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4)
2023(5418)
2022(4411)
2021(4309)
2020(3480)
2019(7959)
2018(8045)
2017(13279)
2016(8628)
2015(9749)
2014(9964)
2013(9226)
2012(8614)
2011(8276)
2010(8615)
2009(7605)
2008(7615)
2007(6994)
2006(6495)
2005(5888)
作者
(24069)
(19946)
(19791)
(18969)
(12692)
(9652)
(9188)
(7828)
(7732)
(7282)
(6995)
(6744)
(6487)
(6475)
(6299)
(6268)
(6201)
(5860)
(5845)
(5760)
(5358)
(5041)
(4812)
(4594)
(4585)
(4480)
(4469)
(4382)
(4112)
(4028)
学科
(25684)
经济(25667)
教育(19841)
管理(19655)
(15567)
中国(13797)
(12149)
企业(12149)
方法(10916)
理论(9875)
(9492)
数学(8939)
数学方法(8798)
(7903)
教学(7063)
(6875)
资源(5770)
(5720)
业经(5580)
(5518)
农业(5368)
(5226)
技术(5004)
发展(4923)
环境(4819)
(4798)
地方(4715)
研究(4166)
(3913)
思想(3747)
机构
大学(126591)
学院(119770)
研究(45848)
(38515)
管理(37757)
经济(37336)
理学(31811)
理学院(31260)
管理学(30526)
教育(30316)
管理学院(30250)
(29103)
(28828)
师范(28702)
科学(28349)
中国(27018)
(23740)
师范大学(23717)
研究所(21705)
(20620)
(19587)
北京(19255)
中心(18945)
(18702)
业大(17229)
技术(16639)
(15929)
(15609)
农业(15327)
财经(14790)
基金
项目(75022)
研究(61370)
科学(59992)
基金(50490)
(44059)
国家(43513)
教育(37042)
社会(36237)
科学基金(35646)
社会科(34041)
社会科学(34025)
(30610)
(28262)
编号(27751)
成果(26060)
基金项目(25822)
课题(22679)
自然(21158)
自然科(20497)
自然科学(20490)
自然科学基金(20155)
资助(19838)
(18833)
重点(18768)
(18614)
(17652)
规划(17289)
教育部(16359)
项目编号(16259)
(15951)
期刊
教育(50718)
研究(46044)
(44651)
经济(44651)
中国(36268)
学报(21191)
科学(17682)
(16712)
大学(16318)
(14446)
技术(13734)
学学(13325)
管理(12464)
职业(12204)
农业(11519)
图书(9411)
财经(8586)
技术教育(7931)
职业技术(7931)
职业技术教育(7931)
(7731)
论坛(7731)
(7532)
书馆(7093)
图书馆(7093)
资源(7054)
(6970)
(6322)
业经(6236)
(6137)
共检索到192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近年来理论界对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教育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适应与协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多数集中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对于教育产品本身的属性和市场本身的内涵理解不够,因此没能抓住教育与市场关系的核心: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因而也就无法进一步挖掘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教育与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本文通过对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内涵的分析,力图揭示决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机制,进而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十一五"以来,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奉贤区教育局将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把提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作为重要工作,特别是《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文振  
口再生产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育资源的投入,是理论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最早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养孩子的成本和效用的西方学者莱宾斯坦把孩子接受教育的费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构成计入抚养孩子的直接成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则把孩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决策、新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发展。其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是:《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袁玉芝  
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高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厘清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逻辑。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执着于扩张的逻辑、资源的逻辑以及外部导向的逻辑后,从学科差异与院系设置、学院自治与资源配置、经费结构与分类管理三方面分析了哈佛大学学科发展与资源配置的逻辑。借鉴哈佛大学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资源配置的学科逻辑、人力资源配置的逻辑、教学资源配置的逻辑、科研资源配置的逻辑、学校与院系资源配置的逻辑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资源配置改革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伟清  
来源于经济学的教育资源配置观是一种教育资源供给主导配置的分配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实,教育资源的配置不等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它实质上是一种以客观需求为主导的系统行为,而不是以供给为主导的、孤立的随机行为。概括地说,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指,根据某一待配教育系统已构建的教育目标系统对各种教育资源在质与量及其它属性等方面的需求而进行的配备和依据这些教育资源本身的性质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布置,以构建、完善和维护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该教育系统之系统目标的教育资源系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需要政府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求政府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新格局中更好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由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改为起决定性作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在原来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定义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处理好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对于如何理顺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了积极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内引入市场调节、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四个阶段,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相关研究和争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张伟  蒋海英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发挥好税收的作用。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下,税收发挥作用的依据和界限在于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当前,我国税收在弥补市场失灵、矫正市场缺陷与纠正政府失灵上尚有不足。为维护、实现和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应稳定宏观税负、提高税收占比,注重税收中性、优化税收调节,发挥税收公平分配、稳定经济的作用,保持税制统一、实现征管公平,落实税收法定、约束政府行为,协调纵向分税、平衡横向分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航  李成明  曲扶摇  白柠瑞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重要课题。本文使用中国1995-2014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全国范围内以及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通过全国范围内及各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趋势和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全国综合效率水平整体都有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规模效率提高趋缓,有保持稳定的状态;而纯技术效率20年间未发生明显变化,对整体高等教育效率有所抑制。同时,分地区对比分析了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情况,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由此可以得出,就大部分地区来说,通过"内涵式"发展以提高高校的综合效率具有普遍应用性,这对"双一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制定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林  吴殿廷  王志慧  曲鲁平  于伟  
文章通过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综合采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省际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2002—2014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呈现类"S"型稳定上升趋势,局部表现为增长型、波动型和突变型三种演变模式;省际间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绝对差异呈现缓慢扩大趋势,但相对差异呈缩小的态势。(2)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在全局趋势上呈自东北向西南衰减的梯度格局特征;空间上遵循"低水平均衡→较低水平轴带→较低水平均衡→较高水平轴带"的渐进式演变过程,且不同配置水平类型具有鲜明的"集群化"分布特点。(3)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空间上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俱乐部趋同特征显著,高值先导区主要集中在东北与东南沿海地区,低值陷阱区集中分布于西南与华东地区。(4)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城镇化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姚文建  姜玉莲  
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及其实施中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决定了其资源配置的走向和效果。本研究以学生的认识与评价作为检验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主要依据,对远程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对潜变量影响比较有效的Mplus工具,对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测量结构模型构建,得出能反映资源配置政策影响因素关系的因果结构模型及其影响效应,力求从本质上解析中国远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政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