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2)
- 2023(12562)
- 2022(10490)
- 2021(9637)
- 2020(7994)
- 2019(17946)
- 2018(18214)
- 2017(34423)
- 2016(18980)
- 2015(21040)
- 2014(21006)
- 2013(20649)
- 2012(19342)
- 2011(17962)
- 2010(18302)
- 2009(17468)
- 2008(16964)
- 2007(15550)
- 2006(14481)
- 2005(13236)
- 学科
- 济(92807)
- 经济(92709)
- 管理(51107)
- 业(45525)
- 企(35057)
- 企业(35057)
- 方法(31362)
- 数学(27387)
- 数学方法(27205)
- 中国(26353)
- 农(22931)
- 地方(20945)
- 财(20749)
- 制(20554)
- 学(20072)
- 业经(18629)
- 贸(15885)
- 贸易(15875)
- 体(15709)
- 银(15512)
- 银行(15458)
- 易(15410)
- 农业(15072)
- 行(14923)
- 融(14659)
- 金融(14651)
- 地方经济(13689)
- 理论(12637)
- 环境(12454)
- 和(11776)
- 机构
- 大学(282794)
- 学院(280488)
- 济(124555)
- 经济(122110)
- 研究(104668)
- 管理(97887)
- 理学(82615)
- 理学院(81607)
- 管理学(80312)
- 管理学院(79781)
- 中国(78994)
- 科学(62290)
- 财(60725)
- 京(60433)
- 所(54784)
- 农(51968)
- 研究所(49362)
- 财经(46593)
- 中心(44979)
- 江(43741)
- 经(42097)
- 业大(41955)
- 农业(40781)
- 经济学(39849)
- 北京(38819)
- 范(37723)
- 师范(37250)
- 院(36930)
- 经济学院(35605)
- 州(34210)
- 基金
- 项目(173566)
- 科学(134094)
- 研究(125363)
- 基金(124187)
- 家(110403)
- 国家(109454)
- 科学基金(90436)
- 社会(81356)
- 社会科(76890)
- 社会科学(76869)
- 省(67406)
- 基金项目(64770)
- 教育(57596)
- 划(57200)
- 自然(56049)
- 自然科(54652)
- 自然科学(54630)
- 自然科学基金(53651)
- 资助(50158)
- 编号(49445)
- 成果(42270)
- 重点(39951)
- 发(38786)
- 部(38614)
- 课题(36151)
- 创(35398)
- 国家社会(34237)
- 创新(33292)
- 教育部(32802)
- 科研(32719)
- 期刊
- 济(149942)
- 经济(149942)
- 研究(94301)
- 中国(59481)
- 学报(50207)
- 农(47270)
- 财(46409)
- 科学(42550)
- 管理(37926)
- 大学(37427)
- 学学(35377)
- 教育(32799)
- 农业(30843)
- 融(29363)
- 金融(29363)
- 经济研究(25909)
- 财经(25409)
- 技术(22996)
- 业经(22473)
- 经(22087)
- 问题(20298)
- 贸(16653)
- 业(15376)
- 技术经济(14594)
- 国际(14538)
- 版(13839)
- 商业(13669)
- 理论(13074)
- 统计(13000)
- 世界(12903)
共检索到44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战略过程中不免有借鉴的成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理清这一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和继续深化改革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增量改革 整体推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勤
一、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历程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大体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在拉美国家进行试验;8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逐渐形成;90年代,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在拉美国家广泛推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建康
新自由主义的反扑是对20世纪70年代暴露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性危机的“全球治理”,但“治理”的结果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世界资本积累规律在两极出现了食利者阶层和永久失业大军对立的新变化。世界货币失去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的功能,世界市场也进入饱和状态,各国按实力大小分割和转嫁相对生产过剩的困境,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货币战、商品战层出不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及其国内外泛军事化的政策表明,他们把殖民掠夺战争作为配置世界石油战略资源的基础,以及拉美出现的政治中左化新曙光,是新自由主义全球私有化改革将终结的两个预兆。未来世界发展的正反趋势:“和平与发展”VS“战争与革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敏 徐明春 王海祥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经济管理行业化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纷纷走上行业体制改革之路,英美模式更是被封为典范。但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拉美的教训说明,盲目的"西学东渐"并不能实现行业改革的完善,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之间行业管理成效的巨大反差也证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也不具有普适性。西方新自由主义学者和政治家转而以治理作为新的理论工具,并以此评判中国行业体制改革的成败,国内也普遍认为实现善治的关键是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而忽视了治理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实质,所以他们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和行业改革之间的巨大反差,由此可知中国的行业体制改革...
关键词:
行业协会 新自由主义 体制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对英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石伟平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重新执政后,便开始对战后根据《1944年教育法》构建的英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造,这种变革在1988年达到高潮,一套全新的改革措施随《1988年教育改革法》隆重出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添辉
美国操作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国际社会放送国际竞争力话语,以凸显教育问题作为一种危及社会前景的社会风险,并运用效能之名吹捧商业解决方案的功用。此种情境开启政策网络,使得商业、慈善、社会机构等构成混杂性科层统治方式,政府得以远离责任,但又通过设定标准与目标进行远程操控。同时,资本家得以介入教育决策,将教育服务商业化。其创新性的集体智慧被吹嘘成确保社会繁荣的万灵丹,这种社会贡献等同于实践社会的道德责任,慈善更进一步美化这些商业团体的利益行径。由此而言,效能是全球化教育改革运动的催化剂,市场逻辑是构成社会新思维的媒介,这促使许多政府运用效能、国际竞争力、创新性集体智慧与社会前景等话语,来塑造社会大众的自我知识,从而获得大众对这些话语的主动认可甚至支持。这种社会治疗学是统治艺术的实践,因为它引导他们如何思考与如何行动,这是新自由主义治理性的明显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本文分析了20世纪末日本教育改革中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形成的基本背景,总结了该理念对教育改革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日本教育界对该理念的相关讨论,对日本教育改革的新自由主义侧面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日本 教育改革 新自由主义 理念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田冉冉 丁隆
2011年埃及发生政治剧变,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威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施导致埃及社会结构重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改革的负面社会效应,包括民族工业破坏殆尽、经济寡头化、中产阶级破产、贫困率上升、裙带资本主义蔓延等,使得威权主义政权失去合法性,伊斯兰主义运动等反对派获得社会支持和社会动员能力。近年来,埃及政局虽逐渐恢复稳定,但高程度的政治威权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更加突出,进而使埃及仍存在陷入动荡的隐患。
关键词:
埃及 新自由主义改革 威权政权 政治剧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武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的公共教育改革运动试图通过教育市场化、教育民营化、教育分权以及父母选择权等方式建立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但新自由主义取向下的公共教育改革并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绩效,相反却与社会民主、公平的价值观念相背离。对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新自由主义思想与公共教育理念的内在性冲突等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公共教育改革不应稀释政府发展公共教育的责任,而应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公共教育改革应立足公共教育性质不变的前提,并遵从教育规律,回归教育理论立场,从而通过教育学、教育理论的视界来看待教育问题,思考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变革与发展诉求。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公共教育改革 公立学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伍装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协京
20世纪末以来的日本教育改革,一方面朝着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分权化的方向发展,带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渗透着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恢复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凝聚力,带有浓厚的新保守主义色彩。这种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教育改革,将给日本的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日本教育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海祥 吴东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公共领域民营化改革已成为席卷全球的且无法抗拒的浪潮。尽管拉美等国被动的民营化实践证明:缺乏普适性的西式"休克疗法"并不能使公共事业改革走向"善治",然而随着皮埃尔.布迪厄的去世和乔姆斯基的"投降","对新自由主义的思考已经走到了尽头",在"新自由主义"蔓延的野火之中,欧美民营化的"典范"被无限制复制,甚至在中国,民营化也渐趋成为一种主流思想,反思的声音越来越微不足道,但布迪厄们的批判却警告我们:在对新自由主义民营化的"普世价值"——公民社会、自由市场、民主等主张顶礼膜拜时,更应该反思"普世价值"的普适性,重新审视新自由主义之于中国发展的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高宏 李梦园 冯喆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发生了从垄断资本积累体制到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资本积累体制的重大变革,新体制使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文章认为,根据以马克思资本增殖法则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制变迁内在规律,资本增殖条件改善驱动的生产扩张和技术变革最终会导致资本增殖条件的恶化并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文章最后指出,危机后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将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带头与示范的作用,引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首先考察了曾任叶利钦总统教育顾问、俄罗斯教育部长的第聂伯罗夫是如何批判教育改革的“经济自由主义”导向而坚持其“社会自由主义”导向的。然后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笔者的几点评析,以引发同行们的深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映桃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为自由化、私有化和放松管制。它传入中国20多年来,在学术界和思想界的传播和推动下,影响当代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我国应正视当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过度依赖外资、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社会现实,借鉴新自由主义资本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等合理因素,坚持市场导向,缩减政府管制,加快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和消除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