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54)
2022(1342)
2021(1212)
2020(1141)
2019(2482)
2018(2613)
2017(5349)
2016(3019)
2015(3504)
2014(3616)
2013(3570)
2012(3194)
2011(3116)
2010(3249)
2009(3262)
2008(3365)
2007(3176)
2006(2941)
2005(2573)
2004(2522)
作者
(9149)
(7884)
(7623)
(7202)
(4913)
(3760)
(3490)
(3064)
(2964)
(2872)
(2623)
(2613)
(2610)
(2600)
(2461)
(2195)
(2188)
(2186)
(2185)
(2165)
(2115)
(1901)
(1876)
(1860)
(1805)
(1744)
(1706)
(1620)
(1559)
(1520)
学科
(15514)
经济(15498)
管理(10538)
(9942)
(9122)
企业(9122)
方法(7122)
数学(5520)
数学方法(5485)
中国(4226)
(4115)
理论(3822)
(3794)
(3665)
(3631)
业经(3262)
地方(2975)
教育(2895)
(2598)
(2490)
贸易(2489)
(2390)
(2388)
(2352)
(2333)
金融(2332)
(2238)
(2236)
银行(2232)
(2156)
机构
大学(52558)
学院(50429)
(19504)
经济(19021)
管理(17719)
研究(16177)
理学(15025)
理学院(14810)
管理学(14487)
管理学院(14398)
中国(11746)
(10723)
(10521)
科学(9898)
(8587)
师范(8556)
(8549)
财经(8382)
(8005)
研究所(7619)
(7456)
师范大学(6908)
北京(6871)
(6712)
(6499)
中心(6474)
经济学(6154)
财经大学(6034)
业大(6008)
(5670)
基金
项目(28284)
科学(22489)
研究(21479)
基金(20587)
(17437)
国家(17243)
科学基金(14671)
社会(14160)
社会科(13300)
社会科学(13296)
(10911)
基金项目(10808)
教育(10434)
(9167)
自然(8807)
自然科(8622)
自然科学(8620)
编号(8531)
自然科学基金(8486)
资助(8331)
成果(8088)
(6631)
课题(6358)
重点(6252)
教育部(5870)
(5819)
人文(5711)
(5689)
(5603)
国家社会(5588)
期刊
(25441)
经济(25441)
研究(17705)
中国(9840)
学报(8921)
(8914)
科学(7828)
教育(7688)
管理(7105)
大学(6847)
学学(6284)
(6163)
财经(5669)
(4876)
(4052)
金融(4052)
业经(3881)
农业(3860)
技术(3810)
经济研究(3627)
问题(3619)
图书(3082)
(2867)
(2856)
商业(2703)
技术经济(2646)
(2609)
论坛(2609)
书馆(2446)
图书馆(2446)
共检索到7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新光  刘毅  常绮帆  
基于传统的中国政商文化,政商关系呈现出特定的价值内涵。当前,我国政商关系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短板。新时代要求我们秉持新发展理念,重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厘清政商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以法治为保障,努力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中国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为强  
谈重塑新型银企关系王为强国有企业现代化、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这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关系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素。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转轨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遇到了困难,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丽丽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政商关系在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成为一个新课题。畸形的政商关系使得政府这个"有形之手"不断越权、使得市场这个"无形之手"不断缺位。政商关系畸形扭曲的原因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交往缺乏有效的制约、文化缺乏有效的构建。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明确规矩规则以及构建政商文化等方面持续不断地作出努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杜德清  
重塑银企转制下的新型信用关系杜德清随着我国银行、企业转制的不断深入发展,银企之间的信用矛盾日渐突出,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资信关系的不断恶化,解决这种矛盾有效办法是深化银企配套改革,通过银行信贷资金的科学配置,不断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活化资产存量,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吸引高质量外资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2017~2018年《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政商关系对城市吸引外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新型政商关系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外资的流入。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企业创新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个机制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省会城市和东部城市政商关系的改善显著促进了外资的流入,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则不明显。研究启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新型政商关系,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流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忠明  
审计关系是审计市场上从事审计服务交易各方自引发审计需求开始到完成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总和。当前审计市场中三方关系人失衡和错位影响了审计独立性 ,有效解决措施是切断审计师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的联系 ,增加第四方审计关系人 ,专门从事聘请审计师的工作 ,第四方审计关系人的出现改变了原有三方关系人的部分关系和行为。目前诸如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 ,以及证券监督委员会下设审计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公共服务选聘机构均可以承担审计第四方关系人的角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显举  
构筑有投资价值的中国股市 ,才能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双赢”,才能充分发挥股市促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投机不是中国股市的合理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李锐  
国家审计权与监察权尽管隶属于权力架构的不同阶层,但都是国家腐败治理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审计权与监察权的协同腐败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单一监管治理对腐败难以起到遏制作用,协同关系的重塑是必然趋势。基于此,通过比较审计权与监察权在国家监督系统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分析两者优劣势,从主体耦合、过程协同、结果共用三方面助力审计权与监察权协同关系的重塑,为关系重塑提供保障性应对策略,推进国家腐败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李锐  
国家审计权与监察权尽管隶属于权力架构的不同阶层,但都是国家腐败治理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审计权与监察权的协同腐败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单一监管治理对腐败难以起到遏制作用,协同关系的重塑是必然趋势。基于此,通过比较审计权与监察权在国家监督系统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分析两者优劣势,从主体耦合、过程协同、结果共用三方面助力审计权与监察权协同关系的重塑,为关系重塑提供保障性应对策略,推进国家腐败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李锐  
国家审计权与监察权尽管隶属于权力架构的不同阶层,但都是国家腐败治理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审计权与监察权的协同腐败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单一监管治理对腐败难以起到遏制作用,协同关系的重塑是必然趋势。基于此,通过比较审计权与监察权在国家监督系统改革前后的变化,在“监审分离”的背景下分析两者优劣势,从主体耦合、过程协同、结果共用三方面助力审计权与监察权协同关系的重塑,为关系重塑提供保障性应对策略,推进国家腐败治理工作不断深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平   马璐  
银行和企业都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细胞,银企关系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的新型经济关系,也就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环境与日本主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可借鉴日本主银行制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主办银行制度,从而在银行与企业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交易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为强  
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转轨建制中的作用王为强1994年,我国以四大专业银行实行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我国加快了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中心的改革。国有企业现代化、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华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打工构成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农业剩余劳力出现并增加,城乡发展水平差距,以及改革开放后农民自由度提升,是农村劳力进城打工的主因。城乡关系涉及现代化诸多层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代化内在要求与重要标志。当前城市化水平很低,乡村“三留守”问题严重,城乡关系存在严重弊端。城镇化应以人为本,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一是让农民自由转移至非农产业;二是让农民自由迁移至城市定居;三是为那些不愿或不能定居城市的农民在农村提供较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使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总之应通过制度保障,实现城乡相得益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存刚  张小瑛  
非公有制经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完善的必然选择,为中国的改革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化的主要动力。非公有制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制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是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核心。"亲""清"结合是新型政商关系的内在要求,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商关系的边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奠定前提和基础;构筑"亲""清"文化,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下坚实根基;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