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7)
2023(6475)
2022(4895)
2021(4597)
2020(3514)
2019(8146)
2018(8376)
2017(14024)
2016(9260)
2015(10763)
2014(11412)
2013(10035)
2012(8865)
2011(8138)
2010(8471)
2009(7524)
2008(7428)
2007(7002)
2006(6470)
2005(6138)
作者
(24365)
(20022)
(19719)
(19241)
(12636)
(9721)
(9331)
(8050)
(7836)
(7396)
(6900)
(6757)
(6517)
(6491)
(6313)
(6265)
(6235)
(5960)
(5936)
(5830)
(5566)
(5025)
(4931)
(4786)
(4732)
(4569)
(4569)
(4510)
(4128)
(4087)
学科
(29971)
经济(29945)
教育(19945)
管理(18750)
(17141)
中国(16676)
(13711)
企业(13711)
理论(11292)
方法(9630)
(9566)
教学(9226)
(8892)
业经(8306)
(8170)
数学(7577)
数学方法(7405)
发展(7206)
(7082)
地方(6865)
农业(6444)
(6358)
(5587)
技术(5546)
(5336)
研究(5208)
学法(5141)
教学法(5141)
(4920)
(4660)
机构
大学(127411)
学院(124178)
研究(45512)
(39266)
经济(38046)
管理(37593)
理学(31124)
教育(30636)
理学院(30633)
管理学(29827)
管理学院(29573)
(29393)
师范(29268)
(29235)
科学(27535)
中国(27508)
师范大学(23886)
(23024)
(21796)
研究所(20881)
(19557)
北京(19390)
中心(18859)
技术(18842)
职业(18084)
(17552)
(17263)
(16222)
业大(15668)
财经(15163)
基金
项目(74935)
研究(64411)
科学(59212)
基金(47566)
(40141)
国家(39610)
教育(38731)
社会(36852)
社会科(34446)
社会科学(34432)
科学基金(32869)
(32768)
编号(30175)
(28700)
成果(27770)
课题(25209)
基金项目(23888)
(21398)
重点(18833)
资助(18627)
规划(18446)
自然(18040)
(18031)
自然科(17604)
自然科学(17599)
(17531)
项目编号(17528)
自然科学基金(17235)
(17028)
教育部(15578)
期刊
教育(54344)
研究(49221)
(48580)
经济(48580)
中国(36414)
学报(18123)
技术(17228)
(16782)
(16026)
科学(15814)
大学(15052)
职业(14576)
管理(13232)
学学(12159)
农业(11423)
技术教育(9662)
职业技术(9662)
职业技术教育(9662)
财经(8628)
(8232)
论坛(8232)
(8180)
金融(8180)
图书(7983)
业经(7760)
(7544)
(6996)
问题(6744)
经济研究(6721)
(6350)
共检索到202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雁冰  
教育评价专业化既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又是一种专业实践,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和公正性等特点。西方自20世纪初以来,教育评价专业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并诞生了四代不同的评价。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建成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迫在眉睫的教育改革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教育评价要克服行政化,走向专业化。为此,需要恢复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评价自主权,将教育评价变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培植纯民间性质的教育评价专门机构。只有当教育外部评价走向专业化,学校拥有了教育评价自主权,教育评价在学术上成为专门研究领域,社会上诞生了一大批具有纯民间性质的教育评价专门机构,我国教育评价才能真正走上专业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建亮  
提出专业化服务这一高校图书馆的新的服务模式,并论述了专业化服务的对象、内容、方式、主体,以及与综合性服务、个性化服务的关系,强调了专业化服务的价值,并主张尽快推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军  
美国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取向、四种流派:基于古典专业主义的教师智识教育思想;基于管理专业主义的行为绩效取向胜任力本位教师教育思想:基于管理主义的人文绩效取向的胜任力本位教师教育思想;基于混合专业主义的反映行动教师教育思想。不同取向和不同流派的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于美国教师职业的知识性、自主性、伦理性、智识性和资格性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虽然专业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美国教师的专业化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其积极影响远远不够,甚至也还经常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S·舒尔曼  王幼真  刘捷  
李·S·舒尔曼概述了杜威师范教育专业化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论点,①在对各种专业教育共有的六个属性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批判性地检验和评论了杜威关于师范教育的观点;对当代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继续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大学继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教育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因而要求继续教育管理者具有对继续教育的深刻认识与坚定信念、继续教育行动能力和胜任多样角色的转化能力等一系列专业化素养。为此,大学应通过确立继续教育专业性地位,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继续教育管理者认证体系,构建专业培训制度等措施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改革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基本理想 ,明确专业化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向教师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从而确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荣  王建初  
职前培养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职教师资需要具备"双师型"素质和在教学实践中把职业分析、技术应用、教育手段融为一体的能力,这需要通过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门化培养才能实现。为此,建议设立"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开展职教师资的专业化职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姬建峰  
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其人生信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其在教育教学交互作用中的行为的反思批判,建构并被始终坚信、敬奉和践行的个性化的实践知识体系。它包含着对教育本质、理想、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等的自我解读。它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动力性、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菊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诸  杨华  
在目前的金融整治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前几年的金融秩序混乱,信贷资产回流受阻,投资膨胀的问题,应归结于专业银行过多,分工太细,只有恢复到一家银行的体制上去,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认为这种认识欠妥,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症结不在于专业银行过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敏  崔磊  
从公安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公安职业教育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分析入手,就公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体制机制、优化专业及课程、改革教学、强化教学保障等五个环节,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湘溶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笔者阐明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论证了教师专业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进行了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分析,指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主要障碍及如何加快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晔  赵晴  
专业化与泛专业化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专业化发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竞争力;同时,为中等职业教育泛专业化发展提供适度空间,促进职普融通,正确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化与泛专业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化发展和泛专业化发展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分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两个取向、人才培养的两个方面以及发展的两个阶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永平  郭平  
教师教育改革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程比例太少。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课程改革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路径。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前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