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4)
- 2023(7830)
- 2022(6881)
- 2021(6099)
- 2020(5325)
- 2019(11884)
- 2018(11729)
- 2017(22761)
- 2016(12484)
- 2015(13757)
- 2014(13365)
- 2013(13238)
- 2012(11979)
- 2011(10702)
- 2010(10748)
- 2009(10324)
- 2008(10320)
- 2007(9506)
- 2006(8623)
- 2005(8052)
- 学科
- 济(45871)
- 经济(45797)
- 管理(41595)
- 业(36615)
- 企(31385)
- 企业(31385)
- 税(21690)
- 税收(20248)
- 收(20082)
- 财(19990)
- 方法(19733)
- 数学(16749)
- 数学方法(16579)
- 制(14711)
- 中国(12587)
- 农(12417)
- 业经(11611)
- 务(11025)
- 财务(11000)
- 财务管理(10977)
- 企业财务(10463)
- 体(10102)
- 学(9144)
- 银(8762)
- 银行(8741)
- 体制(8488)
- 行(8283)
- 理论(8062)
- 贸(8028)
- 贸易(8020)
- 机构
- 大学(178846)
- 学院(175725)
- 济(73380)
- 经济(71898)
- 管理(65487)
- 研究(57038)
- 理学(55947)
- 理学院(55330)
- 管理学(54537)
- 管理学院(54174)
- 中国(44186)
- 财(43846)
- 京(36844)
- 财经(32895)
- 科学(32649)
- 经(29653)
- 江(28417)
- 所(28224)
- 中心(26254)
- 农(25915)
- 研究所(24822)
- 财经大学(24166)
- 经济学(23954)
- 业大(23506)
- 北京(22882)
- 范(22361)
- 师范(22178)
- 经济学院(21634)
- 州(21564)
- 农业(19981)
- 基金
- 项目(112698)
- 科学(89745)
- 研究(85147)
- 基金(83659)
- 家(72304)
- 国家(71704)
- 科学基金(61816)
- 社会(56533)
- 社会科(53768)
- 社会科学(53752)
- 基金项目(43951)
- 省(42518)
- 教育(38970)
- 自然(37435)
- 自然科(36597)
- 自然科学(36589)
- 划(36043)
- 自然科学基金(35965)
- 编号(34379)
- 资助(33118)
- 成果(30155)
- 制(27666)
- 部(26039)
- 重点(25364)
- 国家社会(24638)
- 创(23885)
- 发(23073)
- 课题(23070)
- 教育部(23063)
- 性(22742)
共检索到27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夏旭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型关键生产要素,但与之对应的税种尚不存在。数据产权制度的缺失是阻碍数据要素课税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厘清数据产权主体的基础上,才能合理界定数据要素的纳税主体。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过程中,数据要素形态不断变化,从最初海量、零散的原始数据,经收集、清洗、入库形成结构化、规模化的数据集合,再经深度加工而衍生出数据产品。每当数据要素发生形态转换时,其产权主体和经济价值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构建数据要素税收体系时,应当结合数据要素在不同环节的产权状况界定纳税主体,建立以数据产权转移为基础的分层课税机制,对数据要素在不同环节产生的增值额征收增值税和相应的所得税。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税 数据产权 分层课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昊宇
课税要素聚焦税收规范逻辑和课税环节实效的双重领域,传统税收构成理论罗列课税要素的同时并未触及税收行为的本质,导致课税要素呈现出税制结构弱化、层次缺失、普适存疑,以及要素适用概念混淆、解释歧义的窘境。以法定主义与实质课税作二维考量,以应税行为作为核心要素展开税收构成的入税阶层,以税收优惠作为核心要素对应税收构成的出税阶层的阶层理论,具有位阶式、递进式、闭环式的严密逻辑,既可完善课税要素运用过程中应税性与非税性的互补论证,又可呈现课税过程由规范判断导向价值判断的税收结果分析范式;不仅可以照应经济层面税收的可行性与充分性,而且可以兼顾法律层面税法的规范性与价值性。
关键词:
课税要素 阶层论 应税行为 税收优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文君
数据要素市场良好发展的基础是数据要素权属清晰化、层次明确化。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数据要素所承载的不同主体权利,以及数据要素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公共价值,构成数据要素产权界定的法理基础。基于数据要素来源、生成和交易各环节的主体利益,层次化的数据要素产权包括数据生产者的财产性和非财产性权利、数据处理者的有限产权,出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还应当对数据要素产权进行安全审查、使用控制等措施。完善数据要素产权的机制保障,一是应当以试点先行的方式建立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确认产权归属;二是应当区分交易主体和数据利益属性,构建类型化的数据交易机制;三是在积极参与国际数据交易规则制定的同时,推进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的数据交易争议解决机制建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漆亮亮
本文在界定财产课税概念和进行相关说明的基础上,对各国财产课税的税制要素: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税率和税收优惠进行了国际比较,从而在整体上大致勾勒出了各国财产课税制度的概貌。
关键词:
财产课税 税制要素 国际比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富平 冉高苒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用来支撑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数据智能。数据智能是以数据为生产原材料,基于其计算价值进行挖掘分析进而形成决策,以支撑科学研究、商业运营和社会治理的价值生产模式。在此意义上的数据要素已经不是一般的数据化的知识,而是泛指在智能网络系统中生成的供机器学习等数据智能分析工具使用的可机读原始事实数据。为了培育形成数据要素市场,数据需要完成从资源到生产要素的跨越,即数据的要素化和市场化过程。数据的要素化是使数据资源满足原始性、机读性及质量标准要求的过程,从而使数据资源具备可用性,以支撑数据智能的价值生产与实现方式。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旨在实现数据要素的可重用性,使数据要素成为可社会化利用的“产品”,让数据要素以标准化的产品形态得以在数据要素市场中自由流通。从中国的政策实践出发,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根本路径并不是搭建交易场所式的单一技术支持,而是整体构建与数据要素及其流通特点相适应的基础性市场形成机制。探索构建从数据产品的生产激励,到产品描述、产品发现与价值实现的数据要素治理框架,实现基础服务与基础制度的供给,促进数据要素价值的创造、流通与实现,以提高国家数据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阮家福
在税收征管制度设计中,委托课税是一种特殊的征税方式安排,实践中常常引发各种税收风险,严重影响税收功能的发挥。政府、税务机关、代征人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通常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形成委托课税的双重代理风险,具体表现为合作双方在事前信息不对称时产生的逆向选择和在事后信息不对称时产生的道德风险。对此,我们必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以及内外监督机制,完善委托课税法律制度,积极化解与防范委托课税风险。
关键词:
委托课税 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燕洪 冯懿男
尽管房地产税的税基是住房财富,但学界关于中国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的量化测算并不多见。本文基于财富结构分层和不同的税制要素对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财富水平较低的家庭房产财富占比相对更高,如果政府开征房地产税且不将其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则房地产税对财富分布会有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反而使得财富不平等程度上升。如果政府将房地产税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在无减免的税制设计下,则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会下降5%-10%。房地产税的财富再分配效应不是来自收税环节,而主要来源于其所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化效应,因此,减免越多,其财富再分配效应越弱。本文结论佐证了房地产税在实现价值捕获中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强调房地产税财富再分配效应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量其削弱受益税属性的潜在成本。
关键词:
房地产税 财富再分配 财富分层 税制设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旺
最适商品课税论●郭庆旺一、引言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桂冠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加拿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威廉·维克里共同获得。他们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刺激理论”,同时他们从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税种设置优化入手,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卫东
文章认为,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其中,税收政策的构成要素、税收政策的功能范围及税收政策的传导机制,是税收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税收政策的构成要素不只包括政策目标及政策工具,还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对象。
关键词:
税收政策,构成要素,功能范围,传导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国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这一原则的税收学或税法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们认为,其理论基础的核心是税制诸要素及相互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理配置。准此以观,本文拟对税制诸要素及相关概念的厘清、税制诸要素在税制中的地位即相互关系剖析以及税制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等作一勾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旺
最适课税论:所得课税与商品课税的比较郭庆旺二百余年来,西方财税学界对税制建立原则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虽然有各种主张,但在公平与效率原则上存在着共识。也就是说,评判税制的基本标准是公平标准与效率标准。那么,到底应该对哪些商品征税?所得税应当累进到何种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玮
推定课税是税务机关在无法准确确定纳税人计税基础时所采用的确定其应税税基及其纳税义务的一种方法。“推定课税”方法不仅体现在所得课税上,而且也包含在商品税制中;不仅用于日常的税收征管,而且也用于反偷漏税和反避税。推定课税方法的应用应遵循公平原则、区别对待原则以及有限运用原则。
关键词:
推定课税 基本逻辑 纳税人 范围 征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荣华 彭启蕾
税收信息化建设已不可逆转地朝着数据集中、系统整合的方向前进,当大规模的税收数据逐步集中之后,不同于以往的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便会提上日程,这是“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开创税收现代化新局面的实践需要。为了实现税收数据的深度利用,本文认为,税收数据分析必须把握好五项核心要素,即:确定主题,选择对象,运用指标、方法与模型,构建系统与组织管理。这是既有各自内涵,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
关键词:
税收信息化 税收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