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9)
2023(9020)
2022(7443)
2021(6805)
2020(5265)
2019(11817)
2018(11622)
2017(21202)
2016(11643)
2015(13257)
2014(13556)
2013(13572)
2012(13362)
2011(12491)
2010(12948)
2009(12251)
2008(12192)
2007(11514)
2006(10624)
2005(9640)
作者
(36693)
(30658)
(30504)
(28689)
(19501)
(14868)
(13868)
(11915)
(11743)
(11208)
(10528)
(10439)
(9930)
(9885)
(9517)
(9130)
(9109)
(8936)
(8809)
(8706)
(8009)
(7540)
(7466)
(7132)
(7096)
(6880)
(6859)
(6774)
(6450)
(6243)
学科
(56279)
经济(56212)
(31519)
(28631)
管理(28624)
中国(20727)
地方(20622)
(20172)
企业(20172)
农业(19360)
业经(17133)
方法(14591)
(13368)
(11583)
(11439)
数学(10913)
数学方法(10711)
地方经济(10341)
(10299)
银行(10285)
(10250)
金融(10249)
(10078)
发展(10023)
(10019)
(9994)
(9909)
农业经济(9058)
环境(9035)
理论(8711)
机构
学院(177648)
大学(173918)
(69246)
研究(67609)
经济(67371)
管理(61932)
中国(52726)
理学(51035)
理学院(50313)
管理学(49311)
管理学院(48945)
科学(41983)
(39567)
(36874)
(35529)
(31832)
研究所(31696)
中心(31303)
(30294)
(28504)
师范(28258)
农业(27429)
业大(26184)
北京(25706)
(24963)
(24167)
(23660)
财经(23616)
师范大学(22282)
(21098)
基金
项目(108785)
科学(84274)
研究(83763)
基金(74577)
(64436)
国家(63698)
科学基金(53197)
社会(52613)
社会科(49370)
社会科学(49359)
(45033)
基金项目(38799)
教育(36806)
(36552)
编号(36294)
成果(31320)
自然(31007)
(30448)
自然科(30094)
自然科学(30087)
资助(29840)
自然科学基金(29504)
课题(25933)
发展(24748)
重点(24545)
(24293)
(22751)
(21825)
(21193)
国家社会(21163)
期刊
(97300)
经济(97300)
研究(56825)
中国(48743)
(41383)
学报(29500)
科学(27745)
农业(27545)
教育(26377)
管理(23772)
(22626)
大学(22512)
(20831)
金融(20831)
学学(20700)
业经(19834)
技术(15531)
经济研究(13256)
图书(12787)
问题(12416)
(12299)
财经(11636)
资源(10608)
(10452)
农业经济(10307)
(10184)
农村(9897)
(9897)
书馆(9620)
图书馆(9620)
共检索到30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德建  
资源配置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资源的认识、选择和开发,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资源的认识、选择和利用差异极大。现代性语境下乡村文化的悖论式存在,使得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基于文化对生产力的影响,在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乡村文化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玮  
文化产业集群可分为制造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以乡村为实践基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服务业+制造业"两种模式。这可以延伸其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目前我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创意缺失、产业链较短和投融资不足等问题,解决投融资问题是关键。借鉴准文化产业集群经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还要注意政府引导,建立行业中介和提倡技术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乡村实践可以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在市场维权意识中的自然结社和产业集群协作平台建构三个方面,促使乡村社会格局与文化建设发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振华  王崧  
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文章对我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文化特色的挖掘、无形资源的转换、名人资源的推广、民俗资源的利用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开发,最后从观念、利益、形象、交通四个方面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利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为区域性之间的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诸多不同,从而衍生出很多民俗文化,而民俗文的不同越发加大,人们的好奇心理就被深入激发。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基于民俗文化资源的乡村旅游的开发,以期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启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向坤  郭凌  
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基于文化生态理论,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并探讨解决乡村文化生态失衡的路径。结果表明,在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上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间层面上乡村传统文化正朝着丧失"原真性"的方向发生变迁,在空间层面上旅游开发破坏着乡村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固有特性、乡村旅游开发理念错位与技术良莠不齐、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充分是导致乡村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树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品味较高、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综合效益显著。按照外延性和内涵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专家打分、决策优选、RELEASE评价法等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合理布置景观形象、保持乡土特色、优化经营管理等措施;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指出应重点注意创新开发方式、加强农民资源保护意识培养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艳  张勇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郑承庆  罗萍萍  吴声怡  
乡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城镇化进程中,有的地方割裂当地文化甚至以牺牲当地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为代价来力图实现所谓的乡村现代化,这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一种错误做法,必须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才武  
<正>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近10年来乡村旅游开发的勃兴。在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开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业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公认。但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平台治理形式,似乎还没有得到学界的深入阐发。一、乡村旅游开发建构一种村庄综合价值共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中的丰富内涵,就包含了通过建设村庄产业经济共同体以形塑乡村外在形态,通过建设村庄文化共同体以形塑村庄独特精神文化内核的协同发展规律。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发钦   刘莉莉   刘源渊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同、完善制度机制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三个维度优化乡村文化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荔  
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是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与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充分结合的经济活动,进而催生文化传媒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娱产业、网络产业等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和产业形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勇  黄俐波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农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孟默涵  许爱萍  高俊杰  冯敏莹  赵婷  
传承发展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通过代际之间口耳相传的“乡村夜话”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正逐步“退场”,已无法再承担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新形态的乡村图书馆,应该填补“乡村夜话”消失的“空场”,积极投身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事生产经验、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祖传家训和乡风民俗等传统农耕文化。因此,当前乡村图书馆应该以农民口述农耕文化为抓手,以乡居农民为主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断加强乡村图书馆资源、人员队伍和场所建设,从而积极发挥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农耕文化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冬  贾文通  范擎宇  章锦河  黄震方  王培家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地的精神内核,探究乡村旅游地文化胁迫现象并据此提出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是有效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工作。选择典型乡村旅游地江苏省东山镇进行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结合多种空间计量和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其文化胁迫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进而提出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开发模式。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自然景观、聚落景观、生产生活、人际交往和精神仪式文化胁迫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表现出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效应,且当前随着旅游开发程度的提升这一特征趋于明显;当地居民个体层面的差异及乡村整体层面的旅游产业弊端、社区发展和人口变化均对乡村文化产生影响,两个层面的胁迫因素通过阻滞力和调整力,持续驱动乡村文化系统发生嬗变并实现阶段式发展;提出修复与保育、活化与参与、公平与导引、自主与创新、身体与仪式五大乡村旅游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可为乡村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