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4)
2023(9007)
2022(7266)
2021(6958)
2020(5558)
2019(12739)
2018(12865)
2017(22807)
2016(12749)
2015(15072)
2014(15395)
2013(14778)
2012(13631)
2011(12626)
2010(12610)
2009(11828)
2008(12001)
2007(10777)
2006(9677)
2005(9404)
作者
(35791)
(29657)
(29647)
(28503)
(19102)
(14267)
(13554)
(11540)
(11523)
(10843)
(10352)
(10074)
(9787)
(9758)
(9476)
(9277)
(8763)
(8597)
(8584)
(8392)
(7847)
(7193)
(7181)
(6999)
(6869)
(6682)
(6648)
(6610)
(5997)
(5983)
学科
(55857)
经济(55796)
管理(32288)
(30228)
(23123)
企业(23123)
中国(22434)
方法(19605)
(16564)
数学(16297)
数学方法(16165)
业经(13279)
(12803)
贸易(12792)
(12755)
(12509)
(12199)
(11417)
农业(10721)
(10235)
银行(10226)
理论(10019)
地方(9879)
(9863)
(9583)
金融(9581)
(9485)
教育(9245)
(8931)
(8266)
机构
大学(187327)
学院(184453)
(81864)
经济(80358)
研究(70489)
管理(61404)
中国(56435)
理学(50339)
理学院(49652)
管理学(48868)
管理学院(48496)
(41819)
科学(39335)
(39178)
(35860)
研究所(31983)
中心(30988)
财经(30255)
(28778)
(28314)
师范(28125)
北京(27582)
(27582)
经济学(27272)
(26581)
(24803)
经济学院(24366)
(23374)
师范大学(22797)
财经大学(22205)
基金
项目(109284)
研究(86010)
科学(85969)
基金(79010)
(68200)
国家(67613)
科学基金(56635)
社会(55554)
社会科(52499)
社会科学(52486)
教育(40386)
基金项目(40026)
(39434)
编号(35436)
(34275)
资助(32379)
自然(32312)
自然科(31548)
自然科学(31542)
成果(31439)
自然科学基金(31009)
课题(25816)
(25669)
重点(25556)
(24573)
中国(24531)
国家社会(24185)
(22957)
教育部(22467)
(21833)
期刊
(99099)
经济(99099)
研究(67313)
中国(44940)
(31829)
教育(29765)
学报(27977)
(25949)
科学(25892)
管理(24937)
大学(21898)
(19767)
金融(19767)
学学(19466)
农业(17622)
财经(17097)
技术(16878)
经济研究(16702)
(15024)
业经(14021)
(13981)
问题(13625)
图书(13409)
国际(12970)
世界(12424)
(10539)
书馆(10476)
图书馆(10476)
(9761)
论坛(9761)
共检索到309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现代化是贯穿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发展进程的历史主题。60年间,中国启动了全面的现代化进程,将一个前现代化国家推进到初等发达国家行列。新中国60年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方位。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展开的,是自主的历史创造进程,这60年的未来指向,就是中国将沿着自身的历史逻辑,继续开创自己的民族历史,进而,彰显中华民族历史的世界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70年的财政制度现代化历程,是财政在服务国家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70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支持。面向未来,财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承训  
经过60年艰辛探索,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资源配置形式日臻完备。总结和升华历史经验,应当从深层次上认识生产社会化规律所要求的"市场调节、调节市场"双导向机制及其内生性和复杂性,自觉地促进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机耦合,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双导向反馈型调控体系,着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神经器官",深化改革,进一步扫除新自由主义的负面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60年间成就了两项伟业: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并夯实了其富强的根基。中国经济理论的生成、探索和发展与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息息相关。学界在探索中逐渐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转向,后者只应扬弃前者而不应完全否弃之,进而应确立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雯  
现代化是一个从不发达社会向发达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它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体现了其整体性。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战略部署上经历了从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目标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在战略步骤上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新三步走"再到"两个十五年";在实践路径上从依靠群众大生产运动提高经济产量到不断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再到推进中国现代化融入世界现代化,并对世界现代化作出贡献。七十年的历史变迁启示我们,中国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中国方案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示范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亚光  毕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极具历史自觉和战略前瞻性的主动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先后经历了萌发、探索、建构3个阶段,完成了“中国式”选择从历史自觉、实践自觉到话语自觉的转型;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表现为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的提升、路径上从“先破后立”的老路到“破立结合”的新路的转变、方法上从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人民首创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目标相促进、战略目标和底线思维相统一、独立自主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相融合。未来在实践维度上,应着重把握好长期与短期的张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融合,提升引导和利用资本的能力;在理论维度上,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概念、指标度量和话语体系构建,持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乐明  宁阳  
中国现代化之路经历了从学习模仿他国模式,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再到新时代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演进过程。现代化实践的推进源于理论认识的发展,在对现代化基本内涵和建设规律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我国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经验,为世界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尤其为那些既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又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伟域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从演进逻辑、理论特质和话语构建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以此为脉络和基点,以新时代新征程为阶段研判,以新发展理念为逻辑引领,从切实筑牢国家财力基础、增强税收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参与全球税收治理、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式税收现代化的未来进路,以期形成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税收现代化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少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58年的初步探索阶段、1958~1978年的曲折前进阶段、1978~2002年的全面探索阶段和2002年至今的全新推进阶段。本文对每一阶段探索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总结和概括。
[期刊] 求索  [作者] 常明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苗勃然  周文  
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奋斗实践与巨大成就,需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现在国内有一种错误观点:将新中国70年完全割裂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年两个时期,认为这两个时期是相互对立,甚至是相互否定的。事实上,历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基于这种认识,文章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为改革开放后40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40年是对前30年的继承与发展,割裂掉任何一段历史都不会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性,未来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巷镇(于2001年由原周巷镇与原杭州湾镇合并而成)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南桥头堡,东南紧靠尔方大港宁波,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是长三角环杭州湾产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文斌  
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责任感,站到新的制高点上关注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研究主题也有了明显的转换和深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研讨会为学界对此问题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王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代玉启  刘妍  
“八八战略”列举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和八项举措,开辟了浙江发展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先行探索。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为浙江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铸就了鲜活的省域样本。从探索区域现代化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着内生性与共生性相促进、规划性与创造性相协调、普遍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文明意蕴,彰显了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价值叙事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