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5)
- 2023(5728)
- 2022(4762)
- 2021(4727)
- 2020(3807)
- 2019(8842)
- 2018(9064)
- 2017(14652)
- 2016(9610)
- 2015(10937)
- 2014(11676)
- 2013(10392)
- 2012(9641)
- 2011(9054)
- 2010(9492)
- 2009(8607)
- 2008(8440)
- 2007(8116)
- 2006(7289)
- 2005(6618)
- 学科
- 济(25788)
- 经济(25753)
- 管理(21066)
- 教育(20555)
- 业(15979)
- 中国(14478)
- 企(13811)
- 企业(13811)
- 学(11418)
- 理论(11285)
- 方法(9416)
- 教学(8192)
- 制(7526)
- 农(7523)
- 财(7369)
- 数学(7243)
- 数学方法(7023)
- 体(6461)
- 地方(5879)
- 业经(5790)
- 发(5620)
- 和(5477)
- 技术(5120)
- 银(5075)
- 银行(5055)
- 融(4873)
- 行(4869)
- 金融(4865)
- 研究(4829)
- 发展(4637)
- 机构
- 大学(133161)
- 学院(128184)
- 研究(50417)
- 管理(38410)
- 济(36839)
- 经济(35477)
- 科学(32380)
- 京(31435)
- 理学(31410)
- 教育(31247)
- 中国(31029)
- 理学院(30862)
- 管理学(29992)
- 管理学院(29721)
- 范(29539)
- 师范(29309)
- 所(26765)
- 研究所(24398)
- 师范大学(23876)
- 江(23030)
- 农(22301)
- 中心(21120)
- 北京(20805)
- 技术(20679)
- 财(20208)
- 业大(18782)
- 院(18373)
- 州(18158)
- 职业(17465)
- 农业(17447)
- 基金
- 项目(78930)
- 研究(64650)
- 科学(60923)
- 基金(49582)
- 家(43517)
- 国家(42938)
- 教育(38057)
- 社会(35387)
- 省(34423)
- 科学基金(34211)
- 社会科(32986)
- 社会科学(32972)
- 划(30911)
- 编号(30014)
- 成果(28773)
- 课题(25444)
- 基金项目(24731)
- 年(21184)
- 资助(20290)
- 自然(20135)
- 重点(19699)
- 自然科(19609)
- 自然科学(19595)
- 自然科学基金(19173)
- 发(18131)
- 项目编号(18110)
- 部(18053)
- 规划(17810)
- 性(16892)
- 创(15820)
共检索到214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方
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方指标体系是教育评价的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评价方案设计的中心环节,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构建之困难,但对其结构与构建的研究尚不够。本文主要从理论上讨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长春
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定历史时期社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的集中反映,是评价内容的载体,是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盘。随着社区教育发展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转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以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式为指导构建社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当前社区教育发展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需要为导向,以及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有利于克服社区教育发展重硬件软软件、重供给轻需求的倾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尝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健 李静 王行知
教育从作用对象来看,其功能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之分。但是,现在理想化的高等教育追求使得人们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的时候忽略了个体的功能性,忽略了高等教育的客观现实和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关注探讨比重有所失调。我们要冷静下来,重新认识教育功能,找准平衡点,找出以此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所在,适时填补评价体系漏洞,控制发展脚步,促进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与应用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帆 高鹏 时勘
企业员工是企业绩效的创造者,他们是决定企业绩效高低的核心因素。因此,如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有效地评价企业员工的作用,构建与其相关的员工指标体系就成为当前企业绩效评价中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一般地,企业员工层面指标体系的设置可以从员工满意程度、员工稳定性、员工劳动生产率、员工能力、员工学习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
绩效评价 员工 指标体系 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英姿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科学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设置评价等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衡 许凌 计志鸿
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如何方能称之为现代化?固而设置评价城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的方法,就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方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毅飞 任杰 杨华领
企业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是衡量一个公司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重要标杆。建立健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要求。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本着全面综合,适合企业的原则,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监督评价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所使用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多数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综合国内外优秀评价指标体系,争取求同存异,互利互补,寻找更为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哲,钟永杰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我国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和评价。笔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发展生产,满足需要,就是为了人这个主体的需要;而满足需要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则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戴鸿轶 王威信
通过借鉴城市评价、名城评价以及产业评价等研究基础,从产业评价和城市评价两个维度构建了涵盖11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的软件名城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方法,并对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评估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
软件名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艺斌,叶苏平
本文在对性别平等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遵循性别平等原则、层次性原则、参照性原则和正指标原则等几项具体原则,构建了一个由政治平等指标、经济平等指标、文化教育平等指标、婚姻家庭平等指标、健康平等指标和发展平等指标,六个层次18个指标所组成的一个性别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加权法计算出了政治平等指数、经济平等指数、文化教育平等指数、婚姻家庭平等指数、健康平等指数和发展平等指数,最终形成一个综合评价分值,借以对性别平等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性别平等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余颂
构建循环消费评价指标体系,既是深入研究我国循环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监测我国循环消费运行与发展态势的迫切需要。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循环消费 评价指标 内容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杨高翔 秦嘉黎
文章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五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安全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安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建立起城市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某城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实例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丽平 安宁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由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新体制,高等院校(简称“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单位。本文在分析高校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按照建立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高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内容、指标和可供选择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青 王娜
民生问题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政府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建立民生水平评价体系,是了解民生状况、衡量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绩效的前提。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民生水平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民生的内涵出发,建立民生水平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省域民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明确优势和差距。
关键词:
民生 统计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励 刘燕 刘蕊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随着全球信息化及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管理领域的中心已然被企业战略所占据,而作为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业绩评价必须以战略为中心,从而顺应这种管理趋势。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具有较强的纵向与横向对比性,尽可能使异常事项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在整体均衡的基础上突出相互平衡性,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反映企业在财务、客户、员工、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