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2)
- 2023(6376)
- 2022(5345)
- 2021(5414)
- 2020(4342)
- 2019(10199)
- 2018(9942)
- 2017(17813)
- 2016(9670)
- 2015(11305)
- 2014(11277)
- 2013(11375)
- 2012(10943)
- 2011(10362)
- 2010(10552)
- 2009(10084)
- 2008(10394)
- 2007(9355)
- 2006(8584)
- 2005(8365)
- 学科
- 济(47586)
- 经济(47520)
- 管理(27071)
- 业(24354)
- 企(19776)
- 企业(19776)
- 方法(18782)
- 中国(17771)
- 数学(15246)
- 数学方法(15053)
- 农(12327)
- 贸(11878)
- 贸易(11869)
- 易(11622)
- 财(11386)
- 制(11026)
- 学(10418)
- 业经(10042)
- 理论(9175)
- 银(9150)
- 银行(9150)
- 行(8860)
- 融(8376)
- 金融(8375)
- 教育(7928)
- 农业(7705)
- 体(7393)
- 和(7342)
- 策(6890)
- 发(6790)
- 机构
- 大学(159458)
- 学院(153248)
- 济(73240)
- 经济(71969)
- 研究(59068)
- 管理(53102)
- 中国(48063)
- 理学(43805)
- 理学院(43250)
- 管理学(42698)
- 管理学院(42392)
- 财(36020)
- 京(35323)
- 科学(31113)
- 所(29844)
- 财经(27987)
- 研究所(26468)
- 经(25511)
- 经济学(25102)
- 中心(24983)
- 北京(24026)
- 范(23251)
- 师范(23175)
- 江(22405)
- 经济学院(22273)
- 财经大学(20686)
- 院(20311)
- 师范大学(19111)
- 农(18660)
- 州(18201)
- 基金
- 项目(86965)
- 科学(69474)
- 研究(69081)
- 基金(65330)
- 家(55856)
- 国家(55415)
- 社会(46579)
- 科学基金(46554)
- 社会科(44072)
- 社会科学(44063)
- 基金项目(32419)
- 教育(32176)
- 省(28813)
- 资助(27732)
- 编号(26906)
- 划(26041)
- 自然(25857)
- 成果(25351)
- 自然科(25261)
- 自然科学(25254)
- 自然科学基金(24837)
- 部(22006)
- 中国(21446)
- 国家社会(20534)
- 重点(20131)
- 课题(19693)
- 教育部(19674)
- 发(19043)
- 性(18859)
- 人文(18043)
共检索到25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东
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是当代中国历史学理论建设努力的目标,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成就的指导下,努力反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学术性,构建以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及其相关重大专题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并在表现形式上从纵向关注实现古今联系,从横向探索中外互鉴模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历史学 基本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津
该文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强调必须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19世纪的时代局限之中,一定要做到思想与时俱进,接受理论创新。二是指出必须重塑以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为基点的劳动价值理论,因为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才是真实的劳动,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才是科学的劳动范畴,只有使用科学的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的劳动价值论才能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三是必须研究和发展社会再生产理论,创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应该包括对外贸易和金融信贷等开放性的调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津
该文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强调必须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再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19世纪的时代局限之中,一定要做到思想与时俱进,接受理论创新。二是指出必须重塑以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为基点的劳动价值理论,因为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才是真实的劳动,只有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才是科学的劳动范畴,只有使用科学的具有整体性的劳动范畴的劳动价值论才能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三是必须研究和发展社会再生产理论,创新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应该包括对外贸易和金融信贷等开放性的调节方式,而且还应该是包括服务业劳动提供的劳务产品交换在内的两大部类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四是必须建立社会经济人假说,社会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十大理性基点,将以高度的对社会负责的自觉理性,引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步迈向新的时代。这一经济学假设,在由劳动的内部矛盾发展决定的社会发展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将会有进一步丰富发展的内容。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凤城
"站起来"的重要内涵和表征是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确立"小康"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刻调整;"强起来"体现在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等诸多方面。从"革命外交""政治外交",到韬光养晦、先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再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同的历史内涵标示出不同时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的改革开放,从动力、指导思想到实际样态的变化,也彰显着时代变迁。
关键词: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新时代 改革开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炳林 储新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现代化建设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定位的思想旗帜。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怡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内外两个大局,对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局面、新理念予以高度概括并提出了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而生成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集合,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深远的实践意义。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并结合新时代的特征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四者的统一体。因此,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并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不仅对构建系统化经济学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厘清新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傅元略
管理会计理论应用过程也是接受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管理会计实践检验的过程,在这一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新问题,需要理论研究者对理论进行改进和扩展,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加以经验论证和实践检验,如此循环不断,使得这些理论模型和命题结论更为完善,更具有指导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实际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的现实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希中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源自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既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中国的历史问题,也不能圆满回答中国的发展问题。历史研究回归中国本土,构建中国“主体性”已成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史学界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华文化发展新需要,基于学科自身发展演变规律提出的新思考,符合时代逻辑。其本质是基于文化认同,依托高度文化自信,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提炼出富有启发性和阐释力的本土化概念、理论和观点,在揭示中国道路特殊性的同时,为世界贡献有益的经验和智慧,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文化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 历史学研究 中国“主体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综合的科学理论体系,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精华,坚守了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追求,发掘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的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新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诠释治国之道、修身之道、人与自然关系、全面从严治党与大国外交方略的文化底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詹德斌 陈俊杰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表现出“情理相交、真诚温暖”的鲜明风格,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尚未对亲情外交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鉴于此,本文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以及“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路径来构建亲情外交理论。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亲情外交理论积极汲取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其包含着“天下国家”现代化转型、党的领导以及民心政治的三重理论逻辑;其次,基于亲情外交的理论内涵,可以演绎出“天下一家亲”的世界观、“天下无外”的方法论和“化成天下”的价值观三个维度。最后,本文抽象和提炼出亲情外交的理论范式,并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进行初步验证。实践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亲情外交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情理并举、情理融通,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话语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志耘 李芳
从治理发展的历史中抽绎出治理的演变规律、变革动因与逻辑,然后由一般到特殊,开展中国特色科技治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科技治理变革的动力源自科技—产业—社会的相互作用,根本原因是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技术的工具化是科技治理调试的逻辑起点;治理的基本目标是趋利避害,表现在科技治理中则是增进人类福祉和促进科技向善,这决定了科技治理推进的3个主要方向,即创新加速、赋能加速以及风险防范;范式变革下,科技发展正处于一个复杂系统中,要求体系化推进科技治理;对应当前亟待解决的5类问题,中国科技治理体系需要至少具备4种功能,对应构建4大治理系统,并通过运行机制和治理工具的设计完善来重塑各主体的利益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其最伟大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思想(以下称:习近平扶贫思想)。打好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需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特征,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需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扶贫思想引领形成的我国贫困治理新体系及其对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扶贫思想 贫困治理体系 脱贫攻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世泰
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人们生活的伦理文明获得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伦理意蕴,探索人们在日常消费生活中能够遵循的伦理准则,为铸造经济文明形态提供理论参考,是值得人们关注的现实议题。余达淮教授等撰写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一书站在全球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着眼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探寻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诉求,为全人类的经济伦理生活贡献中国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