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0)
- 2023(11748)
- 2022(9762)
- 2021(8702)
- 2020(7002)
- 2019(15754)
- 2018(15429)
- 2017(28869)
- 2016(14802)
- 2015(16395)
- 2014(16408)
- 2013(16353)
- 2012(15870)
- 2011(14489)
- 2010(15070)
- 2009(13931)
- 2008(13510)
- 2007(12321)
- 2006(11310)
- 2005(10569)
- 学科
- 济(89441)
- 经济(89373)
- 管理(44609)
- 业(44485)
- 企(36787)
- 企业(36787)
- 地方(28278)
- 中国(25674)
- 方法(24120)
- 业经(21542)
- 农(20008)
- 技术(19557)
- 数学(19093)
- 数学方法(18994)
- 地方经济(17445)
- 学(14654)
- 产业(14614)
- 农业(14184)
- 技术管理(13270)
- 制(13142)
- 发(13030)
- 融(12994)
- 金融(12993)
- 银(12455)
- 银行(12444)
- 行(12244)
- 环境(12075)
- 财(11970)
- 和(11901)
- 理论(11615)
- 机构
- 学院(223413)
- 大学(220412)
- 济(105447)
- 经济(103527)
- 管理(84129)
- 研究(83223)
- 理学(70988)
- 理学院(70062)
- 管理学(69149)
- 管理学院(68690)
- 中国(62872)
- 京(50134)
- 科学(46855)
- 财(44346)
- 所(41360)
- 研究所(36898)
- 中心(36325)
- 江(35614)
- 财经(34169)
- 北京(33091)
- 经济学(32894)
- 农(31936)
- 范(31254)
- 师范(31007)
- 经(30765)
- 院(29799)
- 经济学院(29139)
- 州(28575)
- 业大(28232)
- 科学院(24952)
- 基金
- 项目(140178)
- 科学(112602)
- 研究(108078)
- 基金(99806)
- 家(85110)
- 国家(84319)
- 科学基金(73361)
- 社会(72152)
- 社会科(68561)
- 社会科学(68551)
- 省(57159)
- 基金项目(52599)
- 教育(47920)
- 划(46673)
- 自然(42823)
- 编号(42499)
- 自然科(41843)
- 自然科学(41837)
- 自然科学基金(41150)
- 资助(38533)
- 发(38150)
- 创(35074)
- 成果(34768)
- 重点(32001)
- 发展(31986)
- 创新(31807)
- 课题(31587)
- 展(31461)
- 部(29874)
- 国家社会(29867)
- 期刊
- 济(133915)
- 经济(133915)
- 研究(77226)
- 中国(54476)
- 管理(37544)
- 财(31991)
- 农(31061)
- 科学(29629)
- 教育(29005)
- 学报(28148)
- 融(23285)
- 金融(23285)
- 大学(22734)
- 技术(22286)
- 经济研究(22051)
- 业经(21927)
- 农业(21324)
- 学学(21007)
- 财经(17948)
- 问题(16875)
- 经(15956)
- 技术经济(14510)
- 科技(12937)
- 贸(12435)
- 商业(12222)
- 世界(12139)
- 业(11635)
- 坛(11604)
- 论坛(11604)
- 现代(11323)
共检索到366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燕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就业;已形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 北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庆玲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轨迹,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市于2005年确立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之都的发展战略,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培育,使其成为首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政府的引导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快后稳、稳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晓英
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我国已经向世人展示了比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商机。如今的奥运会已经不仅是体育的盛事,而且也是经济的盛事。当前,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着力打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选择北京,世界看好北京,我国在积极筹办奥运会的同时,也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给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奥运 经济 商机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娟
在当今世界资源和能源日益紧缺、"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意人才、知识溢出和价值链的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并提出了培育创意情境或氛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田晓膺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数字经济完善的商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氛围和不断扩张的新型消费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强调一种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态,如广播影视、游戏动漫、文化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厉无畏
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要求以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积极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历史上历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创意产业的崛起,并且创意产业还成为各国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该文论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四条途径,即资源转化模式、价值提升模式、结构优化模式、市场扩张模式,并阐释了发展创意产业对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发展创意产业的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各种门类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遍地开花,但相互跟风的重复建设以及政府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导致文博会的特殊性未能理顺,也未能很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始于2010年的台湾文博会,走出了一条有创新性的多元策略之路。分析总结台湾文博会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文博会 文化创意产业 多元发展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各种门类的文化产业博览会也遍地开花,但相互跟风的重复建设以及政府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导致文博会的特殊性未能理顺,也未能很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始于2010年的台湾文博会,走出了一条有创新性的多元策略之路。分析总结台湾文博会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文博会 文化创意产业 多元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锐东 龙真真
目前,我国已在不同地区建立了多个物联网产业试验基地,国家级产业试验基地的卓越发展成功证实了物联网对于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措施。信息时代的到来既为物联网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机遇,又使其迎接着新时代不同经济结构所带来的挑战。文章基于此将从物联网对数字经济的牵引作用入手,深入阐述该产业目前面临的形势背景,并针对其发展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联网 数字经济 发展 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章 约翰·亚当斯 宋德军
流通业处于承上(生产)启下(消费)的地位,具有引导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导产业”。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会带动城市GDP、消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较大的增长;所以要发挥好“先导作用”视角,统筹规划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在发挥好“先导作用”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进。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查正权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消费逐渐具有文化特征,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消费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及消费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同时还包括人们所处的消费环境以及消费行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种类增多、消费质量得到提高、消费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卫兴华教授与人合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对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植
江苏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具有互动关系,目前既相适应、又不甚协调,需要通过梳理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落实文化经济政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区域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建设的产业化,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文化化。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区域经济 江苏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志勤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亮点。各个地方将文化作为旅游的一部分,既鲜明地体现了区域特色,又能将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下去,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发展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国家也大力提倡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以民俗文化旅游最有代表性,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