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7)
- 2023(7304)
- 2022(6359)
- 2021(5962)
- 2020(5078)
- 2019(11767)
- 2018(12132)
- 2017(23811)
- 2016(13243)
- 2015(14782)
- 2014(15100)
- 2013(14687)
- 2012(13823)
- 2011(12754)
- 2010(13185)
- 2009(12928)
- 2008(13060)
- 2007(11886)
- 2006(11170)
- 2005(10581)
- 学科
- 济(50292)
- 经济(50201)
- 管理(44535)
- 业(39027)
- 企(33394)
- 企业(33394)
- 制(20197)
- 财(19688)
- 方法(19519)
- 中国(17702)
- 数学(16563)
- 数学方法(16358)
- 农(14117)
- 体(13742)
- 银(12592)
- 银行(12577)
- 业经(12337)
- 行(12077)
- 体制(11826)
- 务(11177)
- 财务(11138)
- 财务管理(11103)
- 融(10646)
- 金融(10643)
- 企业财务(10608)
- 学(10259)
- 贸(10118)
- 贸易(10110)
- 易(9919)
- 税(9230)
- 机构
- 大学(197390)
- 学院(193907)
- 济(82709)
- 经济(80897)
- 管理(70300)
- 研究(66364)
- 理学(58391)
- 理学院(57769)
- 管理学(57008)
- 管理学院(56634)
- 中国(53742)
- 财(47601)
- 京(42182)
- 科学(36221)
- 财经(35564)
- 所(33635)
- 经(31967)
- 江(31175)
- 中心(29399)
- 研究所(29322)
- 北京(27629)
- 范(26543)
- 师范(26347)
- 经济学(26223)
- 财经大学(26171)
- 农(25606)
- 州(24603)
- 院(23623)
- 经济学院(23373)
- 业大(22663)
- 基金
- 项目(111498)
- 科学(87546)
- 研究(86987)
- 基金(80390)
- 家(68434)
- 国家(67837)
- 科学基金(57375)
- 社会(55780)
- 社会科(52793)
- 社会科学(52780)
- 省(41730)
- 基金项目(41445)
- 教育(41178)
- 编号(36103)
- 划(35791)
- 自然(33842)
- 自然科(32956)
- 自然科学(32948)
- 成果(32945)
- 资助(32913)
- 自然科学基金(32379)
- 制(27175)
- 部(26523)
- 课题(26043)
- 重点(25434)
- 性(23819)
- 发(23599)
- 教育部(23355)
- 国家社会(23050)
- 创(22694)
共检索到31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钊霞
自2015年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国库库底现金余额规模持续增加的态势有所缓解,但国库收支平衡保障及货币政策协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库库底目标余额制度成为国库现金管理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主要西方国家的经验研究发现,英、美两国在各自国库现金管理发展历程中均实行过明确的国库库底目标余额管理,以缓解国库库底目标余额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其中美国对目标余额管理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而货币政策协调是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由此,本文提出国库库底目标余额分级管理制是适合当前国库改革需要的可行制度,并提出分步实施的改革路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阳 徐传平
国库现金管理改革是我国现代财政国库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关键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库底目标余额的合理规模。本文对目前常用的Baumol模型、Miller-Orr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使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在险价值(VaR)模型,利用2012—2017年我国中央国库日度净流出数据,对中央国库库底目标余额进行了实际测算,发现中央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的合理规模为1 200亿元。本文同时提出了建立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制度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库底资金目标余额管理就是国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财政资金管理的基础性制度。然而,我国国库资金的应用中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费兆奇 杨晓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库底资金目标余额管理就是国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财政资金管理的基础性制度。然而,我国国库资金的应用中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国库制是各国政府各个时代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库制度变迁会对市场造成各种重要影响,从而必须对国库制度作深入地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国库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但理论研究对国库制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传统的"三分法"国库制分类体系并不足以解释当前的国库制度改革,银行存款制、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均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混合国库制才是我国国库制度改革的现实与最优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朱良碧 裴昀
美国国库现金管理以配合货币政策为主,保值增值为辅,金融危机时管理形式灵活,其相关经验对中国建设国库目标余额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政策目标和管理制度等角度介绍、总结了美国的实践经验,并针对中国现实情况,对建设相关制度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呈呈
当一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开始追求财政效率时,国库现金管理应运而生。其中库存目标余额的控制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为其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目标,也是决定每日财政支出能否得到有效保障、闲置资金能否最小化的关键。目前国际上存在三种现金管理模式,同时对应着不同的库存目标余额控制的方法。文章分别对库存目标余额控制可能涉及的国库账户管理、参与机构甄选、现金流预测、库存余额界定、资金风险防控及信息协调机制等技术操作层面作了国际经验介绍,期望为我国国库库存目标余额乃至未来国库现金管理的纵深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光武 马易霞 陈永林
当前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即将开始试点。改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调整 ,以及法律制度和机构改革问题 ,内容繁杂 ,任务艰巨。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 ,在深入分析改革对我国国库工作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库应对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国库改革 集中收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进行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往改革的重点大多是在财政收入方面,而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框架尚未进行大的改革。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认为,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我国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支出管理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谈一些个人看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通 滕霞光
一、我国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起因我国正面临着财政资金收付方式改革的新时期。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财政管理体制上,对财政资金缴库方式和用款方式重视不够。如财政改革聚焦于鼓励各部门自行组织收入,鼓励自收自支,预算外资金长期被界定为部门的“自有资金”等等。这些政策在刺激单位积极组织收入的同时,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分税制改革后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的一项根本性重大变革,建立了适应我国公共财政发展的国库管理制度。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做了进一步规定,对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新预算法条文进行了解读,对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珍
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重点是支出管理改革 ,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国库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这一制度的指导原则 ,最后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些具体设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玲
中央部门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多年运行,改革已日趋完善。到2008年5月,所有中央部门及所属9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部实施了改革。在一般预算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2008年以来,财政部将中央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部门自2002年以来,以"规范操作、强化监管、方便单位、分步实施"为原则,在市本级83个一级预算单位及108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攀枝花市财政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