学教师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学,并促使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班级的探究式科学教学方式和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阳  王后雄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常谈常新的话题,但我国科学教学中关于科学探究的实践状况却不容乐观。解释和论证是科学探究中的核心实践,二者相互协同,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凸显"解释-论证"的科学探究具有改变基于逻辑实证主义、固定探究程式、探究结果定向、观察实验导向的科学探究等多重现实意义。通过援引国外典型的实施策略,进一步指出在突出论证的同时应特别注重科学语言的科学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