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2)
- 2023(5555)
- 2022(4628)
- 2021(4521)
- 2020(3534)
- 2019(7860)
- 2018(7907)
- 2017(12868)
- 2016(7934)
- 2015(8799)
- 2014(8538)
- 2013(7347)
- 2012(6449)
- 2011(5859)
- 2010(6135)
- 2009(5515)
- 2008(4959)
- 2007(4374)
- 2006(3855)
- 2005(3563)
- 学科
- 教育(20153)
- 济(15213)
- 经济(15193)
- 管理(14314)
- 中国(12875)
- 业(11162)
- 企(10044)
- 企业(10044)
- 理论(9158)
- 教学(7186)
- 学(6187)
- 农(5941)
- 方法(5786)
- 研究(5285)
- 业经(5210)
- 发(4938)
- 和(4702)
- 发展(4494)
- 财(4434)
- 展(4372)
- 思想(4246)
- 政治(4142)
- 技术(3933)
- 思想政治(3922)
- 政治教育(3922)
- 治教(3922)
- 德育(3883)
- 文化(3772)
- 农业(3740)
- 地方(3575)
- 机构
- 大学(91568)
- 学院(89516)
- 研究(32105)
- 教育(28384)
- 管理(26703)
- 范(24547)
- 师范(24453)
- 济(23568)
- 经济(22677)
- 理学(22668)
- 理学院(22275)
- 管理学(21613)
- 管理学院(21400)
- 京(20909)
- 师范大学(19965)
- 科学(19343)
- 中国(17405)
- 职业(15869)
- 技术(15255)
- 江(15072)
- 所(14918)
- 北京(13856)
- 中心(13684)
- 研究所(13532)
- 州(12146)
- 财(11996)
- 院(11698)
- 教育学(10971)
- 职业技术(10857)
- 技术学院(10009)
- 基金
- 项目(56550)
- 研究(51946)
- 科学(46087)
- 基金(35710)
- 教育(32499)
- 社会(29629)
- 家(29346)
- 国家(28883)
- 社会科(27708)
- 社会科学(27706)
- 编号(25848)
- 省(24633)
- 科学基金(24476)
- 成果(23891)
- 划(22370)
- 课题(20763)
- 年(19051)
- 基金项目(17713)
- 项目编号(15892)
- 规划(15585)
- 重点(14335)
- 发(13938)
- 性(13863)
- 度(13565)
- 资助(13447)
- 部(13357)
- 研究成果(13244)
- 自然(12953)
- 一(12857)
- 自然科(12655)
共检索到145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项红专
科学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科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科学文化的教育。文化视野下的科学教育主要应突出以下三方面:体现科学的历史长度、反映科学的社会广度和把握科学的哲学高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刁彭成
本文综述当前学界较有代表性的科学文化观点和科学教育的定义。在此前提下分析科学文化对科学教育本质,科学文化对科学教育实践的影响,科学方法实践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进而指出教育文化、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旨在对当前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学文化 科学教育 文化本体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科学与科学教育是一种文化,这意味着它们建基于文化心性、且关乎文化心性之完善。正是西方的"外延心性"孕育、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外延心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旨在追寻"生活真理"的"内容心性"又有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我国科学教育在"西学东渐"以来425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文化危机占去了大多数时光。而从危机中崛起是我国科学教育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折延东
文化全球化是指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们交往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的一种各种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改变的社会现象。文化全球化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基本生存境遇,自觉参与、应对文化全球化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文化全球化与比较教育研究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是在文化的吸纳性与辐射性、体与用、包容与创新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比较教育研究 历史使命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钟柏昌 李艺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对科学概念的冲击是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在:科学知识的内容包含了对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的认识;科学知识的演进具有不可逆性、不确定性、自主性和涌现性等特征;科学认识活动在一般科学方法论上提倡"总体生成论",在具体科学方法上则倡导系统方法和基于实践的"理解性对话—反思性行动"。以新的科学观念来审视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条件和资质,但它目前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因此,"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可以化解为"教育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进而可以转化为"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这一更为实在的思考。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科学 系统科学 总体生成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浪 庞学光
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停息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广泛又深刻的课题,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表现为: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养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精神科学教育学派倡导的"教育即文化"的命题给出了很好的启示:唤醒、陶冶、理解、体验、表达、反省等是职业教育领域应着力加强的方面。
关键词:
科技 人文 职业教育 精神科学教育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阡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自足性的特定场域,它是经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延续性、传统性、感染性和创生性等特征。作为大学文化的典型表现和有效表意实践方式,艺术教育成了当前大学文化内涵丰富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建设的主要途径。它一方面对于提升大学文化品格起着人文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凸显大学文化、实践大学文化起着具体的操作和表达功能。在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整体关联视角的考察下,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状态,以一种文化遗产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精神成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大学文化 艺术教育 文化遗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红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以知识为中心、过于注重解题训练、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等。总体说来,当今的科学教育还缺乏“科学文化”的底蕴。许多人学了多年的科学,既不能从文化的视角观察科学,也不会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文化。我们认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晓莹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前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一场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在梳理我国目前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应该努力克服固有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通过树立正确观念、创新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鼓励教材编写等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高师音乐教育模式。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音乐教育 高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华峰 韩文秀
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本文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建立了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模型 ,以期为深入研究有关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高等教育 转型发展 协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璐 裴新宁
STEM教育从美国传播至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成为了许多国家战略发展、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但实践发现,STEM教育中学科界限分明、知识不关联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知识论的视角看,STEM教育本质上是反对传统教育"知识孤立"的倾向,主张"知识融通"。本文基于科学理性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构建了STEM教育的三层体系框架:信念层——STEM教育的意识状态,认识层——STEM教育的知识结构,方法层——STEM教育的思维工具。达到领域内容标准、探索学科之间不确定的相关性和确立相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模型,这"三步走"的STEM教育实践之路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和处理STEM教育中的"知识"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巧云
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理念,注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守法护法观的形成和民主政治观的深化。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优化社会法治环境,实现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制教育 以人为本 法治理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振宇
教育神经科学的兴起对教师的专业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我国教师在知识结构上非常欠缺脑科学方面的系统知识以及开发基于脑的教育策略的能力,因此还难以胜任"教育工程师"的角色。由于教育神经科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所以未来教师教育的设计与实践者们应当将教育神经科学课程纳入到教育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创造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动性与力量,并加强他们与脑科学各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晶莹
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课程)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STS教育的理论,并陆续开展该领域的研究。2013年1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视野下的STS课程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STS课程的专著。该书对STS课程的理论基础、开发机制、实践状况以及国外STS课程的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