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2)
2023(9983)
2022(8327)
2021(7598)
2020(6425)
2019(13866)
2018(13328)
2017(25709)
2016(14059)
2015(15186)
2014(14085)
2013(13691)
2012(12275)
2011(10902)
2010(10957)
2009(10629)
2008(10914)
2007(9863)
2006(8489)
2005(7583)
作者
(39838)
(33115)
(33006)
(30931)
(21064)
(16098)
(14779)
(12857)
(12625)
(11622)
(11378)
(11027)
(10674)
(10341)
(10339)
(10124)
(9920)
(9875)
(9720)
(9524)
(8183)
(8150)
(7796)
(7607)
(7460)
(7419)
(7341)
(7099)
(6525)
(6456)
学科
(52916)
(51668)
经济(51602)
管理(51427)
(45580)
企业(45580)
方法(25054)
数学(21435)
数学方法(21245)
(21056)
(15802)
财务(15792)
财务管理(15762)
中国(15478)
企业财务(15124)
技术(13996)
(13840)
业经(13218)
(13198)
(11961)
银行(11924)
(11213)
(11001)
保险(10909)
技术管理(10629)
(10500)
贸易(10493)
(10457)
金融(10456)
(10267)
机构
大学(199087)
学院(197007)
(80244)
经济(78851)
管理(78810)
理学(68015)
理学院(67351)
管理学(66346)
管理学院(65979)
研究(60722)
中国(50419)
(42009)
(39855)
科学(36745)
财经(33519)
(33439)
(30512)
(29950)
业大(29775)
(28595)
中心(28249)
研究所(27024)
农业(26362)
财经大学(25148)
经济学(24863)
北京(24593)
(22904)
商学(22814)
(22643)
商学院(22631)
基金
项目(131343)
科学(104174)
基金(98246)
研究(91592)
(87005)
国家(86244)
科学基金(74580)
社会(62205)
社会科(59069)
社会科学(59052)
基金项目(52329)
(50501)
自然(48965)
自然科(47918)
自然科学(47901)
自然科学基金(47123)
(42691)
教育(41206)
资助(38504)
编号(33883)
(30323)
重点(29372)
(29115)
创新(28622)
成果(26990)
国家社会(26458)
(26203)
科研(25623)
教育部(25389)
人文(24843)
期刊
(84064)
经济(84064)
研究(58263)
(35828)
中国(35681)
学报(35410)
科学(30592)
管理(29544)
(29310)
大学(26874)
学学(25801)
(23668)
金融(23668)
农业(18969)
财经(17991)
(15197)
教育(14889)
经济研究(14052)
技术(13822)
业经(13275)
(11155)
问题(11009)
(10656)
财会(10581)
科技(10341)
技术经济(10062)
(9461)
会计(9243)
商业(8957)
理论(8914)
共检索到287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艳  丁江萍  刘循循  
本文首先综述了公司治理的多种涵义。从产权理论视角看,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也是公司治理机制的一方,所以公司治理目标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而且要保护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中弱势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收益权。这为新《保险法》突显保护被保险人和投保人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接着,笔者从产权分析框架、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理论视角,分析了新《保险法》对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最后,在简述我国目前保险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机制出发,分析了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秦国辉  
我国《保险法》的最新修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运营行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新《保险法》的实施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能够妥善地根据新《保险法》及时对自身作出适当的调整,那么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无疑会提升,这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艳平  
由于我国保险业的长足发展 ,保险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 ,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日益加快 ,这些因素促成了我国《保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重了保险公司的责任 ;“适度监管”的监管理念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解开了保险公司的“生死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东山  陈刚  
国有保险公司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纵向垂直、按行政区域设立的机构。机构臃肿 ,人员冗多 ,人浮于事 ;政府集中管理 ,行政干预严重 ,政企不分 ,存在不少问题 ,严重制约了保险业务的发展。对此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即改革体制 ,适应发展 ;精兵简政 ,减员增效 ;培养人才 ,启用人才 ;优化产品 ,推动畅销 ;业务涵盖 ,走向国际 ;培养中介 ,降低成本 ;运用科技 ,提高效益 ;集约经营 ,集中管理 ;诚信服务 ,吸引客户 ;严格制度 ,惩治腐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以顺  陈夏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保险相对人①对保险标的是否具有保险利益,直接影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因此明确界定保险利益的范围,对于确定保险合同的效力至关重要。我国保险法在2009年的修订中虽然扩大了保险利益的主体范围、区分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主体享有保险利益的不同时间效力等,但是对于保险利益的规定仍有弊端。保险法应当在采取同意原则与利益原则兼顾的基础上,本着"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的理念,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保险利益,将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范围予以明确界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龚小洁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是一种最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它鼓励企业将风险进行整合,利用高度统一的方法来管理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随着各个保险公司的风险意识的增强和监管部门对全面风险管理规定的出台,全面风险管理已经逐渐被保险公司的高层接受,并在公司内部开展不同形式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本文针对目前保险公司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活动的情况,分析了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对保险公司价值的潜在影响,发现在全面风险管理选择模型中,企业规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使用成正相关。本文使用全面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德丽  王方琪  
一、《保险法》概述2009年2月2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保险法》不仅让规则更严格,而且让规则更清晰;不仅保护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也对保险公司的利益进行平等保护;不仅对保险公司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毋辰燕  王华丽  
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保险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科技创新影响保险公司成长性的具体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对保险公司的成长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保险公司的成长性,要从人员和资金同时入手,加大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保险公司快速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守文  马佳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实施,它对于规范保险行为,保护被保险人和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最直接具体地体现在人保公司的改革上。 影响之一:将人保公司推向了市场。 在《保险法》未颁布之前,要说人保还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中赋予人保的几项特权:即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保险活动和行使再保险职能;只允许人保经营法定保险等。正是这些所谓特权,使得人保多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勇生  
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历来是保险业纠纷的重中之重。在保险理赔纠纷中,尤以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从而拒绝保险赔偿为多,新《保险法》出台以后,从保护投保人权益角度出发,对于保险人合同解除权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加大了投保人的权益保护,但现实中投保人的逆选择有所增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增大,本文通过对新《保险法》中关于保险人保险合同解除权限制进行分析论述,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提出了相应法律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边文龙  王向楠  
基于手动收集的2009-2014年中国50家产险公司和57家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区分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从多个维度考察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职能对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产险公司开展投资业务提高了偿付能力水平,对破产概率和流动性没有造成冲击;寿险公司开展投资业务提高了破产概率并加剧了退保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降低保险业风险的政策启示:对于产险公司,可以适度鼓励发展投资业务,提高收益进而降低风险;对于寿险公司,则需要抑制激进投资和投资型产品发展过热的倾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虎  王学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资产出现了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企业加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力度,投资额占比不断上升。通过对我国上市保险公司的研究,表明保险企业的承保利润在下降,而投资收益出现上升的势头,并且对公司整体收益影响很大。公司投资品种中银行存款呈现下降的态势,债券投资为最主要的品种,其占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上升明显,收益率波动大,且保险公司整体收益与该品种投资收益成同幅波动。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加大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茜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准则的三项主要变化——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资产减值、套期会计进行了解读,并从利润管理、资产估值、资本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探讨了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新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茜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准则的三项主要变化——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资产减值、套期会计进行了解读,并从利润管理、资产估值、资本管理、资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中国保险行业现状,探讨了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新准则实施带来的影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琼  苏恒轩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 ,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 ,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现阶段 ,国有保险公司的治理机制最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内部治理不到位 ,外部治理仍缺位”。国有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应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