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4)
- 2023(10471)
- 2022(9339)
- 2021(8776)
- 2020(7363)
- 2019(17126)
- 2018(17169)
- 2017(32189)
- 2016(17651)
- 2015(19871)
- 2014(19797)
- 2013(19674)
- 2012(17896)
- 2011(16232)
- 2010(16221)
- 2009(14694)
- 2008(14278)
- 2007(12453)
- 2006(10738)
- 2005(9319)
- 学科
- 济(67550)
- 经济(67477)
- 管理(51857)
- 业(48407)
- 企(42002)
- 企业(42002)
- 方法(32368)
- 数学(26962)
- 数学方法(26653)
- 中国(17585)
- 学(17443)
- 财(17094)
- 农(17039)
- 业经(15985)
- 理论(14440)
- 地方(13172)
- 制(12796)
- 教育(12646)
- 和(12530)
- 贸(11700)
- 贸易(11694)
- 务(11500)
- 财务(11436)
- 财务管理(11418)
- 农业(11331)
- 易(11323)
- 技术(11109)
- 企业财务(10834)
- 环境(10784)
- 划(9741)
- 机构
- 大学(256488)
- 学院(252536)
- 管理(101310)
- 济(92996)
- 经济(90646)
- 理学(88030)
- 理学院(87042)
- 管理学(85556)
- 管理学院(85100)
- 研究(81378)
- 中国(57488)
- 京(54873)
- 科学(52201)
- 财(42966)
- 所(40602)
- 业大(37434)
- 研究所(37197)
- 农(37183)
- 范(36353)
- 江(36092)
- 师范(36070)
- 中心(35769)
- 财经(35063)
- 北京(34795)
- 经(31763)
- 州(29985)
- 院(29607)
- 师范大学(29332)
- 农业(28975)
- 经济学(26859)
- 基金
- 项目(174230)
- 科学(136161)
- 研究(130039)
- 基金(124825)
- 家(107935)
- 国家(106966)
- 科学基金(91713)
- 社会(79560)
- 社会科(75123)
- 社会科学(75102)
- 省(68284)
- 基金项目(66876)
- 教育(60366)
- 自然(59810)
- 自然科(58341)
- 自然科学(58326)
- 划(57745)
- 自然科学基金(57268)
- 编号(54399)
- 资助(50843)
- 成果(45019)
- 重点(38903)
- 部(38239)
- 课题(37469)
- 发(36531)
- 创(36094)
- 项目编号(34056)
- 创新(33425)
- 科研(33080)
- 教育部(32884)
- 期刊
- 济(103934)
- 经济(103934)
- 研究(75616)
- 中国(46379)
- 学报(41622)
- 科学(37453)
- 管理(36038)
- 教育(34854)
- 农(33050)
- 财(32542)
- 大学(31276)
- 学学(29006)
- 农业(23447)
- 技术(21642)
- 财经(17610)
- 融(17196)
- 金融(17196)
- 业经(16834)
- 图书(16520)
- 经济研究(15331)
- 经(14856)
- 问题(13420)
- 理论(13209)
- 科技(12665)
- 实践(12399)
- 践(12399)
- 版(11987)
- 技术经济(11869)
- 业(11646)
- 现代(11522)
共检索到359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殿坤 李英翯
研究生美育是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加强研究生美育之所以紧迫,原因在于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需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定。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内在意蕴表现为以五育融合为基点,以心灵塑造为旨归,以艺术教育为依托。新时代研究生美育包含三种基本形态,一是课程美育:开放包容,多元交叉,融合发展;二是科研美育:研究美、创新美相辅发展;三是师德美育:厚品敦行,形神兼修,综合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 美育 价值 内涵 形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梅震宇 谢呈阳
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包含了“融史于教”“融史于学”及“融史于研”三方面内涵。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亦是研究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科研信念与坚持守正创新的需要。以东南大学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学校从育人队伍建设、研究生思政课堂、科研活动和日常生活这四条路径将党史国史融入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做法,为实现研究生对党史国史的全面认知、领悟与传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党史国史教育 研究生教育 德育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茜 余雁君
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齐、开足和上好美育课”保证了学校美育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好的课程建设要求,体现了学校美育从普及化到多元化再到优质化的渐进过程。为了促进中小学美育发展,应该依据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美育治理,建设高质量美育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各美其美”的逻辑,形成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双轨发展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的立体美育空间,实现家校社“美美与共”的格局,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政策解读 美育课程 课程美育 五育融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党琳静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已成为21世纪初最令人振奋的话题。共享经济模式从经济民主、分配公平以及生态持续三个方面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经济生活组织方式,通过共享平衡机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个体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从各尽所能和按需分配角度分析共享经济的价值逻辑,从技术手段、动能来源、经济范式、信用博弈、价值观念角度分析共享经济的价值特征,从消费模式、雇佣关系、交易成本、分配机制、产权制度、意识形态以及行业生态角度分析共享经济的价值表现,通过深入研究共享经济的价值逻辑、价值特征以及价值表现,构建共享经济的价值内涵体系,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改革思路与出路。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价值内涵 信用博弈 意识形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杜宏 刘电芝
从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出发,对研究生对话学习的基本内涵和操作策略等进行了阐述,以帮助研究生转变学习的思维模式,实现更有成效、更具创造性、更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
对话 对话学习 研究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毕悦
一、引言"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复兴,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转型的基本路径和典型模式,集中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内涵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而不断扩充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晴 陈会谦 孙秀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论断,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特征内涵,其中贯穿着唯物史观主要观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根本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惠惠 刘晓哲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搭建新型媒体平台,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故事 治国理政 国际传播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有丰 余芳东 李一辰
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加强统计监督,是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综合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计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依规依制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监察、督促、检查,对经济社会运行进行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监督包括权力监督、执法监督、监测评价、管理监督4个层面的内涵,其主要形式有:统计督察、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统计制度监督、统计数据质量检查评估。每一监督形式有各自的监督主客体、监督内容,从而形成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尚文杰
随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嬗变。学术界对这一嬗变的实质存在不同观点,亟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加以澄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的嬗变动力、实质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的960个数据样本,通过均值分析、趋势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自2016年工匠精神重返公众视野以来,其内涵已发生科技向度的嬗变;在生产力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工匠精神在形态上日渐技术化和思想化,内容上逐步专业化和体系化,其实践性和时代性得到增强;然而,新时代工匠精神仍然保留着传统工匠精神的普遍适用性,上述嬗变是后者在解释学意义上的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 社会意识理论 解释学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洲一 陈时峰 余彦 楼裕胜 毛通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基于政务诚信理论内涵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创新性地提出政务诚信建设中的五维政府理念,明晰政务诚信的测度逻辑,构建“五位一体”政务诚信评价体系,并基于2022年杭州市13个县(市、区)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客观认识当前政务诚信建设现状及不足,进一步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路径选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立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伟力 张立迁
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基本职能与拓展职能,即选拔供给高层次人才、推动经济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等。指出新时代研究生招生工作要继续强化选拔供给高层次人才的基本职能,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不断增强推动经济增长的职能,助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优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职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持续优化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职能,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认为应完善招考模式,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合理扩大招生规模,推动经济增长;服务国家需求,适应高质量发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效能,以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招生工作职能。
关键词:
新时代 研究生招生 职能 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卉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对美育价值的认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关键词:
新时代 美育 立德树人 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