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9)
2023(5454)
2022(4572)
2021(4174)
2020(3553)
2019(7951)
2018(7831)
2017(14897)
2016(8263)
2015(9224)
2014(9274)
2013(9004)
2012(8228)
2011(7595)
2010(7790)
2009(7704)
2008(7890)
2007(7349)
2006(6534)
2005(6194)
作者
(23697)
(19814)
(19802)
(18852)
(12757)
(9506)
(8936)
(7587)
(7493)
(7234)
(6915)
(6665)
(6651)
(6493)
(6459)
(6118)
(5777)
(5773)
(5746)
(5643)
(5129)
(4826)
(4707)
(4700)
(4498)
(4490)
(4448)
(4290)
(3949)
(3891)
学科
(31118)
经济(31040)
管理(30952)
(26271)
(23112)
企业(23112)
(12749)
(12144)
方法(11333)
中国(11057)
数学(8975)
数学方法(8845)
(8621)
业经(8298)
(8240)
体制(7447)
(7286)
(7131)
财务(7106)
财务管理(7087)
(7044)
银行(7037)
企业财务(6758)
(6742)
金融(6739)
(6720)
理论(6349)
(5684)
(5614)
制度(5583)
机构
大学(128052)
学院(124543)
(52341)
经济(51213)
管理(45386)
研究(42675)
理学(38127)
理学院(37650)
管理学(37114)
管理学院(36843)
中国(32742)
(29585)
(26846)
科学(23415)
财经(22488)
(21573)
(20186)
(19958)
研究所(18907)
中心(18746)
(17227)
经济学(17208)
师范(17097)
北京(17010)
财经大学(16564)
(16030)
(15610)
经济学院(15280)
(14941)
业大(14832)
基金
项目(76779)
科学(61598)
研究(58520)
基金(57150)
(48925)
国家(48497)
科学基金(41954)
社会(39423)
社会科(37308)
社会科学(37300)
基金项目(29632)
(28701)
教育(27418)
自然(25147)
自然科(24563)
自然科学(24558)
(24504)
自然科学基金(24150)
编号(23030)
资助(22732)
成果(20875)
(20805)
(18051)
重点(17497)
国家社会(16841)
课题(16823)
教育部(16147)
(16007)
(15940)
(15670)
期刊
(62705)
经济(62705)
研究(44018)
中国(28230)
(25450)
管理(18695)
学报(18434)
科学(17991)
教育(15480)
(15327)
大学(14930)
学学(13919)
(13548)
金融(13548)
财经(13243)
(11374)
技术(9801)
农业(9458)
经济研究(9282)
业经(8884)
问题(8555)
(6601)
(6270)
理论(5845)
现代(5806)
改革(5661)
(5661)
财会(5633)
世界(5558)
技术经济(5536)
共检索到19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宠  
论新人口流动制度○李永宠人口流动制度滞后于人口流动实践,是当今我国人口流动管理中存在的一大突出矛盾。这一矛盾的根本解决,有待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人口流动制度的诞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静态等级人口流动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旧经济体制转轨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楚明  
国际资本流动有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决定,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地深入,我们发现非价格因素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作用日益增大。在非价格因素中,制度的质量和人口流动却是决定资本流动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是长期的和难以改变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阳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化,人口跨户籍所在地流动的浪潮冲击着既有户籍制度中就业领域的不平等。由于我国传统社会结构性、体制性及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现今流动人口就业领域存在着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待遇较低、就业保障被边缘化、就业范围单一、就业权益受到侵害后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等主要问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正形成的当下,应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将权益与户籍相脱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和增强流动人口权利意识等方面入手,逐步消除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保障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分析近十年流动人口住房来源的变动趋势、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更能体现"安居"的住房拥有和保障性住房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约七成流动人口租住私房,拥有住房的比例很低,租住公屋的比例极低;尽管流动人口群体内存在明显分层,但作为"外来人",住房方面的共性大于差异性;流入地经济越发达、流动跨越的行政区域越大,拥有住房或租住公屋的概率越低。可见,将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之路依旧举步维艰、任重道远。在"住有所居"、"共享"发展等理念的引领下,未来需要真正从制度上消减流动人口安居之路上的障碍,扩大公租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乐东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户籍制度的变迁将广大农民束缚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而土地制度的变迁却是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两种制度变迁的综合结果,是将城市的贫困和失业问题,转化成了农村的贫困和失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忠怀  吴晓聪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萨  曾红颖  赵崇生  陈成云  徐高鹏  
我国城镇化的重点是人口的城镇化,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实质是让广大进城农民能平等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各项公共服务,消除城市内居民的二元结构,使广大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既有城乡的转换,还有区域的转换。也就是说,一部分农民能在家乡附近的城镇就地转化为市民,还有一部分农民会离开家乡,到外省的城镇去安家落户。为了解决流入和流出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科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我国一些省市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管理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就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张应强  
学习自由不仅是大学生的基本权利,也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制度环境。从实践层面而言,学习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制度规约,学习自由与学习制度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张力。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自由权利相对虚弱,学习过程受到过多外部控制。当务之急是重构大学生学习的权利与责任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学习管理体系,为学习自由的实现创设和谐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成斌  
文章通过划分农民工在外出打工期间对子女教育选择形式的类型,采用实证调查数据揭示了双亲外出留守型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进入大学的概率最低,滑入犯罪的概率最高;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外出留守儿童比随同父(母)外出的流动儿童进入高层次院校的概率更大,表明流动儿童不稳定的受教育过程、高考返回原籍等因素影响了其向上流动的概率。因此,国家应当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选择形式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干预,减少双亲外出留守型儿童的数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睿  胡治平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了我国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生存和就业成本不断提高等问题,因而户籍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受到普遍质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地方还因此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改革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沿革、弊端、改革措施进行了思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房莉杰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改善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制度途径。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结果:虽整体而言健康状况较好,但传染病发病率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较大差距,对预防保健有较大需求。同时参保率低,保障水平有限。结论:这与目前制度建设水平相关,在目前建立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差异与参保地点差异两个维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卫生服务利用,无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加何种社会医疗保险,在居住地参保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地域区隔"构成了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制度藩篱,应尽快解决跨统筹地区就医结算的"不便捷",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消除地方本位主义,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制度创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军  
一、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的形成与松动新中国成立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受旧体制下工业布局和国家强大的行政干预的影响,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刚性迁移,人口迁移的主体是农村人口,主要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随着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在这几十年间,还出现过几次人口大规模、有组织地从城市向农村倒流的现象。这种刚性的人口流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使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都付出了难以补偿的巨大代价。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另一特征是建国三十年来自发性的人口流动几乎处于停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裕民  钟治锋  米玛顿珠  
中国走新型城市化之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城市化的制度架构致使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陷入发展的困境。他们作为两栖人口长期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长期承受居无定所、与家人分离,他们缺乏上升发展的制度通道,从而对未来缺乏预期。他们作为生产者缺乏提升创造力的条件;作为消费者,他们的购买力低下;作为社会成员,他们长期被排斥在规范社会秩序之外;作为自然人,不能很好地承担家庭责任。中国传统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制度障碍导致国家经济、社会、城乡结构失调和发展难以持续。直面流动人口问题,构建全面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架构和政策体系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首要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