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3)
- 2023(6047)
- 2022(4249)
- 2021(3847)
- 2020(3101)
- 2019(6638)
- 2018(6708)
- 2017(12622)
- 2016(7208)
- 2015(8199)
- 2014(8509)
- 2013(7892)
- 2012(7308)
- 2011(6461)
- 2010(6550)
- 2009(6158)
- 2008(6379)
- 2007(5776)
- 2006(5296)
- 2005(5016)
- 学科
- 济(29762)
- 经济(29727)
- 管理(15575)
- 业(15535)
- 企(12618)
- 企业(12618)
- 学(11732)
- 中国(10949)
- 农(9671)
- 方法(9379)
- 业经(9161)
- 理论(7373)
- 农业(6600)
- 地方(6437)
- 数学(6247)
- 数学方法(6119)
- 产业(6057)
- 教育(6004)
- 发(5927)
- 和(5706)
- 制(5159)
- 发展(5119)
- 财(5101)
- 展(5097)
- 银(4418)
- 银行(4395)
- 融(4353)
- 金融(4351)
- 体(4261)
- 行(4241)
- 机构
- 大学(110151)
- 学院(107426)
- 研究(40620)
- 济(39155)
- 经济(38289)
- 管理(35007)
- 理学(29526)
- 理学院(29050)
- 中国(28491)
- 管理学(28279)
- 管理学院(28069)
- 科学(26612)
- 京(24227)
- 所(21295)
- 农(20261)
- 研究所(19636)
- 范(18719)
- 师范(18526)
- 财(18215)
- 江(17698)
- 中心(17154)
- 业大(16037)
- 农业(15979)
- 师范大学(15117)
- 北京(15074)
- 财经(14600)
- 院(14186)
- 州(13842)
- 经(13225)
- 经济学(13045)
- 基金
- 项目(69889)
- 科学(54509)
- 研究(51684)
- 基金(49578)
- 家(44015)
- 国家(43626)
- 科学基金(36045)
- 社会(32689)
- 社会科(30695)
- 社会科学(30686)
- 省(27332)
- 基金项目(25550)
- 教育(24088)
- 划(23383)
- 自然(22111)
- 自然科(21589)
- 编号(21588)
- 自然科学(21580)
- 自然科学基金(21195)
- 成果(19659)
- 资助(19026)
- 重点(16642)
- 发(15804)
- 课题(15424)
- 部(14877)
- 创(14057)
- 国家社会(13715)
- 创新(13083)
- 性(13046)
- 科研(13012)
共检索到16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圣传
"文化诗学"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情势所需、理论所求的必然产物。西方文论模式的大量引进、译介与套用,使得20世纪80年代文论建设在理论繁荣、方法多元、话语拓展的同时造成了身份的失重、思维的困惑与文论的失语,进而导致时代文学的整体性焦虑。"方法热"、"主体热"、"语言热"、"文化热"之观念变迁,不仅负载了当代文艺理论蜕变的艰难思考,还体现了对固定化文论模式思维惰性、理论规范的框架冲击以及摆脱焦虑、寻求突围的理论走向,更在路径深处形成了"主体性"与"文化视角"合围的本土文论建构趋势。由此,体现当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文化诗学"便呼之欲出。文化诗学的"本土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论"文化转向"语境下的自我反思与视域调整,更是阐释对象不断"泛化"、理论问题渐趋"失控"、话语逻辑屡遭"消解"、审美价值精神日渐"虚无"之后的"诗学"辩护,深刻凸显出与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哲学立场上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根本区别。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昌玲
文化研究以跨学科为方法论基础,在研究方向上实现了三重转向,分别是文化工业、文化社会学和文化政治学的转向。这三重转向最终形成了文化研究的基本面貌,但也使得文化研究远离了文学文本,给当前文论带来危机。在文化研究转向的理论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读,恢复文学文本所具有的诗性,回归文学文本的诗学构建,在文化研究和文本研究之间寻找交叉的缝隙,重建文本诗学。这对纠正当前由文化研究所带来的诸种文论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文化研究 文论危机 本文诗学 路径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一书基于对教育技术化时代的专业主义、行为主义教师教育理论的反思,针对苏格拉底的“谁是懂得人性和具有心灵美德的教育者”这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探寻,通过对教育者心灵完整性的理论化建构,探寻了教育者自我塑造的精神实践,诠释了教育者的心性品质和心灵美德,描绘了教育者的心灵气象和精神气质,建构了教育者的理智德性、情感德性、伦理德性、技艺德性同构互成的教育美德,提出了教育者心性秩序主体化建构的心灵诗学和生命美学,从而回答了“谁是技术时代的真正的教育者”这一教育的本原性问题。
关键词:
教育者 《教育者的心灵诗学》 心灵诗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建华
本文分析了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901年至1945年,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孕育期;二战之后到1970年中期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的快速发展期;1970年代中期后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开始了自己的本土化追求。进而指出,多文化交融影响下的本土化追求是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点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不能完全依赖别国,要有自己的本土化追求;要重视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重视专业学术机构和专业学术刊物的建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应芳
民国时期,以沈祖荣、杜定友、刘国钧、李小缘、洪有丰等人为代表的图书馆学家努力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其在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对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探索,培养了一批符合中国图馆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我国当今处于低符中的图书馆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 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宏辉 刘梦蝶 杨硕
在充分认识我国国有企业独特性的基础上,扎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ESG评价体系,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ESG:一个并不严谨的时髦舶来品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维度的绩效表现,而非仅仅关注企业在传统财务绩效方面表现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体系。2004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研究了林奇的城市要素 ,从本土化文化认知的角度分析林奇城市意象要素的文化意义 ,以期为城市形象与城市整体设计提供新的认知 ;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因 ,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要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必须创造性地开发城市的意象要素。
关键词:
城市意象要素 域化 结晶化空间 城市形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沈志莉
本文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及成功的本土化策略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文章指出,麦当劳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善于经营企业文化并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本土化战略。它在进行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时,重视培训,利用文化因素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在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其他国家市场的时候,能够根据所在国的民族特点,促进产品标准化与本土化融合,通过促销、价格和服务的本土化,给自己的品牌注入新的创意,迎合所在国国情,立足文化,行动本土化。
关键词:
麦当劳 企业文化 本土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晓英 李精华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发展相当迅速,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而且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家国理想、政治和谐理想、众生平等理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相通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兹恒
图书馆学是从西方传进中国来的,为了使它具有中国特色,必须对它进行本土化。本文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含义进行了探讨;提山图书馆学本士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区域性的中国图书馆学流派,并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本土化 中国化 图书馆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楚校
推进现代成人教育学的"本土化"构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成人教育学,是现代成人教育对新时代的积极应答,因此,必须有三个深刻认识:一是"本土化"是现代成人教育学历史脉络的赓续,二是"本土化"是现代成人教育学重大问题的探索,三是"本土化"是现代成人教育学实践经验的蕴意。在研究方法上,尤其需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在深入研究现代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把握好现代成人教育学"本土化"构建的几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本土化” 学科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自上一世纪末期西方教育学传入中国以来也已有百年的时间。在这百余年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既有过全盘西化,也有过全盘苏化的经历。80年代以来,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学随着教育事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了新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教育学的学术领域内,对来自国外的教育学的思潮、理论和各种科学成果,不作具体分析的简单移植,一种新的全盘西化现象也还存在。对于中国近百年的学术与文化发展历史所作的反思使得许多有识之士深深感到,包括教育学在内的各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本土化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学术发展前途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建 宁静波
法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和法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现代法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法经济学的概念引入中国,此后法经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引入与兴起、兴盛与本土化两大阶段。法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法学与经济学两大学科的推动,在不同阶段,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对法经济学有着不同的态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对本土化议题的共同关注下,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对本土化问题的实证分析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并正在逐步走向分析范式的本土化。中国法经济学在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对法经济学整个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将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法经济学 本土化 实证分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黎明
关系词是诗文意脉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诗体发达史上,关系词在诗中的出没呈现出“显—隐—显”的U字形轨迹,具体表现为古体中尚不忌讳,近体中基本消失,词曲中逐渐增多,而在新诗中则被广泛使用。新诗中关系词的这种“散文化”用法,不仅为中国诗体带来了从意合到形合、由混指到确指、由断续到连续等方面的重大改变,还牵涉出中国诗歌古今中外关系以及文野高下程度等诗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文体价值和文化价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奕 肖希明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相关史料,特别是历史档案等原始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回顾和梳理金陵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历程以及金陵大学图书馆学人在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本土化探索与创新,分析其意义及对当今图书馆学教育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