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0)
- 2023(8837)
- 2022(6863)
- 2021(6321)
- 2020(4978)
- 2019(11518)
- 2018(11742)
- 2017(21044)
- 2016(12856)
- 2015(14586)
- 2014(14714)
- 2013(13847)
- 2012(12789)
- 2011(11808)
- 2010(11912)
- 2009(10834)
- 2008(10807)
- 2007(10021)
- 2006(9227)
- 2005(8768)
- 学科
- 济(46390)
- 经济(46326)
- 管理(27766)
- 业(25726)
- 企(20641)
- 企业(20641)
- 中国(20359)
- 教育(19957)
- 方法(19165)
- 数学(16357)
- 数学方法(16163)
- 贸(14568)
- 贸易(14562)
- 易(14334)
- 农(13216)
- 学(12812)
- 财(12496)
- 理论(12050)
- 出(11519)
- 业经(10759)
- 制(9022)
- 发(8979)
- 农业(8358)
- 地方(8190)
- 口(8168)
- 出口(8161)
- 出口贸易(8161)
- 发展(7949)
- 展(7826)
- 融(7396)
- 机构
- 大学(183103)
- 学院(175507)
- 济(67796)
- 研究(67684)
- 经济(66184)
- 管理(54349)
- 中国(47287)
- 理学(45307)
- 理学院(44673)
- 管理学(43592)
- 管理学院(43273)
- 京(41009)
- 科学(39960)
- 所(35233)
- 财(33808)
- 范(33280)
- 师范(32984)
- 研究所(31698)
- 教育(31656)
- 江(29659)
- 农(29572)
- 中心(29023)
- 师范大学(27049)
- 北京(26829)
- 财经(26250)
- 业大(24166)
- 院(23946)
- 经(23930)
- 农业(23196)
- 州(23085)
- 基金
- 项目(108228)
- 科学(85590)
- 研究(83803)
- 基金(76027)
- 家(66769)
- 国家(66120)
- 科学基金(54478)
- 社会(51710)
- 社会科(48759)
- 社会科学(48743)
- 教育(46282)
- 省(42248)
- 划(38247)
- 基金项目(37882)
- 编号(35175)
- 自然(33212)
- 自然科(32465)
- 自然科学(32453)
- 成果(32328)
- 资助(32044)
- 自然科学基金(31931)
- 课题(28516)
- 重点(26351)
- 部(26112)
- 发(24429)
- 年(23207)
- 教育部(22949)
- 性(22437)
- 创(21733)
- 规划(21591)
共检索到290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雷虹
教育的收益有很多,而不仅仅体现为货币化的收益。本文对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益做了文献综述,从对自身的非货币化收益、对家庭成员的溢出效益和对社会的溢出效益等三个方面,指出教育不仅有益于投资教育的个人本身(获得更高的收入,具有周全的思考能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更高的生产率,技术创新,更加健康)。
关键词:
教育 非货币化收益 溢出效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李拉
发达国家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了人力资本的非货币化收益和溢出效益,但是中国相关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将丰富该领域中国实证研究的匮乏,通过对那些随自己子女迁移到北京居住生活的老年人调查获得数据。实证结果发现,教育能够带来显著的非货币化收益与家庭成员的溢出效益。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非货币化收益 溢出效益 迁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依据法院提供的犯罪人统计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和逻辑斯蒂回归技术,通过对犯罪人群受教育程度与处罚程度之间显著的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教育对降低犯罪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即对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上升具有遏制作用和负效应,进而说明国家和社会投资于教育,可以获得非货币化收益。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济洲 韩博
黄金是一种同时拥有金融属性、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商品。英国于1816年制订《金本位制法》,在世界上首次实行金本位制。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相继仿效,使金本位制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实现了第一次黄金货币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黄金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了第二次黄金货币化。1978年4月1日起《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从法律层面实现了黄金非货币化。但是,近几年随着信用货币的不稳定性渐渐凸显,特别是美元不断贬值,这为黄金再货币化提供了客观需要。实现黄金再货币化,可以使黄金重新回归到货币领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这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革平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关键词:
铸币税 通货膨胀税 财政赤字货币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之杰 谷晓燕
本文系统地评价了先进制造系统所带来的环境无形效益,确立了先进制造系统环境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无形效益评价模型,实现了环境无形效益的货币化。
关键词:
先进制造系统 环境无形效益 评价 货币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洁卿
自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货币功能受到质疑,部分央行抛售黄金。但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基础之上,一旦信用货币出现问题,将会给世界经济或与信用货币关联度高的国家带来风险。因此,持有黄金可以降低信用货币的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在黄金非货币化环境下黄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货币地位。
关键词:
黄金 黄金非货币化 黄金货币地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本文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公告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以及不同汇率弹性对溢出渠道的影响。首先,本文使用仿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分解中国日度频率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得到日度频率的预期短期利率和期限溢价;其次,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以美联储FOMC会议前后不同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衡量美国货币政策冲击,识别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信号渠道和资产组合渠道;最后,本文以2015年“8·11”汇改为自然实验,讨论不同汇率弹性对上述两个溢出渠道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溢出渠道既包括信号渠道,也包括资产组合渠道;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并未完全吸收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反而使得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溢出的资产组合渠道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自身的外部冲击缓冲能力,加强债券市场的跨境风险监控和防范,协调推进债券市场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价格型转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收益率曲线 汇率制度 二元悖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铁柱 韩汉君
长期以来 ,黄金作为商品价值的尺度、交易的媒介和社会财富的代表 ,被社会公众普遍接受。金本位制的终结和黄金与货币的脱钩 ,有许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 ,而不是因为黄金本身丧失了作为货币基础的特殊本质。短时期的价格波动并没有影响黄金在长时期里仍保持稳定的购买力和有效的价值储存功能。各国中央银行依然保持大量的黄金储备以及黄金市场的迅猛发展 ,说明黄金没有退出货币体系 ,而“e 黄金”的出现则为黄金的再货币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 ,虽然从法律意义上说 ,从 1 978年开始黄金已经非货币化 ,但从社会经济意义而言 ,黄金作为最终支付手段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等货币功能依然存在 ,而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M2/GDP是货币化率的近似指标。在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且M2/GDP已经超过2时,M2/GDP已经无法近似货币化率。所以,要解释以M2/GDP衡量的高货币化率,反而需要考虑货币化之外的因素。根据货币交易方程,M2/GDP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高货币化率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此,要解释高货币化率,应该分析经济主体对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需求为何这么高,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如此低。本文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中国的高货币化率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加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导致投资渠道有限且收益率较低造成的。本文利用数据初步验证了相关假说。本文也进一步推断了货币化率下降的最可能...
关键词:
资产选择 货币需求 货币化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华 李德方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收益既包括显性的货币收益,也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非货币收益。其非货币收益既有教育非货币收益的异质性、潜在性和过程性等共性特点,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较,具有"层次更深、影响更久、范围更广"等个性特点;与高等教育相比较,又具有"实用性更强、成效性更快、人文性略弱"等个性特点。不仅如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货币收益与非货币收益之间是紧密联系并相互转化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芳 赵越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更离不开广大民众的真正认可与学生们的理性选择。构建以"认知—态度—意向"为逻辑体系的关系模型,将高职教育选择意向作为高职教育非货币收益与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媒介,通过对江苏高职院校受教育者的调研统计,运用SEM检验高职教育选择意愿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理,发现高职教育满意度、认可度对高职教育选择意向具有显著性影响,个体、家庭非货币收益认知对高职教育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影响,个体、家庭非货币收益认知对高职教育认可度具有显著性影响,社会溢出效益认知对高职教育满意度、认可度不具显著性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兰兰
教育不仅有货币收益,而且有巨大的非货币收益。我国学者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货币收益研究相对较多,对非货币收益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这样必然造成对中等职业教育收益估算的偏差。本文对湖南省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6所普通高中1993届毕业生进行了样本追踪分析,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就业者的非货币收益高于普通高中就业者。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货币收益 非货币收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革平
一般说来,一国的经济主权主要有两个:货币主权和课税主权,其中货币主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便是政府的铸币税收入,也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 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一直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经常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晓兰 梁子皓 黄显林
在明确"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模拟中美两国公共部门预算约束的分析框架,探究美国公债货币化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并对中国2005~2012年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进行估算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铸币税收益的国际流失主要与外汇储备净变动相关,美国公债货币化通过货币释放的"数量效应"与汇率、利率变动等存量价值变动的"质量效应"影响中国铸币税收益,但并不必然导致中国铸币税收益的流失,公共部门资产负债结构缺陷才是该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
公债货币化 国际铸币税 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