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3)
2023(5304)
2022(4237)
2021(4180)
2020(3274)
2019(7252)
2018(7268)
2017(11725)
2016(7403)
2015(8212)
2014(7764)
2013(6693)
2012(6217)
2011(5816)
2010(6218)
2009(5710)
2008(5670)
2007(5503)
2006(4997)
2005(4642)
作者
(17342)
(14360)
(14249)
(13447)
(9016)
(6886)
(6530)
(5624)
(5393)
(5285)
(4870)
(4828)
(4697)
(4607)
(4496)
(4346)
(4258)
(4233)
(4226)
(4224)
(3851)
(3487)
(3383)
(3363)
(3308)
(3258)
(3236)
(3178)
(2906)
(2808)
学科
管理(20641)
教育(19664)
(18829)
(17995)
经济(17979)
(17552)
企业(17552)
中国(13241)
技术(12105)
理论(9970)
技术管理(8553)
(7025)
教学(6944)
业经(5747)
(5373)
方法(5060)
(5022)
(4876)
(4836)
(4426)
银行(4421)
发展(4366)
研究(4321)
(4293)
(4243)
(4013)
金融(4012)
思想(3826)
(3645)
政治(3628)
机构
大学(99172)
学院(93682)
研究(34808)
(30086)
经济(29209)
管理(28687)
教育(28178)
(24481)
师范(24417)
理学(23758)
理学院(23379)
管理学(22917)
管理学院(22682)
(22503)
中国(20151)
师范大学(20098)
科学(19047)
(16612)
(16588)
(16142)
北京(15246)
研究所(14851)
中心(14122)
技术(13588)
职业(13581)
(13330)
(12349)
财经(12249)
(10969)
教育学(10962)
基金
项目(53682)
研究(49646)
科学(44681)
基金(34855)
教育(30983)
社会(29880)
(28805)
国家(28335)
社会科(28015)
社会科学(28008)
科学基金(24122)
(23039)
编号(22544)
成果(22088)
(21086)
课题(19540)
基金项目(17123)
(16809)
规划(14898)
(14592)
项目编号(14084)
重点(13595)
(13481)
创新(13471)
(13324)
(13085)
教育部(12522)
资助(12379)
(12318)
自然(12026)
期刊
教育(49264)
研究(42904)
(37374)
经济(37374)
中国(30484)
(13518)
技术(12812)
管理(12797)
学报(11681)
职业(11671)
科学(10754)
大学(10515)
学学(7833)
(7654)
论坛(7654)
财经(7623)
(7594)
技术教育(7491)
职业技术(7491)
职业技术教育(7491)
(7163)
金融(7163)
(6734)
图书(6473)
高等(6039)
经济研究(5481)
业经(5403)
成人(5375)
成人教育(5375)
(5348)
共检索到160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颜家佳  
新媒介的出现必将对人们的音乐认知、音乐情感、音乐认同等产生巨大影响,这集中表现为对传统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方法构成了重要挑战。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诸多挑战,并从挑战中瞅准发展机遇,以推动高等音乐教育的迅速发展,具体措施则是注重对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实践、教育方法的转换等的研究工作,注重日常音乐教学点滴经验的积累与升华,以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实效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鶄  
新媒介的横空出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也开始正视媒介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力度,触及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也剧烈改变了音乐教育的学理结构。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的结构性联合中,新媒介技术完成了对音乐"技艺"的祛魅,呼唤着媒介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统一;完成了对音乐教育方法的"去中心化",要求建立一种无中心、无权威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完成了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去审美化",要求建立以反思性实践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范式。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成为当下和未来音乐教育的学理生长的逻辑起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闻学  
我国媒介产业正处于深刻和快速的转型之中,客观上要求媒介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与管理思路进行相应的转型。创新管理是我国媒介企业面临的管理新挑战和主旋律;创新力与控制力的共生与统一应是今后我国媒介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宣文  张英萍  
当前媒介识读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全球化兴起的契机,也形成了一些全球化共识:媒介识读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教育;媒介识读教育需要不断回应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变化而作出调整;媒介识读教育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活动,在不同的文化和学习环境中应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我国媒介识读教育的开展面临诸多困境:缺乏有效的推动机构,缺乏共识,媒介识读教育本土化理论与实践薄弱。未来我国媒介识读教育需要解决集中试点与扩展问题,促进媒介识读教育从理念倡导转变为系统性教育干预,并积极应对新媒介技术的挑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亚洲  
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部分,同时对于构建高校人文环境也起到了积极意义。新时期环境的发展,对于高校教学改革都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与要求。在当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新媒体在各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工作中,对于加快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而高校的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播,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冠文   于健  
大众传播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媒介素养教育内涵,透视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引起人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更加有效地促进大众媒介、受众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琛琛  李广海  
音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现阶段高校的音乐教育未能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承。对此,需要教师和学校积极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推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和优化,既要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也要积极借助现代音乐理论、现代科技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时代潮流的紧密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振航   黑晓卉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庆华  
传统主流媒体与快速发展的新媒介的结合,不仅使传统主流媒体重新获得发展活力,而且能够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官方性,净化新媒介下的大众传播环境,抵制新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花家明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玲  
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美育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充实人的心灵,提高人的觉悟,使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显示出文明的力量。文章认为,音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作用,用音乐塑造美、创造美的世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初  刘洪莲  黄伟群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