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6)
- 2023(6913)
- 2022(5737)
- 2021(5414)
- 2020(4415)
- 2019(9937)
- 2018(9801)
- 2017(16839)
- 2016(9553)
- 2015(10798)
- 2014(11028)
- 2013(10472)
- 2012(9937)
- 2011(9386)
- 2010(9608)
- 2009(8883)
- 2008(8887)
- 2007(8319)
- 2006(7528)
- 2005(7221)
- 学科
- 济(34843)
- 经济(34758)
- 管理(26658)
- 业(21749)
- 企(17999)
- 企业(17999)
- 制(12257)
- 中国(12215)
- 学(11254)
- 方法(11064)
- 农(11047)
- 财(9545)
- 体(9354)
- 理论(8927)
- 业经(8842)
- 数学(8312)
- 数学方法(8125)
- 银(7972)
- 银行(7952)
- 地方(7930)
- 教育(7827)
- 行(7724)
- 融(7677)
- 金融(7669)
- 农业(6805)
- 体制(6634)
- 和(5943)
- 度(5938)
- 制度(5906)
- 策(5620)
- 机构
- 大学(144117)
- 学院(140549)
- 研究(53006)
- 济(52168)
- 经济(50767)
- 管理(46240)
- 中国(40823)
- 理学(37817)
- 理学院(37284)
- 管理学(36475)
- 管理学院(36187)
- 科学(32338)
- 京(31722)
- 财(28794)
- 所(27744)
- 农(25220)
- 研究所(24924)
- 江(23991)
- 中心(23681)
- 范(22319)
- 师范(22081)
- 财经(21280)
- 北京(20110)
- 业大(20085)
- 农业(19556)
- 经(19130)
- 院(19024)
- 州(18988)
- 师范大学(17910)
- 省(17193)
- 基金
- 项目(87146)
- 科学(66926)
- 研究(66207)
- 基金(60915)
- 家(54019)
- 国家(53504)
- 科学基金(43705)
- 社会(40922)
- 社会科(38372)
- 社会科学(38362)
- 省(33640)
- 教育(31220)
- 基金项目(30711)
- 划(29365)
- 编号(27556)
- 自然(26063)
- 成果(25471)
- 自然科(25408)
- 自然科学(25397)
- 自然科学基金(24923)
- 资助(24301)
- 课题(20805)
- 重点(20497)
- 部(19242)
- 发(18566)
- 创(17674)
- 性(17495)
- 制(17297)
- 年(17098)
- 国家社会(17028)
共检索到23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非
【目的/意义】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现实场域中的表现形态,厘清其生成脉络既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话语权,同时也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设计/方法】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相关理论成果,探究其在理论、历史、现实维度中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行程,加深我们对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全面理解。【结论/发现】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生成的理论维度呈现出从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人"主体性科学分析到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超越,再到对党在各个时期执政为民思想的高度凝练的学理脉络;历史维度呈现出从新纪元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素的正向激励到改革开放后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叠加诉求的满足,再到新时代渐进满足人民生活新样态诉求的逻辑理路;现实维度折射出党对其初心使命的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现实与理想维度张力的保持等现实进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琨 王会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审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将大思政教育融入新时代审计教育并居首要引领位置,构建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多维度、立体化的新时代审计思政育人体系新格局,是历史的必然,是现实的需要,是未来的大势。本文就从这三个逻辑着手进行解读。
关键词:
新时代审计教育 大思政教育 逻辑解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芳
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大学生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包含价值维度、现实维度与实践维度。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应塑造责任型社会氛围,培育担责典型,加强网络话语引导,激活大学生担责践责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 红色革命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人力资本 侵蚀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霞 李静
多数学者集中考察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效应,忽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对于人力资本的"侵蚀效应"。本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趋势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变动与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变动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初期,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快速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拐点,表现出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人力资本"侵蚀效应"。与此同时,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城市环境和人力资本错配三个维度给出了具体解释和经济政策含义。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人力资本 侵蚀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好生活消费需要 内涵 维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角度出发,谈道路自信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以历史经验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出发点,从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道路自信,社会主义适合中国是道路的社会主义历史起点,近代以来一系列曲折探索是道路的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国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笃定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人民更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苦奋斗而顽强拼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祺 梁大伟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之间价值同向、逻辑互补、相辅相成,分别从根本要求、作风保障、动力支撑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强化什么样的政治自觉、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具备什么样的政治能力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以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为前提、以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祺 梁大伟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其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务必”之间价值同向、逻辑互补、相辅相成,分别从根本要求、作风保障、动力支撑三个方面阐释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强化什么样的政治自觉、保持什么样的政治品格、具备什么样的政治能力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践行“三个务必”,必须以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根本、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为前提、以加强党的组织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管党治党的体制机制为关键,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五育并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是构建现代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课程理念滞后、课程规范缺失、课程资源困乏、课程保障不足、课程职责模糊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遵循规范、特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四维度”逻辑路径,以期达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课程 逻辑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磊
近半年来,很多咨询机构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问题:客户要求项目一定要与党建相结合,但是按照要求将党建元素加入方案后,客户为什么依然认为没有符合他们的期待和要求?这背后体现出客户对于"党建促业务"有越来越明晰的要求,而在真正进行项目设计规划的时候,并没有真正从原有的"业务开展层面"上升到更具大局观和系统性的"政治引领层面",然后再落实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精准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坤
先说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几乎都有所谓的"企业文化",它们是鲜明的口号,在办公室墙上、宣传册上傲然伫立。但没有几家企业有真正的"文化",比如这家企业的追求、性格、思维模式以及行动习惯分别是什么。再想一个辩证的问题。如果陕鼓的战略转型没有取得成效,陕鼓的企业文化建设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建奇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有什么样的适合这种人性假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意蕴。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三个维度:哲学层面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层面上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资本主义经济层面上人是阶级人。从方法论上看,阶级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的不同导致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根本观点的不同。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卓红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以“六个必须坚持”为基本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命题之一。这一命题从阐释“提出问题”的矛盾思维、“问题存在和把握问题”的整体逻辑、在实践中主动“应对和破解问题”的精神特质三个方面,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脉传承”、“发展创新”的关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进一步明晰问题思维和问题意识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思维进一步分析“坚持问题导向”和“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的逻辑关联,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阐释“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务实求真基础上主动应对、引领时代的实践自觉的精神特质,是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三重维度,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亚勤
实现绿色复苏这一目标,要求我们既要有"绿色"意识,让"绿色"理念渗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又要将"理念"化为具体的"绿色"行动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