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3)
- 2023(9059)
- 2022(7522)
- 2021(6955)
- 2020(5668)
- 2019(12440)
- 2018(12456)
- 2017(23660)
- 2016(13016)
- 2015(14285)
- 2014(14221)
- 2013(14072)
- 2012(12934)
- 2011(11993)
- 2010(12425)
- 2009(12032)
- 2008(12006)
- 2007(11283)
- 2006(10449)
- 2005(9556)
- 学科
- 济(55655)
- 经济(55518)
- 农(49107)
- 业(47344)
- 管理(40924)
- 农业(32786)
- 企(26810)
- 企业(26810)
- 业经(20339)
- 制(16845)
- 环境(16079)
- 方法(15484)
- 财(14983)
- 中国(14341)
- 发(12613)
- 体(12585)
- 数学(12529)
- 农业经济(12434)
- 数学方法(12404)
- 地方(12053)
- 学(11779)
- 划(10545)
- 发展(10323)
- 展(10299)
- 策(9653)
- 村(9633)
- 农村(9614)
- 银(9251)
- 银行(9242)
- 体制(9215)
- 机构
- 学院(196196)
- 大学(191356)
- 济(82318)
- 经济(80568)
- 管理(73329)
- 研究(66399)
- 理学(62620)
- 理学院(61984)
- 管理学(61079)
- 管理学院(60741)
- 中国(52402)
- 农(51221)
- 京(39861)
- 科学(39460)
- 财(39415)
- 农业(38330)
- 业大(34076)
- 所(33351)
- 江(31941)
- 中心(31390)
- 财经(29904)
- 研究所(29721)
- 范(26904)
- 经(26813)
- 师范(26737)
- 州(24842)
- 北京(24448)
- 经济学(24048)
- 农业大学(23680)
- 省(23470)
- 基金
- 项目(125861)
- 科学(99887)
- 研究(97822)
- 基金(91137)
- 家(78246)
- 国家(77423)
- 科学基金(66484)
- 社会(64653)
- 社会科(60733)
- 社会科学(60715)
- 省(51015)
- 基金项目(48637)
- 教育(42422)
- 划(40965)
- 编号(40899)
- 自然(39316)
- 自然科(38204)
- 自然科学(38195)
- 自然科学基金(37497)
- 资助(34720)
- 成果(33543)
- 制(30970)
- 农(29954)
- 发(28693)
- 部(28537)
- 重点(28313)
- 课题(27810)
- 国家社会(27067)
- 创(26047)
- 性(25513)
- 期刊
- 济(106462)
- 经济(106462)
- 研究(58092)
- 农(57889)
- 中国(45637)
- 农业(39065)
- 财(31046)
- 学报(30758)
- 科学(29084)
- 大学(24976)
- 学学(23849)
- 业经(23737)
- 管理(23042)
- 融(21166)
- 金融(21166)
- 教育(19891)
- 业(17299)
- 财经(15779)
- 问题(15424)
- 技术(14938)
- 农业经济(14869)
- 农村(14784)
- 村(14784)
- 经(13504)
- 版(13144)
- 经济研究(12287)
- 世界(11563)
- 资源(11261)
- 经济问题(11068)
- 社会(11015)
共检索到30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燕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环境 法制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永芳 周志民 谭莉梅
本文从农田、水体、植被、生物多样性、大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引起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共环境意识、经济手段、所有权、行政领导责任制,立法和执法方面,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农村 法律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任辉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金融角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部门作为农业经济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理所应当地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进 周宏彬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但目前,农村环境管理缺位、体系制度不完善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令人堪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新的介入点,将生态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娄金华 黄秉杰 周德田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将会引起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全面改观,最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良,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推进。可以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确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宏波 刘任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威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给我国建成农村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在增加农民环保意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创新,创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城乡发展 生态环境 保护 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设
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调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农民的收入和基本保障大幅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尤其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象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面临的难题及原因,寻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途径,以期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辉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涵义出发,论述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及优化原则,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和谐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双林 姜群华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法治保障。立法方面,缺乏良法;执法方面,缺乏法治化的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机构职能重叠,执法不严,执法无效,且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利益平衡方面,管理机构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排污企业与受害者的利益冲突等,缺乏有效的法律调节手段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立法,健全法治化的行政执法体制,依法调整各方利益,强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参3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咸钟 徐昕 韩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同时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二者相互联系。但据调查显示,在我国新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恶劣,仍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植被破坏严重,水土资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峻,还有大量的废弃物等。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构建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简单概述,再具体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就生态环治理路径的优化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旨在帮助农村居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发展规划,从而早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朋
当前,新农村建设应该认识到三重维度:改革县乡政府间“压力型”体制是关键,重构乡村关系是根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是保障。落实三重维度的根本在于树立“有效政府”的理念和明确农村基层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基层政府 政治生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元 孙英杰
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农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却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正反双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小觑的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旅游经济的协调共赢发展,已经成为一道现实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视角对创新农村旅游经济的具体机制和主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
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农村旅游经济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制度的保障特别是立法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是不可替代的。首先,需要通过立法将行之有效的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予以巩固。其次,建设新农村,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综合改革作出制度关怀。再次,我国能够覆盖农村的全民性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立法还存在空白点,需要加以完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立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东兰 刘志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新农村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新农村的软件建设,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开始从"硬件"转向"软件",渴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方面显示了农民对更高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农民进对社会公平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强烈诉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