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7)
2023(9302)
2022(7618)
2021(6847)
2020(5315)
2019(12093)
2018(11851)
2017(21558)
2016(11684)
2015(13114)
2014(13374)
2013(13186)
2012(12642)
2011(11707)
2010(11982)
2009(10893)
2008(10908)
2007(9902)
2006(9156)
2005(8284)
作者
(35172)
(29324)
(29097)
(27360)
(18721)
(14096)
(13183)
(11313)
(11241)
(10718)
(10053)
(9947)
(9687)
(9243)
(9118)
(9092)
(8675)
(8660)
(8557)
(8306)
(7487)
(7288)
(7256)
(6824)
(6766)
(6662)
(6568)
(6474)
(6062)
(6002)
学科
(56263)
经济(56219)
管理(27005)
(23600)
中国(23598)
地方(23052)
(16576)
企业(16576)
(16461)
业经(14489)
方法(14229)
(11932)
农业(11673)
地方经济(11358)
(10175)
数学(10082)
环境(10034)
数学方法(9978)
理论(9593)
(9402)
金融(9401)
(9112)
银行(9097)
(9033)
(8998)
发展(8524)
(8499)
(8268)
贸易(8256)
(8228)
机构
学院(168092)
大学(163523)
研究(65741)
(63875)
经济(62088)
管理(57644)
中国(48962)
理学(47001)
理学院(46243)
管理学(45447)
管理学院(45080)
科学(41132)
(38014)
(33473)
研究所(29969)
(29233)
中心(29109)
(28796)
(28652)
(28563)
师范(28387)
北京(24860)
(24585)
(23952)
师范大学(22817)
业大(22743)
(21883)
农业(21880)
财经(21677)
技术(20303)
基金
项目(106614)
科学(83134)
研究(81534)
基金(72398)
(62890)
国家(62245)
科学基金(52608)
社会(50887)
社会科(48046)
社会科学(48037)
(44965)
基金项目(38550)
(37044)
教育(36491)
编号(33956)
自然(31586)
自然科(30749)
自然科学(30743)
(30694)
自然科学基金(30117)
资助(28752)
成果(28069)
课题(26092)
发展(24986)
重点(24558)
(24531)
(21865)
(21479)
(21400)
规划(20508)
期刊
(86384)
经济(86384)
研究(55933)
中国(44583)
(28315)
教育(27358)
学报(24237)
科学(24214)
管理(22601)
农业(19636)
(19596)
大学(18177)
(17164)
金融(17164)
学学(16498)
业经(16202)
技术(15843)
问题(12616)
经济研究(12602)
图书(11457)
(10540)
(10321)
财经(10004)
资源(9128)
(8897)
论坛(8897)
(8836)
书馆(8807)
图书馆(8807)
职业(8414)
共检索到28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立峰  鹿磊  孙滢悦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仅可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遗产,而且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城市加快文化特色建设的步伐。本文以国际社会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国的经验为借鉴,以沈阳为例,分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促进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鹿磊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旭红  段艳丽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强调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层面,但是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过于重视其文化生产的层次而忽略了观念层次。文章提出了精神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了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并以安仁古镇为例分析了如何保护与利用精神文化遗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明。那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书文、卷轴、雕刻、音律……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实体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缺乏实物载体,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传统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礼仪、节庆和体育等,但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爽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薇蕊  边世平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文章通过对青海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花儿"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程瑞芳  刘恒琰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是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大规模和跨区域性特点,通过旅游开发,在横向上可以串联起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纵向上可以带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研究上应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区域协同问题、模式创新问题、绿色发展和监管以及保护与传承问题予以关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利用其价值已形成一股热潮。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一方面,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或破坏。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其选择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利于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国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则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了旅游内容,旅游开发又促进了保护和传承发展。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并在大保护概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共同点,从而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程瑞芳  刘恒琰  
线性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新理念。线性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串并能力,能够把分布在不同场域的文化遗产及周边资源组织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与利用,是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线性文化遗产具有大规模和跨区域性特点,通过旅游开发,在横向上可以串联起不同区域的各种资源,在纵向上可以带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在研究上应对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区域协同问题、模式创新问题、绿色发展和监管以及保护与传承问题予以关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雷蓉  胡北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内涵、承载形式的不同其旅游开发模式也有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遗产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虽然在实践中旅游界与文物界都承认"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基本原则,但在操作过程中却往往冲突不断,其背后实际上也是理论世界的二元结构冲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炜  黄碧宁  
从协同论视角辨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文献资料法、头脑风暴法以及问卷调查法遴选出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主体、客体和介体三个角度分析了广西北部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的驱动路径,即主体拉动、客体推动、介体支持,建议激活主体驱动因素源动力作用、发挥客体驱动因素牵引力作用、强化中介驱动因素桥梁作用,为二者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