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7)
2023(7912)
2022(6042)
2021(5538)
2020(4479)
2019(9514)
2018(9693)
2017(18036)
2016(10011)
2015(11388)
2014(10977)
2013(10258)
2012(9333)
2011(8044)
2010(8235)
2009(7927)
2008(8146)
2007(7675)
2006(6837)
2005(6298)
作者
(27746)
(23163)
(23114)
(21769)
(14639)
(11075)
(10346)
(8893)
(8741)
(8305)
(7891)
(7809)
(7453)
(7347)
(7060)
(6982)
(6906)
(6789)
(6681)
(6645)
(5881)
(5512)
(5501)
(5331)
(5271)
(5177)
(5128)
(5056)
(4782)
(4711)
学科
(37198)
经济(37155)
管理(32007)
(31363)
(27158)
企业(27158)
中国(14209)
技术(12459)
(12440)
方法(12339)
业经(11808)
技术管理(9256)
(9121)
地方(8797)
理论(8738)
(8632)
(8611)
数学(8591)
农业(8502)
数学方法(8383)
产业(7563)
(7133)
(7066)
银行(7044)
教育(6966)
(6754)
(6729)
(6505)
(6269)
金融(6266)
机构
大学(137984)
学院(137388)
(52423)
经济(51208)
管理(50106)
研究(47198)
理学(42372)
理学院(41845)
管理学(40924)
管理学院(40650)
中国(35870)
(29744)
科学(28960)
(24813)
(23423)
(22393)
中心(21701)
(21595)
研究所(21017)
(20404)
师范(20211)
财经(19120)
业大(18826)
北京(18684)
(18152)
(17293)
(17030)
农业(16661)
经济学(16142)
师范大学(16081)
基金
项目(88730)
科学(70390)
研究(67183)
基金(63044)
(54828)
国家(54298)
科学基金(46729)
社会(43600)
社会科(41188)
社会科学(41180)
(35671)
基金项目(32828)
教育(30326)
(29120)
自然(28117)
编号(27541)
自然科(27532)
自然科学(27527)
自然科学基金(27011)
资助(23816)
成果(23732)
(21040)
重点(20139)
(19848)
创新(19783)
课题(19252)
(18365)
国家社会(18341)
项目编号(17339)
(16517)
期刊
(64617)
经济(64617)
研究(43086)
中国(33099)
学报(22787)
管理(22162)
(21837)
教育(21401)
科学(21043)
(19864)
大学(18002)
学学(16480)
农业(14553)
(12950)
金融(12950)
技术(12810)
业经(10962)
财经(10083)
经济研究(10001)
图书(9952)
(8909)
问题(8402)
科技(8240)
(8137)
(7791)
书馆(7336)
图书馆(7336)
(7249)
论坛(7249)
技术经济(7180)
共检索到218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丽娜  
文学经典的生成、演变与流传,与近现代社会制度、文化权利转移和审美体制形成有密切关系,具体呈现为“经典化”“去/反经典化”“再经典化”的相关机制与过程。秉承知识社会学立场的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文化人类学、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流派,以“上-下对冲”的文化权力斗争方式,破坏了现代主义构建的文化“板结”,“冲决”了知识领域的“割据”与思想领域的“等级”,并将传统经典生成的“潜规则”公诸于众——貌似严肃庄重和苦大仇深的历代经典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合谋”。不断涌现的文学经典的时代重构,蕴藏着文化权力的斗争与文学场域的博弈,也带来了思想视域的拓展与文明新识的构建。“二战”后兴起且至今盛行的女性批评,带来了性别政治的两性发现与两性平衡的文明更新,文学经典的历史浮沉与权力转移浸透着思想的能量和文明的忧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傅守祥  
在新媒体时代和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多元化时代,文学经典"存在与否"、"属于谁"以及"是何种层次上的"等反思性问题日益突出,"经典"的"地动山摇"为文学经典的重构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开启了新空间,否定经典、拓宽经典或更替经典纷纷登场;即便是依旧按照权威认定、继续认同传统,文学经典的辐射范围也与以往不同,它们不仅要在本民族内部传承,还要进入更广阔的跨文化场域。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还日益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思维与变革的能力,作为"数字人文"的文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丽华  
"经典重估"是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界的一种不绝于耳的声音,也是国际学界的强烈呼声。文学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更、审美趣味的转换而不断调整、流动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重估经典的必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系统。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必须在对此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引发经典流动和调整的深层原因,以期准确把脉经典与时代和社会之关系,进而实现重新评判经典之初衷。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闽  
研究者的使命是以理论创新来反映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发新的概念来概括实践的演进,并将这些新的概念融入理论体系,从而深刻、系统地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切近地观察实践,领会和吸收实践中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并从中观察经济世界的属性,并用学术概念来陈述这些属性,在可能和必要时寻求形式化的表达,是研究工作的基本策略。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牟玄  黄金  
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处于阅读市场边缘的文学经典,其接受群体、传播途径和推广方法也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地区各公共图书馆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不断建设与完善网络及移动数字平台,深入探索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多元的渠道和丰富的资源将阅读用户与文学经典对应性地联结起来,在重新激活经典价值的同时,也为引导大众审美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桂香  
随着新媒体发展,文学经典阅读呈现功利化、娱乐化、浅阅读等状况。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高校阅读氛围的创设、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大学生回归经典的自觉行为是解决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问题的主要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尤西林  
现代科学的定理型知识范式对大学人文学科教学产生了本质主义与还原主义的诱导偏向 ,阅读原典作品受到诸种概论模式的排挤。文本阅读不仅是特定专业学术史与知识训练 ,而且同时是更为普遍的人文方法与素质训练。研读经典文本能力是文科生基本考核指标 ,是否拥有成熟的经典文本导读课程体系 ,则是大学文科教学评估的基本指标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家华  
文学经典不仅彰显了"中国梦"的渊源,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依据,而且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转变管理者的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诸多途径,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与文学经典教学相结合,进而使大学生对"中国梦"做到知行合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琪轩  
对于大国权力转移的研究,以往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关注权力转移所引发的大国战争。文章认为,"二战"以后,权力转移过程中的焦点正在发生改变。大国所面临的国际约束使得领导国与挑战国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战争而转向技术竞争。当挑战国迅速崛起的时候,领导国与挑战国都会强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而不是战争,以实现国家安全。与小国相比较,大国的技术进步更具有反国际分工、覆盖领域全面等特征。而在大国之间发生权力转移时期,领导国与挑战国双方政府会增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自主创新的加强成为战后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纯花  
<正>英美文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思想既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又具有普遍的人类价值。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作家们对于人类生存、价值、自由等问题的思考。在英美文学经典中,人文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包括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人性的复杂性、对权力的质疑等。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宏源  
能源链是指发现、占有并充分利用能源及其衍生技术等一系列制度和活动的集合。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能源链的竞争事关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及国际体系中的权力转移。在未来国际体系主导权的争夺中,新能源作为下一代能源体系的主导因素正改变全球权力的格局。能源问题也是防止气候变暖的核心,中国应该抓住新能源技术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的跳跃式发展,争取主导全球未来权力的转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祖逵  
从经典文学阅读陷入困境的现象出发,认识到基于对经典文学的单一阐释模式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提出诸如建立多元化的经典文学阐释模式;建立富有想象力的经典文学阐释模式;引导读者实现对经典文学普世价值的认同;建立大众化色彩的经典文学阅读体验模式等对策实现经典文学阅读的复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储开稳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经典阅读已经和大学生渐行渐远。在图书馆里,文、史、哲类的书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岩  
喧嚣的现代文明演进需要文化守望与深耕,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返本开新的文化建设。深圳图书馆于2013年创建"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推广人文阅读、经典阅读、深阅读,取得显著效益。文章介绍"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建设缘起,包括为城市设一张安静的"心灵书桌"、数字阅读时代需要书香坚守等;述评"南书房"经典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包括"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经典诵读与演绎、"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分析"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的特点,包括以空间再造搭建公共思想文化平台、以推荐书目打造经典藏书示范、以"图书馆+"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丽娜  
外国文学经典的影像重构实质上是影视的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运用特定的电影思维、视听语言、表演艺术等对其进行的崭新阐释。经典译制片则凭借"性格化"的声音表现和配音艺术、创造性地呈现与传达了外国文学经典原著的审美风貌,或精准或延伸或生发,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曾深深打动和影响着中国的亿万观众,甚至在某段时期成为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标签和时尚趣味,并在启发民智、改变时俗、引领潮流方面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译制片兼具银幕记忆的书影与性格配音的魔力,既促成了跨文化语境中的经典流传又承受着经典阐释的现代性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