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1)
2023(6022)
2022(5157)
2021(4992)
2020(4200)
2019(9874)
2018(10375)
2017(17785)
2016(10416)
2015(11832)
2014(12563)
2013(11420)
2012(10391)
2011(9371)
2010(9741)
2009(8969)
2008(8965)
2007(8313)
2006(7424)
2005(6814)
作者
(30223)
(24947)
(24934)
(23884)
(15785)
(12117)
(11530)
(9874)
(9592)
(9378)
(8592)
(8551)
(8380)
(8050)
(8007)
(7659)
(7577)
(7329)
(7301)
(7175)
(6656)
(6329)
(6033)
(5944)
(5822)
(5808)
(5541)
(5419)
(5378)
(5189)
学科
(31123)
经济(31064)
管理(28867)
(22845)
(20766)
企业(20766)
(12126)
中国(10814)
(10643)
方法(10284)
(9794)
(9768)
理论(9097)
(9028)
业经(8463)
教育(8183)
数学(8041)
数学方法(7834)
教学(7472)
地方(7347)
(7135)
体制(7127)
银行(7106)
(6801)
(6691)
(6269)
金融(6262)
农业(5898)
(5743)
财务(5711)
机构
学院(136816)
大学(135400)
研究(49903)
管理(47065)
(45113)
经济(43611)
中国(38582)
理学(38163)
理学院(37658)
管理学(36813)
管理学院(36544)
科学(32528)
(31050)
(26862)
(26142)
(25682)
(24926)
研究所(23904)
中心(22537)
(20948)
业大(20915)
师范(20670)
北京(19979)
技术(19897)
农业(19883)
(19584)
(18886)
(18856)
财经(18447)
(16443)
基金
项目(83633)
研究(64598)
科学(62920)
基金(54242)
(47896)
国家(47397)
科学基金(38884)
(35929)
社会(35500)
社会科(33241)
社会科学(33231)
教育(31611)
(29653)
编号(29350)
基金项目(27819)
成果(26080)
自然(24571)
自然科(23931)
自然科学(23918)
自然科学基金(23422)
资助(22445)
课题(22268)
重点(19398)
(18301)
(17988)
项目编号(17658)
(17309)
(17142)
(16734)
创新(16083)
期刊
(60810)
经济(60810)
研究(45050)
中国(39677)
教育(29626)
学报(24147)
(23365)
(23194)
科学(19673)
管理(18909)
大学(17702)
学学(15802)
农业(15216)
技术(14993)
(13195)
金融(13195)
图书(10724)
业经(10625)
职业(9292)
财经(8913)
经济研究(8620)
(8214)
(7747)
书馆(7586)
图书馆(7586)
(7529)
论坛(7529)
(7514)
财会(7118)
科技(6934)
共检索到23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生  傅捷  汲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等级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科技发展,然而也带来“唯论文论”等问题。针对科研产出活动的特殊性,由于论文的发表与科研成果真正价值与贡献的显现存在时滞,现行基于期刊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或将引致系统性偏差。研究表明:跨期激励合约能有效弥补由于认识时滞所引致的激励机制偏差,从而构成对现有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跨期激励合约的具体设置上,后验科研成果价值与贡献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跨期的激励效应越大。进一步,跨期合约基础上引入门槛在劳动力市场异质化程度较大时可缓解逆向选择问题,而这正是科研领域人力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据此,应建立科研成果的跨期再评价体系,吸引相关专业者参与,优化以论文为基准和标识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红  
在高校学术管理体系中,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作为学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化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但当前阶段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科研评价标准科类差异、评价主体多元性缺位、评价流于形式以及绩效考核奖励异化等现实问题,对于提升高校学术管理工作质量极为不利,深入研究和优化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针对新时代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并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莉  
“五唯”问题是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推进“破五唯”政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中遇到了一些新痛点,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不科学及评价公信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科研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亟待规范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从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出发,分析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探索并提出了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新路径,对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学术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安国  秦永方  
医院薪酬激励制度的建设困扰着每个医院管理者,和谐医患关系也牵涉了管理者的大量精力。上海建安医院投资管理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起了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薪酬激励体系,已显现出勃勃生机。其既符合有关卫生政策,又能使医患关系和谐,更有有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为打破医生激励的难题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思路。主要介绍客户满意度薪酬激励体系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核算办法和软件功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元俊  
科研论文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类型。文章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论文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科研论文评价体系的概念及构建目的与原则,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机制,并开发出适合高职院校科研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段洪波  
高校科研评价应积极探索以质量为导向、以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机制,加强教学部门与科研部门的协同,在教学评估中提高科研创新融入教学的考核权重;在科研评价中加大对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引导,鼓励并推动各层次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不断探索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制度设计。这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提升科研成果的育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冯文宇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逻辑与改革建议,有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实现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亟需的创新型人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探讨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阐明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逻辑,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科研人员与科研评价之间的矛盾,本质上违背自由逻辑、缺乏秩序逻辑,导致大学科研学术创新和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价值失衡问题。实现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群英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在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产需脱节问题,首先分析了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建设懂理论、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采取既考核知识又考核技能的方法和综合评分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方国  
分析CX公司薪酬体系CX公路市政建设公司(简称:CX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属国有独资企业,专业从事道路工程的科研、工程施工及试验检测等。公司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茹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一种约束型评价。评价的环境趋向公平、评价指标的科学化、评价导向的不断修正,正是约束型评价效力的体现。但是,以二次评价约束人、以物质奖励约束人、以高校利益约束人,也正是约束型评价的桎梏。高校教师科研评价不仅仅需要约束,更需要以教师为本的人文激励:设立访谈机制,给教师以尊重;打造支持性环境,给创新以时间;建立专业队伍,给激励以保障。将约束与人文激励相融合是改革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广新  张贵平  关永娟  
高职就业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本着起点高、内容新、学时少而精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平台+系统+模块+综合实践"的模式进行课程体系规划,并优化课程内容,改革考核办法,构建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红  
证监会2018年9月30日修订印发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提出,以绩效激励为基础构建高管人员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机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绩效激励虽然广泛运用了战略导向下的总额管理、长期激励以及个性化激励等创新模式,但依旧存在激励力度不足、激励考核制度不完善、激励风险控制不合理以及激励结构失衡等问题。为实现国有企业绩效激励改革,建议从绩效激励管理的战略理念、顶层设计、效果评价以及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确定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斌  王瑞祥  
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希望,评价与激励机制在高校科研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和不和谐状态。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可置于管理哲学的宏观视野之下,了解青年教师的特殊性需要与普遍性现状,将科研管理方法的多样性与系统性完善结合起来,不断引领高校综合实力向前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激励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例如,我们曾经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过对长效激励、认可激励、合伙人制度等问题的讨论。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潮下,如何构建既适应现实特色、又符合未来趋势的更有效的事业单位激励体系,成为改革的一个核心命题。在这样的背影下,本期专题以一家科研事业单位研究所为样本,通过该研究所人力资源团队的详细解剖分析,展现了该研究所在激励体系构建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岩  
当前 ,我国不少企业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入手 ,对管理层报酬激励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改革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年薪制和管理人员持股。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激励体系改革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机制和改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实施中应遵循国外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和成本效益的原则 ,并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