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4)
2023(2643)
2022(2121)
2021(2255)
2020(1628)
2019(3895)
2018(4044)
2017(5647)
2016(4432)
2015(5062)
2014(5364)
2013(4445)
2012(4281)
2011(4088)
2010(4514)
2009(3962)
2008(3956)
2007(3889)
2006(3689)
2005(3533)
作者
(9983)
(8255)
(8023)
(7977)
(5309)
(4040)
(3834)
(3484)
(3201)
(3091)
(2912)
(2788)
(2787)
(2751)
(2681)
(2606)
(2583)
(2489)
(2474)
(2424)
(2382)
(2135)
(2077)
(2000)
(1977)
(1959)
(1911)
(1791)
(1744)
(1741)
学科
教育(19108)
中国(9902)
(7496)
经济(7487)
理论(7428)
管理(6888)
教学(5807)
(5411)
(4548)
(4129)
企业(4129)
(3622)
思想(3593)
发展(3442)
(3407)
政治(3406)
(3318)
研究(3284)
高等(3268)
改革(3195)
思想政治(3181)
政治教育(3181)
治教(3181)
德育(3145)
学校(2887)
教育改革(2794)
学法(2688)
教学法(2688)
(2626)
技术(2539)
机构
大学(62163)
学院(55808)
教育(26694)
研究(22869)
(20562)
师范(20538)
师范大学(17121)
(15227)
(12792)
科学(12579)
经济(12159)
管理(11872)
(11471)
职业(11247)
(11118)
北京(10790)
教育学(10448)
中国(10325)
研究所(10210)
技术(9952)
理学(9245)
理学院(8971)
(8739)
(8736)
管理学(8638)
中心(8522)
管理学院(8483)
(7791)
教育学院(7697)
职业技术(7677)
基金
研究(29479)
项目(27454)
教育(22951)
科学(22782)
成果(16486)
社会(15593)
基金(15444)
编号(15213)
课题(14617)
社会科(14340)
社会科学(14336)
(12985)
(12524)
(12056)
(12047)
国家(11717)
规划(10213)
(9474)
项目编号(9096)
科学基金(8972)
(8870)
研究成果(8852)
(8423)
(8395)
年度(8393)
阶段(8377)
(8129)
重点(7908)
(7857)
教育部(7853)
期刊
教育(46347)
研究(31398)
中国(22485)
(18456)
经济(18456)
职业(10907)
技术(8841)
(7854)
学报(7739)
大学(7257)
技术教育(7042)
职业技术(7042)
职业技术教育(7042)
科学(5985)
高等(5407)
(5314)
论坛(5314)
成人(4967)
成人教育(4967)
学学(4806)
高等教育(4795)
财经(4759)
图书(4439)
管理(4439)
(4276)
(4194)
(3863)
发展(3815)
(3815)
职教(3738)
共检索到10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教育伦理特性即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发现 ,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和文化私有、文化独占相对立 ,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 ,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它的一般要求是 :努力丰富文化共享的资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 ,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在现代社会 ,它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 ,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一强  
"法律关系"贯穿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之中,是其中的"概念符号"或"理论模型"。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公法法律关系中的"命令与服从"、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与协商"、公私兼顾法律关系中的"合作与和谐"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伦理精神的结构生态。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果能率先以其所对应的伦理精神结构生态中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去归类思考和有效行为,有助于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永尧  
从伦理学看,不应该要求人们做其没有能力做的事,或者做出一种巨大牺牲是明显不合理的,在同利益严重冲突的情况下,要求那样一种牺牲甚至是完全不合理的。这种原则符合了理性到理性自我的概念,使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在和谐道德观基础上有机地联系起来。满足穷人基本需要的“消极”权利应该优先于富人奢侈消费的“积极”权利。财政分配道德上的优先性,不仅是和谐财政应该具有的内容,而且是从实质上调整贫富差距以实现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糜海波  
教育公正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包含了社会成员的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差别平等以及教育补偿原则等方面的要求。实现教育公正,既是教育者行为的伦理准则,也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国家和政府之伦理责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娜  
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责任教育的伦理基础看,当前责任教育主要以信念伦理为主导,导致了责任行动的普遍欠缺。欲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扩展责任教育的伦理基础,以责任伦理弥补信念伦理不足,使得青少年行为既出于责任又符合责任。加强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青少年责任教育改进的重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育者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责任水平,从而使其产生履行责任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在持续练习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进承担责任的行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日常社会生活情境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郅庭瑾  
随着对领导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伦理与道德在领导过程中的意义与价值。经过持续的研究,西方领导学界不仅产生了伦理型领导的不同流派和理论主张,而且形成了一系列领导与价值观整合的"领导伦理"或"道德领导"方式。真正的教育领导者一定具有个人强烈、鲜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具有先进价值理念引领的学校领导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会有一种深沉、智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真实需要会多一份敏感、善良的体会和感受。在领导者协调、整合各种复杂的价值冲突方面,通过进行价值分析以及道德推理,锻炼领导者的能力和提高素质,才能不断做出符合道德认知发展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的价值判断,进而促进自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辰  
儒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民胞物与"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实践精神,"和合"意识的生态理想。本文认为,儒家生态伦理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后"西方中心论"生态伦理的可贵思想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合国  
任何一种文明都蕴含着特定的伦理精神。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为价值诉求的生态文明的伦理精神是建立公平正义的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生态文明之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以解决人与自然的二难困境为逻辑起点,通过代际和代内的公平正义来体现,并具体指导人类的现实实践,共同推动生态文明由理想向现实、由实然向应然转变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现代化和工业化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同时又使其陷入一个伦理困境。现代化追逐利益,推崇工具理性,自然资源成为人类发展工业肆意掠夺的对象,人本身也异化为物质欲望的工具和"机器运行的链条"。当代教育哲学家努斯鲍姆认为职业教育在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逐利目标服务,它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利益,现代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一个是个人利益,向个体贩卖知识技能,提供"饭碗"。这个定位并没有错,但是作为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边一民  
本文认为 ,儒商是儒家伦理文化与商业经营实践契合的产物。建构儒家化的商业伦理价值体系是儒商的精神特质。扬弃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 ,实现由儒商商业伦理到现代商业伦理的转型 ,使之融汇于当今商业经营活动过程之中 ,是当前商业伦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