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8)
- 2023(14523)
- 2022(12068)
- 2021(11308)
- 2020(9397)
- 2019(20766)
- 2018(20275)
- 2017(38350)
- 2016(20647)
- 2015(22471)
- 2014(21975)
- 2013(21360)
- 2012(19522)
- 2011(17853)
- 2010(17952)
- 2009(17163)
- 2008(16837)
- 2007(15102)
- 2006(13317)
- 2005(12299)
- 学科
- 济(82004)
- 经济(81895)
- 管理(65297)
- 业(61360)
- 企(51376)
- 企业(51376)
- 方法(33516)
- 数学(28758)
- 数学方法(28406)
- 中国(27206)
- 财(24842)
- 农(22843)
- 制(22480)
- 业经(19210)
- 贸(17576)
- 贸易(17563)
- 学(17272)
- 易(17199)
- 技术(16807)
- 银(16504)
- 银行(16479)
- 行(15858)
- 体(15583)
- 融(15390)
- 金融(15386)
- 务(14772)
- 财务(14725)
- 财务管理(14690)
- 农业(14662)
- 企业财务(13991)
- 机构
- 大学(294726)
- 学院(292505)
- 济(127921)
- 经济(125625)
- 管理(107711)
- 研究(103127)
- 理学(92176)
- 理学院(91121)
- 管理学(89667)
- 管理学院(89083)
- 中国(79818)
- 财(62485)
- 京(61528)
- 科学(59456)
- 所(51261)
- 财经(49107)
- 研究所(46219)
- 中心(45455)
- 经(44747)
- 农(44231)
- 江(43025)
- 经济学(41836)
- 北京(38946)
- 业大(38716)
- 范(38087)
- 师范(37699)
- 经济学院(37435)
- 院(37030)
- 财经大学(36638)
- 农业(34452)
- 基金
- 项目(191481)
- 科学(153212)
- 基金(142277)
- 研究(141458)
- 家(124304)
- 国家(123323)
- 科学基金(105952)
- 社会(94343)
- 社会科(89717)
- 社会科学(89697)
- 基金项目(73336)
- 省(72217)
- 自然(65697)
- 教育(65381)
- 自然科(64251)
- 自然科学(64232)
- 自然科学基金(63160)
- 划(61359)
- 资助(57942)
- 编号(54558)
- 成果(45826)
- 部(44003)
- 重点(43720)
- 创(42211)
- 发(41012)
- 国家社会(40871)
- 制(40254)
- 创新(39846)
- 课题(38939)
- 教育部(38548)
- 期刊
- 济(143081)
- 经济(143081)
- 研究(93773)
- 中国(61185)
- 财(50139)
- 学报(45605)
- 管理(43566)
- 科学(42820)
- 农(41598)
- 大学(35505)
- 学学(33435)
- 教育(32501)
- 融(29627)
- 金融(29627)
- 农业(27852)
- 财经(26635)
- 经济研究(24859)
- 技术(24177)
- 经(23109)
- 业经(21790)
- 问题(18776)
- 贸(17215)
- 业(15200)
- 世界(14910)
- 国际(14864)
- 技术经济(14323)
- 版(14097)
- 科技(13766)
- 现代(12626)
- 统计(12231)
共检索到446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要举措。"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文章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现有基本国情的分析,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线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秀华 王海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下,其慢增长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增长总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剩产能和社会分配五个维度。文章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供与求的无缝对接、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等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下五个维度慢增长的成因,即"生产力代价居高与生产关系发展滞后、物质和精神产品市场的错位生产、惯性排斥思维及市场经济缺口的矛盾"等;进一步研究可知,依靠"避免关系割裂与效率优化助推、协调配给机制和新型文化霸权、矫正有色视角及重建布局调控"等路径,推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秀华 王海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下,其慢增长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增长总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过剩产能和社会分配五个维度。文章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供与求的无缝对接、有计划和按比例的发展规律"等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下五个维度慢增长的成因,即"生产力代价居高与生产关系发展滞后、物质和精神产品市场的错位生产、惯性排斥思维及市场经济缺口的矛盾"等;进一步研究可知,依靠"避免关系割裂与效率优化助推、协调配给机制和新型文化霸权、矫正有色视角及重建布局调控"等路径,推进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消解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供需矛盾,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供需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结构不合理。一方面表现为部分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有效需求不能满足,出现供求不相匹配、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状。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性偏好,制造业投资过大、产能过剩,劳动力供给不足、生产成本上升,体制机制僵化、产业政策决策失误,是造成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市场主体着手,具体来说,就是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解为"企业+供给侧+存量"改革和"企业+供给侧+增量"改革,以及"政府-机制"改革和"市场+配置"改革两部分。企业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化解和预防产能过剩,对低于行业平均发展水平的要破...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供给学派 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蕊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动因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4年三大都市农业面板数据,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角度对都市农业影响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都市农业供给测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为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
供给侧 影响因素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柳亚琴 赵国浩
新形势下国内化石能源市场正处于"需求强度减弱期、过剩产能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同时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量不足。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减少煤炭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诉求,以应对气候变化和雾霾治理为背景,厘清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提炼新常态下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并从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政策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的GDP增速从2012年开始回落,告别了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正式进入了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确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此,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非常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与"三驾马车"一脉相承,需要政府大有作为,做到统筹兼顾。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三驾马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供需结构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需求来说,既有内需不足,也有需求外溢,海外疯狂扫货时有发生;从供给来说,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的同时,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在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当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供给和需求共同发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回到西南财经大学,我感到既高兴,又亲切。见到了那么多老师、领导、同事,使我感到仿佛回到当年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那段时间,可能是我人生中最为轻松的时光。当我翻看自己已发表的论文时,发现1992年时我在西南财大就发表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蕊
本文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动因入手,分析了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4年三大都市农业面板数据,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从供给侧角度对都市农业影响经济增长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都市农业供给测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为都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
供给侧 影响因素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生产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驱动理论深入推进改革拓展理论空间,生态文明观为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劳动价值理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行保障提供理论支撑。从逻辑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统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平衡理论是目标,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是发展方式,劳动价值论是保障,它们相互作用,动态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志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层面的总体文化战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新常态背景下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供给不均等、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影响机理分析,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科学供给、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常态 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侧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