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6)
2023(7429)
2022(5943)
2021(5463)
2020(4400)
2019(9735)
2018(9145)
2017(17265)
2016(8746)
2015(9580)
2014(8904)
2013(8634)
2012(7931)
2011(7308)
2010(7843)
2009(8154)
2008(7265)
2007(6898)
2006(6317)
2005(5955)
作者
(23825)
(19557)
(19477)
(18379)
(12503)
(9391)
(8631)
(7557)
(7338)
(6956)
(6768)
(6591)
(6338)
(6333)
(6183)
(5968)
(5736)
(5704)
(5566)
(5044)
(5042)
(4635)
(4622)
(4489)
(4418)
(4390)
(4327)
(4139)
(3872)
(3830)
学科
(36402)
经济(36364)
(33017)
管理(32431)
(30889)
企业(30889)
(25557)
金融(25556)
(22763)
银行(22758)
(22178)
中国(18614)
方法(12627)
技术(12287)
(12265)
(11836)
业经(11396)
中国金融(11011)
理论(10512)
技术管理(9397)
地方(9029)
数学(9015)
数学方法(8905)
(8546)
(8351)
财务(8329)
财务管理(8317)
(8083)
企业财务(8028)
(7535)
机构
大学(129295)
学院(128187)
(57010)
经济(55845)
管理(49006)
理学(41235)
理学院(40788)
研究(40694)
管理学(40256)
管理学院(39996)
中国(39032)
(30138)
(26274)
财经(23431)
科学(21124)
(21047)
中心(20409)
(19864)
经济学(19198)
(18973)
(17718)
(17570)
财经大学(17459)
(17428)
金融(17386)
师范(17339)
(17137)
经济学院(17096)
银行(16958)
研究所(16754)
基金
项目(76684)
科学(62509)
研究(61194)
基金(56575)
(47269)
国家(46798)
社会(41781)
科学基金(41760)
社会科(39746)
社会科学(39736)
(30458)
基金项目(29271)
教育(27552)
(24499)
编号(24067)
自然(23608)
自然科(23139)
自然科学(23134)
自然科学基金(22758)
资助(21566)
成果(20827)
(19994)
创新(18732)
国家社会(17795)
重点(17475)
(17174)
课题(17140)
(16937)
(16417)
(16216)
期刊
(65637)
经济(65637)
研究(46342)
(29866)
金融(29866)
中国(27207)
(24720)
管理(21125)
教育(16639)
学报(15473)
科学(15418)
财经(13800)
大学(12776)
(12491)
(11901)
学学(11758)
技术(10760)
经济研究(10550)
业经(9581)
问题(8119)
技术经济(7156)
理论(6986)
农业(6948)
科技(6715)
(6584)
现代(6238)
(6237)
论坛(6237)
实践(6187)
(6187)
共检索到20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翠荣  刘颖  
伴随金融实践日新月异的变化,新金融中介理论在提高其解释力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其分析视野,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理论的发展不断走向完善和深入。追寻新金融中介理论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一是金融中介的研究边界逐步发生着变化,由传统的存款类机构转向更广义的中介机构(包括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二是在寻求金融中介的存在根由上,从外生性因素分析转向内生性因素分析;三是金融中介与市场的关系开始从静态对立的竞争关系转向动态互补的共生关系;四是对金融中介的总体研究范式一改以往狭隘的机构观,而代之以更具有说服力的功能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志荣  
提出并阐述了"文献发现"理论,对"文献发现"的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文献发现"理论的意义,认为"文献发现"是当代图书馆新的社会职能和核心竞争力,因此,该理论的提出将推动馆藏建设理论和图书馆职能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给出了一个哲社类学术文献发现的案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司金銮  
从可持续消费模式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 ,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态需要及其满足规律分别称之为需要的第一、第二、第三规律 ,生态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 ,生态需要及其满足规律如何促进人类整体可持续发展 ,则是一个亟需探究的理论命题。本文在考察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三个理论问题 :(1)生态需要的学术进展与科学内涵 ;(2 )生态需要“必须满足规律”促进人类整体可持续发展 ;(3)生态需要满足规律导向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正江  
作为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民间金融以一种既成事实存在并运行着,并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提出民间金融相关命题并作出阐释,分析制约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因素,探讨民间金融研究可行的方法,为民间金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法制保障,确保中国民间金融市场有序有效运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景安  陈兰  李阳兵  魏朝富  谢德体  
尺度问题的处理是亚全球土地利用情景分析中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新前缘。现有研究实现了尺度转换或尺度效应,加深了人们对土地利用驱动因素的多时空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但土地利用的信息和过程特征使得众多研究主题局限于某一领域。要实现不同尺度间土地利用数据信息的转换,理解不同尺度众多驱动因素间的作用过程,并正确描述土地利用轨迹,未来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尺度问题应注重尺度推绎:①借助高分辨率/局地数据和低分辨率/区域数据的结合获取多空间尺度数据信息,减少尺度转换过程中土地利用数据的损失;②把握土地利用不同类型和方式间的流向,识别诱导其发生演变的主导驱动变量及其相互作用;③理解土地利用效应的跨尺度相互作用对环境管理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翀  
近年来金融创新存在减慢的趋势,但仍出现如担保债务契约(CDos)的重要创新。本文分析了担保债务契约 的创造过程和前提条件,并把它与其他的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它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人们就银行业危机的出现提出了金融中介为什么存在的问题,这构成新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新金融中介理论以交易成本为核心概念,认为金融中介可克服由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交易成本。随着近年来金融中介职能的转变,新金融中介理论开始用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来解释金融中介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雷  
伴随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金融中介在不断进化: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形式不断变化;金融中介和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金融中介的功能在不断演进;金融中介和政府的关系也在变化。如今的金融中介,不仅仅是银行的范畴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纷纷兴起,挑战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开始非典型化。各种金融中介的业务结构也在外在竞争的压力和内在追求利润的动力下,开始结合并趋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力量愈发强大起来,市场与金融中介在动态的竞争中不断的相互促进。为了对金融中介的演变提供解释,本文试图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分别进行归纳和阐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康霖  虞群娥  
把金融看成是与货币流通相关的经济活动有它的合理性;把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包含在金融定义之内,强调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把金融定义为“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是由融资活动的发展变化推进的;从方法论的角度说有从横向考察金融和从纵向考察金融;新近出版的博迪、莫顿合著的《金融学》在什么是金融、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及怎样研究金融等方面都有创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正>发展阶段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所规定的。因而,对于发展阶段的判断根据主要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征;进而,发展阶段的判断是否科学,从根本上涉及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发展要求、基本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涉及基于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对生产关系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规律和趋势的认识。所以说,发展阶段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深刻的教训在于对发展阶段的认识缺乏历史客观性,脱离发展的客观实际,脱离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史观。比如,否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客观性、长期性。在苏联的实践中,由建立苏维埃政权到进入社会主义是非常短暂的过程,伴随着生产关系急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严重破坏。在我国历史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虽然没有形成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但也是大大缩短了预定时间进程。“穷过渡”导致的严重结果便是形成的基本经济制度脱离了生产力性质、要求。又比如,否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历史长期性、艰巨性。在苏联的探索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久,便宣布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后来虽然有所退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坚持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也都受到“共产风”的影响,否定社会主义阶段客观规律的存在,甚至在“一大二公”基础上,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严重破坏。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春梅  雷震  
草业优先发展是我国恢复草地生态和开发草地资源的迫切要求。草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公益为我国提供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禀赋,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草业优先发展的理论依据。草业开发应走生态和经济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开发道路,文中对其内涵及市场前景作了深入阐释,并提出草业优先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研  李俊青  
中国直接融资比重一直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在"金砖五国"中也处于较低水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在宏观上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在微观上限制居民跨期消费,削弱个体的长期福利。形成金融结构的内生原因有哪些,金融结构在演化过程中又受何种因素影响,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何,都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经济治理的角度,引入产业创新这一影响因素,采用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广义矩估计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分析中国金融结构的成因,并考察经济治理对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结构内生于经济治理的安排,公序或私序发达的地区往往分别伴随着市场导向型和银行导向型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结构;产业创新在经济治理与金融结构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规则型治理和关系型治理由于产权保护力度的差异而分别鼓励和抑制了产业创新,即经济治理通过影响产业创新进而影响金融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陆宏  邸建国  
已有的关于金融脱媒的文献多从金融市场或金融市场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对金融脱媒的产生背景、原因、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讨论与说明。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角度出发,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金融脱媒定义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由此明确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以金融中介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对金融脱媒进行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陆宏  邸建国  
已有的关于金融脱媒的文献多从金融市场或金融市场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对金融脱媒的产生背景、原因、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讨论与说明。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角度出发,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金融脱媒定义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由此明确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以金融中介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对金融脱媒进行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