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2)
- 2023(10195)
- 2022(8555)
- 2021(7793)
- 2020(6410)
- 2019(14654)
- 2018(14523)
- 2017(26372)
- 2016(14961)
- 2015(17223)
- 2014(17284)
- 2013(16600)
- 2012(16000)
- 2011(15069)
- 2010(15509)
- 2009(14214)
- 2008(14021)
- 2007(13143)
- 2006(12046)
- 2005(11018)
- 学科
- 济(68171)
- 经济(68111)
- 管理(36928)
- 业(33419)
- 企(25755)
- 企业(25755)
- 中国(23984)
- 方法(23894)
- 地方(21331)
- 数学(20316)
- 数学方法(19919)
- 农(18575)
- 业经(15722)
- 学(14838)
- 农业(12696)
- 教育(12338)
- 理论(12326)
- 融(11797)
- 金融(11796)
- 发(11707)
- 财(11593)
- 银(11402)
- 地方经济(11383)
- 银行(11372)
- 制(11326)
- 行(11137)
- 贸(10408)
- 环境(10393)
- 贸易(10393)
- 和(10221)
- 机构
- 大学(217145)
- 学院(214320)
- 研究(82667)
- 济(82165)
- 经济(80157)
- 管理(72119)
- 中国(61162)
- 理学(59667)
- 理学院(58809)
- 管理学(57156)
- 管理学院(56770)
- 科学(52489)
- 京(49277)
- 所(43743)
- 农(40483)
- 研究所(39333)
- 财(38443)
- 江(36492)
- 中心(36343)
- 范(34262)
- 师范(33869)
- 业大(32543)
- 北京(32337)
- 农业(31538)
- 院(30043)
- 州(29678)
- 财经(28810)
- 省(27654)
- 师范大学(26794)
- 经(25896)
- 基金
- 项目(133690)
- 科学(103397)
- 研究(99329)
- 基金(91330)
- 家(80526)
- 国家(79754)
- 科学基金(66224)
- 社会(59947)
- 社会科(56474)
- 社会科学(56458)
- 省(55691)
- 教育(47989)
- 划(47098)
- 基金项目(46336)
- 自然(41946)
- 编号(40992)
- 自然科(40936)
- 自然科学(40927)
- 自然科学基金(40135)
- 资助(38896)
- 成果(36196)
- 发(34768)
- 课题(32314)
- 重点(31543)
- 部(28429)
- 创(27681)
- 发展(27512)
- 展(27013)
- 年(26165)
- 大学(25972)
- 期刊
- 济(105277)
- 经济(105277)
- 研究(74226)
- 中国(57887)
- 教育(42095)
- 农(39115)
- 学报(38664)
- 科学(33148)
- 管理(30361)
- 大学(29812)
- 财(28595)
- 农业(27069)
- 学学(26333)
- 融(22097)
- 金融(22097)
- 技术(21117)
- 业经(17722)
- 经济研究(16409)
- 财经(15543)
- 图书(15350)
- 业(14305)
- 经(13529)
- 问题(13463)
- 书馆(11650)
- 图书馆(11650)
- 坛(10914)
- 论坛(10914)
- 统计(10818)
- 技术经济(10772)
- 版(10766)
共检索到360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杰 张彦通
特色型大学多数都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和特殊的发展历史,都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形成的。新时期,应正确认识特色型大学及其特点,大力加强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建设,重新构建特色型大学与行业的契合关系,积极营造有利于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特色型大学 特色学科 产学研结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江志斌
在简要回顾工业工程发展历史基础上,得出若干启示;分析了工业工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工业工程学科十个方面的变革切入点;从传统工业工程学科内容、技术与工具和应用对象3个维度提出了工业工程学科内容拓扑结构,据此可以组合与交叉形成新的不同的工业工程学科内容或方向。
关键词:
工业工程 学科发展 新时期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那些源于行业管理,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省区市特别是教育部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高等学校。长期以来,这些高校在促进国家科技进步,服务社会、行业和地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办学质量和学科实力的提升,其中一些高校从原来单一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本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作了初步的回顾与反思,在此基础上探寻今后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趋向,并且具体提出我国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越来越体现出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独立性、民族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行业特色大学也面临着新时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如何依托自身行业特色,更好地为国家、社会、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实现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洪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理性审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位置",明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校职能的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使命,其特色发展要在理性定位的基础上,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学科专业特色。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围绕凸显地方性、强化应用型、增进开放度和提升综合水平,在特色发展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慧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是各地方高校都要思考的命题。作为北京市属高等农业院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紧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亚男 史育龙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城乡规划功能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城乡规划从“国民经济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已经转变为新时期在城乡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综合调控作用的公共政策。在总结这一转变过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综合调控作用的具体体现和内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侯扬善 于澄洁
对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认为随着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 ,大学图书馆将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不变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宗旨不变 ,传承学术、提供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的功能不变 ,所承担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更不能改变。大学图书馆应树立人本位的办馆思想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并积极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之中 ,在全球化的大图书馆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状况,与改革开放之初时期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这其中既显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渐变的结果,也蕴涵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革的历程。目前,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在一些价值领域出现了混乱不清,"道德滑坡"成为令人堪忧的重要社会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昌 吉俊民 王艳
清华大学后勤的改革发展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清华大学后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着重阐述清华大学后勤改革的基本原则;从后勤机构改革、人才培养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清华大学后勤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了“继续深化后勤机构改革,建立完善的后勤人才培养体系,走专业化和科学化道路,建设后勤保障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校 后勤 改革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毅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的伟大成果分别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其经济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新中国的主流经济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完善,与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共同构成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成为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的新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永志
战后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商品的国际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使国际价值呈现出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特点。以信息化、全球化为线索,探讨新时期国际价值的形成、实现的特点,以及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变化;剖析了影响国际价值变化与特点的具体因素并针对新时期国际价值变化与特点,初步探讨了国际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国际价值 变化 特点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