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9)
2023(7368)
2022(5532)
2021(5484)
2020(4389)
2019(10395)
2018(10188)
2017(18275)
2016(10426)
2015(12046)
2014(11977)
2013(11251)
2012(10378)
2011(9323)
2010(9967)
2009(8559)
2008(8506)
2007(7819)
2006(7210)
2005(6737)
作者
(27549)
(22446)
(22424)
(21932)
(14526)
(10802)
(10347)
(8834)
(8710)
(8626)
(7809)
(7773)
(7660)
(7481)
(7177)
(7074)
(6834)
(6832)
(6701)
(6581)
(6082)
(5721)
(5608)
(5428)
(5320)
(5320)
(5233)
(5163)
(4675)
(4475)
学科
(31995)
经济(31954)
管理(26327)
(21277)
(18082)
企业(18082)
中国(12901)
理论(12436)
教育(11115)
教学(10921)
(9905)
方法(9168)
业经(9111)
(8354)
(7996)
(7853)
学法(7308)
教学法(7308)
地方(7064)
(6574)
银行(6562)
数学(6525)
技术(6478)
农业(6312)
数学方法(6300)
(6283)
学理(6146)
学理论(6146)
(5891)
贸易(5875)
机构
学院(136573)
大学(131134)
研究(45468)
(44369)
管理(43188)
经济(42936)
中国(35302)
理学(34905)
理学院(34424)
管理学(33393)
管理学院(33147)
(29821)
科学(27077)
(25289)
(24439)
技术(23883)
(23240)
职业(23223)
(23220)
师范(23031)
中心(20920)
(20666)
研究所(20469)
北京(19656)
(19055)
教育(18332)
师范大学(18037)
财经(17741)
技术学院(16775)
(16752)
基金
项目(80288)
研究(68024)
科学(61288)
基金(50863)
(43426)
国家(42941)
社会(37395)
教育(36960)
科学基金(35718)
社会科(34989)
社会科学(34973)
(34754)
编号(31991)
(29051)
成果(28060)
基金项目(25427)
课题(25379)
(22209)
资助(21137)
自然(20529)
自然科(20025)
自然科学(20021)
自然科学基金(19601)
重点(19530)
项目编号(18502)
规划(17987)
(17876)
(17823)
(17370)
(17199)
期刊
(58273)
经济(58273)
研究(46410)
中国(43699)
教育(41556)
(20874)
学报(20409)
管理(19500)
技术(19161)
(17733)
科学(17230)
大学(16316)
职业(15942)
学学(13944)
(13643)
金融(13643)
农业(11859)
图书(11695)
技术教育(10474)
职业技术(10474)
职业技术教育(10474)
(10160)
论坛(10160)
财经(9996)
业经(9269)
书馆(9001)
图书馆(9001)
经济研究(8952)
(8727)
(7533)
共检索到23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青  
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修订在即,基于其实践范式的罅漏,指出:合作、目的化的评估观念,全面、体系化的制度安排,开放、去行政化的评估执行体系,分类、国际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是新一轮高职评估范式转变的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青  
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和指标体系修订在即,基于可转换多元相关性的主体选择,适应性、特色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和逻辑进路,重视过程程序和第三方评价视域构建指标体系,是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应把握的三个维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莲花  张剑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结合学校实际,重新构建了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做法是:教师队伍强调"双师"结构和教研教改成果,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体验性学习为关键点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实践教学建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教学效果以学生和行业企业的评价为主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明生  
高职"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着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产学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应崧  
本文结合参与院校评估、示范遴选、评估抽查等工作的体会,回顾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静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科学技术不断革新,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培养也应当适应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形势。库恩的"范式"思想对当代高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要加强科学的世界观教育;加强"范式"传递活动,使人成为人才;要使人才具备发现与质疑"反常"、解决"危机"的能力,真正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编写适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教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飞  李向阳  
随着IT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IT"双创型"人才,成为IT类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高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以"大学生技能培训与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培养高职IT"双创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其他专业"双创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双证书"式、"订单"式、顶岗式、工学交替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形式。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训基地建设是基础、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守兴  陈福明  
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学生认知规律、职业生涯发展轨迹,提出了"实务·实训·实战"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体系、"双师"团队、实训基地、教学改革、监控体系、社会服务能力六方面对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作了系统介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明  
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晓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社会、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践路径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凤池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对电子商务高职人才的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在立足于培养融信息技术和商业贸易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应顺势而为,根据行业发展的趋势设计出适应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饶君华  
本文认为,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1.5+0.5+0.5+0.5"人才培养模式应将高职学程划分为"学-做-学-做"四段,重点从四个方面展开:引入新学徒制;采用阶梯式教学体系;实施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四学程间的衔接教学包。"1.5+0.5+0.5+0.5"人才培养模式可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育人功能,实现高职生零过渡上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