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1)
2023(4883)
2022(3901)
2021(3793)
2020(2616)
2019(5787)
2018(5544)
2017(9028)
2016(4888)
2015(5377)
2014(5307)
2013(5108)
2012(4925)
2011(5007)
2010(5388)
2009(5170)
2008(5166)
2007(5103)
2006(4735)
2005(4009)
作者
(14486)
(12275)
(12145)
(11719)
(7528)
(5880)
(5400)
(4869)
(4579)
(4487)
(4252)
(4150)
(4013)
(3943)
(3685)
(3590)
(3497)
(3427)
(3382)
(3282)
(3231)
(3023)
(2895)
(2878)
(2788)
(2785)
(2753)
(2627)
(2486)
(2483)
学科
(22647)
经济(22619)
(21473)
(17532)
农业(14517)
管理(12573)
业经(10452)
(10435)
企业(10435)
中国(8240)
(7692)
农业经济(6710)
(6655)
教育(6564)
(5978)
地方(5752)
方法(5550)
发展(5504)
(5479)
收入(5308)
(5265)
(5177)
工作(4932)
(4912)
(4719)
农村(4702)
建设(4667)
理论(4595)
(4160)
银行(4160)
机构
学院(82173)
大学(81006)
(30717)
经济(29873)
管理(27641)
研究(27100)
理学(22978)
理学院(22704)
管理学(22337)
管理学院(22158)
中国(20722)
(16616)
(16457)
(16411)
科学(14941)
(14578)
师范(14543)
(13702)
(12662)
中心(12566)
财经(12558)
师范大学(11419)
(11256)
(11241)
农业(11178)
研究所(11137)
业大(10630)
北京(10244)
经济学(9792)
(9436)
基金
项目(47439)
研究(40634)
科学(37397)
基金(33109)
社会(27649)
(27342)
国家(26925)
社会科(25578)
社会科学(25570)
科学基金(22777)
(19294)
教育(18523)
编号(18154)
基金项目(16956)
成果(16924)
(15325)
课题(12888)
资助(11714)
(11447)
(11220)
国家社会(11219)
(11143)
(11037)
自然(10733)
(10669)
重点(10609)
(10475)
自然科(10424)
自然科学(10423)
自然科学基金(10219)
期刊
(47489)
经济(47489)
研究(27889)
(23374)
中国(20030)
农业(14616)
教育(14210)
学报(13553)
(13323)
科学(12474)
大学(11567)
业经(11047)
学学(10707)
(9452)
金融(9452)
管理(8918)
财经(7764)
农业经济(7608)
农村(7538)
(7538)
(6860)
(6767)
社会(6692)
问题(6374)
社会科(5928)
社会科学(5928)
技术(5456)
经济研究(5330)
农村经济(4969)
图书(4783)
共检索到13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菁薇  王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和继承以往党中央领导人有关乡村治理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理念的转型与新时代乡村治理中面临着的一系列新问题的背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实事求是地提出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乡村治理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体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建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质是以发展和公平为目标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城乡融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新要求,需要在动态中准确把握和理解。民族复兴根在乡村,乡村振兴力在农民,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在于激发人性向乡土的回归。中国的现代化,基在乡村,弱也在乡村,政府主导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贵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也被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五个维度,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进行解读。在战略内涵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导向上,顺应社会变革,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福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制度优势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超越绿色资本主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动力机制上,寄望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释放生态红利;在国际定位上,中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稼琼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其基本立场、价值归宿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大局”,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坚持立足本国,胸怀天下,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维护人类利益的文化正义观、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责任观。坚持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世界文化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邬志辉  
"以教育扶贫"是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战略重点。共享共建幸福生活、提升贫困人口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需要发挥教育扶贫的长久性作用,培养适应劳动力转型的可迁移就业能力,积累助力向上流动的竞争性教育资本,形塑向往幸福生活的平民生活哲学。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需精准识别乡村学生的时代痼疾,关注质量贫困、机会贫困、情感贫困以及信息贫困对乡村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提升新时代乡村教育扶贫的实际效价还需精准治理,分类施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纪毅  
始于2017年新时代乡村治理路径之探索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着重关注的对象。新时代视域下,广义的乡村治理是一项多层次的治理,涵盖乡村服务、管理以及安全等内容;狭义的乡村治理是一项宽领域的治理,涵盖乡村组织、产业、环境、风俗等内容。调研发现,各地区在探索乡村治理路径过程中面临着主体、文化及制度三个方面的共性难题。针对这些难题,应从优化人才队伍、强化价值引领,完善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谦  李天云  杜钰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还是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处于战略夹缝中的乡村治理存在效率与平等失衡、发展与稳定失序、生产要素流出与引进失谐、公共文化吐故纳新失语、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失效的多重困境。并且随着社会转型,乡村治理中出现乡村居民生存原子化碎片化、乡村组织形态软弱化涣散化、乡村治理制度内卷化悬浮化、生态环境污染叠加化扩散化的异化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及时总结、反思乡村治理中自上而下的下乡政策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及技治四治合一的最优型善治方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慧明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我国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在城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社会原有的治理方式无法满足新问题新形势的要求,需要以法治保障农村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提出优化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为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也为实现农村治理目标贡献些许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敖翔  
新时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和人民群众感受党执政价值最近的一公里,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却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一系列挑战。以党建为统领,以协同治理理念为指引,实现集成型和智能型乡村治理,是破除乡村治理困境和发挥共建共治共享根本社会治理制度优势的有效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丽荣  
乡村治理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新时代的全新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本文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应对挑战中必须多策并举,坚持党的领导,明确方向是前提;以问题为导向,坚持解放思想是关键;以农民为中心,打造"三共"格局是核心;健全"三治"体系,注重公平正义是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晓亮  吴佩育  
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可以优化和改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十年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治理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和协同治理趋势逐步形成。然而我国乡村治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治理主体单一和治理观念落后、集体经济支撑作用不充分、治理制度缺失和社会保障较为滞后等。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包括: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以集体经济振兴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创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方法,夯实乡村治理自治、德治和法治的制度基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平  周明星  
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已然变化,如社会大流动导致的乡村人口结构变迁、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关系嬗变、乡村社会秩序转变为"礼""法"相容的共存图式等。乡村社会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如乡村社会共享价值断裂导致的社会治理精神断层,时空脱域与乡土脱嵌引起的社会治理参与困境,乡村精英大量流失引发的社会治理危机,现有治理方式在驱动乡村社会内源性发展上的乏力等。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可以从开展流动性治理,延展乡村社会治理空间;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凝聚乡村社会共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弥补精英治理缺陷;"外部推引"与"内源激活"结合,重构乡村振兴动力等方面着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小东  赵影  
乡村旅游是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海南乡村文化是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中最具吸引力的资源要素。基于海南乡村文化的调研,分析海南乡村文化的现状,挖掘海南传统乡村文化和历史文化名村,探讨发展海南乡村旅游的资源要素。结果表明,海南乡村文化内涵丰富,乡村传统风貌与习俗保存情况良好,地域特色鲜明,以乡村文化为核心要素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对提高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提高村民收入、促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然而,针对海南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尽管历史文化名村及乡村艺术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得到一定程度保护,但普遍存在乡村环境历史遗迹破坏严重、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被都市文化蚕食等问题,进而导致乡村文化旅游供给"同质化"、旅游与各行各业融合"松散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应保护乡村传统风貌,依托地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培育乡村旅游市场,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供给质量等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相比,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不仅体现在字面的调整上,更体现在内涵的深化上,可以说是其升级版。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要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促进乡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结构优化,加快建立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